杂感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网络编程工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0:22

        学习方面:不管效率怎么样,《linux shell脚本攻略》总算快看完了,因为图书馆周五、周六、周日关门,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也就差了一些,打算星期一把这本书看完。《编程之美》几乎没动过。所以假期目标没有完成。下周一去还书顺便借《UNIX环境高级编程》,然后上午看书,下午背稿子,改善ppt,晚上做LBP的实验,当然,希望总是如此美好,但中间的一项必须完成。今天种种原因吧,一天几乎都在玩。但还是很开心的,看了自己喜欢的漫画,读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还认识了一个很厉害的大牛blog夏侯佐鑫。和他相比,自己真是一个大水货。

        生活方面:今天饭友和我讨论起牛叉的小说为什么这么牛叉,我们最终给出的结论是真实,因为那些作家写的那些东西让人有一种代入感,就像真的一样,所以牛叉的小说大多很真实。后来自己想了想金庸的小说大多数是靠自己想象出来的,为什么自己读着却很舒服,觉得名副其实呢。夏侯佐鑫的一篇blog中一段话给了我很大启发:(1)金庸的武侠将传统的“武”为重心转向了以“侠”为中心,这就老少皆宜(至少这样认为不会把孩子带坏,不会有人说看了《射雕》这样的武侠会像古惑仔一样有拿着菜刀上街砍人的冲动);(2)读金庸的书,是一种美的享受,“武打场面不是血腥的,就像是在跳芭蕾舞,金庸本身是在国外学过芭蕾舞的”,艺术气息浓厚,“菜名起得也是极好的,‘二十四桥明月夜’”;(3)历史背景使武侠的场面更显壮观,反面人物和亦正亦邪的人物刻画深入(估计没人不知道“伪君子”岳不群吧,“东邪”黄药师以及东方不败吧,没看过的也都听过了,如果还不知道赶紧回去补课去)……等等这些观点我等闲散粗人无法尽皆知悉,反正我就开始从读金庸武侠转向为研究金庸武侠了。我的理解就是金庸的小说描述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但里面的人物很真,就是放在那样一个情境下,现实中那样一个性格的人真的就会那样想,那样表现。说白了,还是真实!

         小误差:自己开心的莫过于快要去旅行了,初步定的目标是去山东。一个假期虽然在磨洋工,但还是想给自己放一个大假,然后疯狂的玩。初步定下去济南,然后去爬泰山。最后再回来。希望自己玩的开心!出发估计得开学以后吧,希望回来的自己更加成熟,对待学习,生活,感情莫不如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