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难题: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Scott Berkun)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教程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32


发明万有引力的牛顿大家都知道,你知道他花了最多时间在研究什么?万有引力?微积分?光学?

其实牛顿晚年精力都放在研究点金术上,当时他做了无数的实验,希望能从中获得突破,最后却是徒劳。现在我们了解了物理与化学的原理,知道这种研究一定是没结果的。所以,要解决问题必须对问题有充分的了解——这是否是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否则只会花费无谓的精力。

爱因斯坦说,如果他有20天去解决一个问题,那么他会用19天去把问题定义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把问题定义清楚,定好整个框架,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比如Intuit公司(maker of QUICKEN软件) 的软件,老板Cook在定位产品时,并非是做一个好的会计软件,而是认为战胜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笔和纸。他们公司以这个新的框架思维创做了一个成功的新产品。

爱迪生希望能够点亮一个城市,最后他发明了电力系统而不仅是灯泡。

890年代,很多公司都提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写随身电脑的构想,最后palm公司在96年研发成功。他是如何做到的?首先他列出重点:

> 必须可以放在衬衫的口袋里,

> 必须可以和PC机同步,

> 快速易用,

> 定价为299美元以下。

 

通过这些定义,研发时就知道哪些是必须的功能,哪些是暂时不需要的。这个原则和我们的敏捷创业类似,创业初期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定义哪些是必须的,才能充分有效利用资源。

当我们创新时,怎么才能发现可能的问题?PALM公司给出答案原型。设计工程师先用木头做了很简单粗糙的原型,带到开会等各种场合去进行体验,别人都很奇怪,为什么带一个不能用的原型去开会,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感受,他就不会知道将来这个东西会怎样用,有没有用。利用早期的原型,在类似的实际的状况中去试用,才尽早发现一些设计的重大问题,避免后面东西完成后才发现问题。

最后作者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假如你在一个有很多电子设备的实验室中,突然发现衣服口袋中2颗糖果融化了,会怎么处理?有些人会换掉脏掉得衬衫。但是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本塞Dr Percy Spencer)想,为什么糖果融化?通过多次实验,他发现了微波,最后发明了微波炉。

例如,现在万贴纸,也是一位3M工程师为了解决如何在厚厚的诗歌本中标志那一页,那一段的难题而发明,  (他每周都会在圣诗班唱圣诗)为了解决这难题,他翻查以往3M的发明,发现3M有发明过一种特别的万用胶水,就替3M公司发明了万贴纸。

许多的发明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的,发明家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发明家会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这对我们做软件或其他事情,都是很有启发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