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的本质浅显探究

来源:互联网 发布:蜂窝数据无法选择ap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3:49

技术的循环:技术总是进行这样的循环,为解决老问题去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引起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又要诉诸更新的技术。

疑点:无休无止的寂静循环

解决方案:回归自然,放弃与技术相互依赖的关系

 

技术的本质:

疑点:对单个技术点能够有深透的理解,而对技术的整体没有形成一个自始而终的理论。

 

关于对“内部”的理解:整体的“内部”是广泛的,个体的“内部”是狭义的。

 

关于进化的理解:广义上的进化是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衍生与其以往对象的集合的过程,并且具有“血统”纽带相关联一共进化的。

 

概念:生境: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亦称栖息地,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全部生态因子的综合。

 

不完整解析:使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阐述技术的进化

类完整解析: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来自此前已有技术的新的组合。简称:组合进化(并非唯一机制)

 

技术的构建不仅来自自己已有技术的组合,还来自对自然现象的捕捉和征服

 

关于技术的三个定义:

1)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2)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

3)技术是在某种文化中得以运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

 

技术的基本作用:技术提供功能,功能指技术能够执行的某一类任务

 

技术的功能:这里特指是某项技术能够实现的一般性功能,至于实现的方式不论

 

解读技术:技术包含一系列操作,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的“软件”。这些操作需要物理设备去执行,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的“硬件”。当我们强调“软件”时,我们看到的是过程和方法;当我们强调“硬件”时,我们看到的是物理设备。这两者仅仅是因为我们从不同侧面看待技术的结果。

 

关于技术依据不同的语境,在实体和概念间转换。连带的好处是:如果我们接受了某种抽象概念,我们就很容易在概念中对技术进行拉近和推远景深的探究。

 

技术的最基本结构,包含一个用来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持这一集成的次集成

 

技术往往通过物理现实来现实出技术的效果

 

技术的模块化生成了对应的一套工作构架,相对于某技术模块,工作构架倾向于在建立一套能够平衡各个模块之间的功能关系的工作环境。

 

将技术的构件模块化可以更好第预防不可预知的变动,同时还简化了设计过程。但只有当模块被反复使用且使用的次数足够多时,才值得付出代价讲技术分割为功能单元。

 

技术模块允许技术的组成部分分别进步,可以对每个部分分别加以关注和改进,对工作性能分别进行试验和分析——每个“集成”可以“悄悄地”被探索或者更换而不必解体余下的技术整体。并且这样做还可以允许通过技术的重新配置来适应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组装可以根据需要被来回变换。

 

通用的规则:一开始的一系列松散地串在一起的零件如果被用得足够多,就会“凝固”成独立的单元。技术模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标准组件。

 

技术的递归实现具有自相似性。

 

技术组合不仅仅是将具有匹配的概念或原理的目的聚集起来,它还需要提供一套主要的集成件或模块去执行那个核心理念。为此它必须提供进一步的集成,进而需要更进一步的集成来支撑。

 

现象只是简单的自然效应,因此独立于人类和技术而存在 ,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使用”与之相连。相比之下,原理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利用某个现象的理念,它广泛存在于人类及“使用”的世界。

 

支撑技术是为了基本原理服务的,它们为基本原理提供能量,同时管理和规范基本原理。但是也有许多支撑技术是为了吃撑现象的应用以及安排它们去正确地实现需求而存在。

 

从本质上,技术是被捕捉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或者说,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编程。

 

技术还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技术变成了一系列交互作用的过程,即一系列被捕捉的现象的互相支持、互相利用互相“交谈”,就如同计算机程序中的子程序之间的互相“呼应”一样。

 

现象不是直接地被组合,它们首先被捕捉并表达为技术的元素,然后才能被组合。生物对基因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结构,技术对现象加以编程从而产生无数的应用。

 

判断标准技术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是建立在物理现象上的。

 

现象是所有技术的来源,技术的本质隐藏在为达成目的而去组织、协调现象的过程之中。现象是隐秘的,如果不去发现或发掘,现象是不能显示的。现象并不是随机散乱分布的,而是相互关联、成群聚居,会依据使用效果而形成“体系”

 

科学往往通过关注未按常规行事出现的某些“异常”来揭示现象的。

 

揭示现象的三种途径:

1)重新关注在实验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

2)通过理论与推理寻找现象的蛛丝马迹

3)某种尝试的副产品

 

科学与现象的关系:

1)科学提供观察现象的手段

2)科学提供与现象打交道时所需的知识

3)科学提供预测现象如何作用的理论

4)科学提供捕获现象、为我所用的方法

 

科学发现新现象,技术则利用了它们。补充观点:技术之所以应用科学,是因为这是去理解深层现象的工作机理的唯一方式。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科建构于技术,而技术是从科学和自身经验两个方面建立起来的。科学和技术以一种共生方式进化着,每一方都参与了另一方的创造,一方接受、吸收、使用着另一方。两者混杂在一起,不可分离,彼此依赖。科学对于揭示和理解深藏的现象至关重要,而技术对于促进科学也同样重要。

 

 技术的存在依赖于现象,现象与技术无关。

 

为了共享现象族群和共同目标,或者为了分享同一个理论,个体技术就会聚集成群。这种集群就形成一个“域”。工程设计师从选择某个域开始的,这个自动和下意识的选择过程叫作“域定”。设计工作就像是用某种语言所进行的写作或表达。

 

某种具有共性的外在形式,或者是可以使共同工作成为可能而共同固有的能力,可以定义为一个技术集群,对于这种集群或技术体,称之为域。

 

弄清技术是如何形成和进化的:关键是要保持个体技术和域之间的清晰界限。

 

个体技术对于技术体来说就如同程序对于程序语言一样。

 

工程设计师从选择一个域开始的,也就是选择一组适合建构一个装置的元器件,这个选择过程,称之为“域定”

 

重新域定,是指以一套不同的内容来表达既定的目的。重新域定不仅提供了一套新的、更有效的实现目的的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技术的颠覆性改变。

 

域内发生的某些变化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

 

域不仅定义可能性,而且可以定义一个时期的风格。

 

域不仅定义时代,同时也定义时代的边界。

 

关于域的有效性:

1)一半来自改域的范围,即该域能开启的可能性

2)另一半来自于它能否为不同目的进行反复的、相似的组合

 

一个域就相当于一种语言,当某个域在产生一件新的艺术品时,就相当于这个域在以某种语言进行表达。语言的组织必须依据语言规则,设计的建构也要根据域允许的组合规则进行,称之为语法。

 

在数量众多的个体技术知识,以及为特定目的吸收和优化组合这些技术的能力,同事要考虑到交互影响、控制系统、过程影响、能源经济和节约需求的差别。

 

一个域的力量所在通常是那些最容易完成的部分

 

不同的域世界提供各自擅长的,互不相同的可能性

 

常规经验:当任何一项活动离开一个世界并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其成就会积累增加。这个过程,称之为“过渡技术”。这种“过渡技术”通常是一个域中最棘手的部分。过渡技术会产生延迟和瓶颈,并提高成本,但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不仅使域有效,而且控制该域的输入和输出。

 

技术之内:数字化对“魅力、闲适、留白都缺乏耐心”。

 

技术理论化的前提:清楚了解到技术的中间层(技术体)是在不同于单体技术的规则之下运行的。

 

第五章

 

技术是一种非常容易变化的东西,它是动态的、活的,会随时间发展而不断进行构成和发生变化。

技术不仅是为了体用某种特定功能而存在,它实际上还提供了一个组合或编程的词汇表,这个词汇表的存在使技术可以提供无穷无尽的新颖方法,去实现无穷无尽的新颖目的。

 

标准工程是执行一个新项目时,在已知可接受的原则下聚集方法和设备的过程,是对已有技术的新的计划、试制和集成过程。

 

几乎所有的设计项目都是在规划和建造某个已知技术的新版本

按照困难程度列出一个谱系:

1)从应用惯例和标准组件的传统项目

2)到那些需要实践或实验的项目

3)再到那些拥有真正难以突破的界限并需要应对一些特殊挑战的项目

 

设计过程在沿着层级向下演进的同时,也会从需求特点或者需求物向外演进。目的本身决定总体概念的样式,总体概念又决定着需要什么样的核心集成件,核心集成件决定需要何种次级集成件来支撑它们,次级集成件又决定他们所需的组件。

 

在设计过程选择基本设计概念的过程中,通常整体概念不一定是一个,很有可能存在好几个整体概念,而且有一些概念还是直到实验阶段或者甚至细节设计阶段才发现是不可行的。

 

在一个集成过程中,不可预知的低效率必须通过调整其他部分得以提高。可以说,一项设计就是一系列折中的过程。

 

作为整天概念的一员,某一项的集成件不符合要求,将影响到整个概念的验证与拓展。尤其是核心集成件。

 

决策不能依赖机器。

 

相对于较大规模的项目来说,协调通产是很困难的。项目所需一切都将交由充分讨论来达成一致。从这个角度看,标准工程成了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设计与发展是与人高度相关的组织和行动过程。

 

一项设计仅仅会在被需求的情况下才会被允许实施。

 

一个新项目总会抛出一些新问题。完整的回应(即完成项目)通常就是一种解决方案,也就是在具体的理念指导下对集成件进行恰当地组合以完成这个给定的任务。一个完整的设计就是对特定工程问题的特定解决。

 

如果工程是关于问题的,那么是什么构成了一个或一套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呢?

相同问法:一个解决方案是如何被建构的?这种建构意识如何与组合关联起来?

(有意思的问题)

 

设计即为表达。

 

工程具有不被公众欣赏的要素:

1)公众没有被训练如何去欣赏一个具体的、制作精良的技术。当然,这是相对于建筑和音乐等可被公众较为容易理解和欣赏的同样具备创造性的领域。

2)工程技术具有强烈的隐蔽性。

 

设计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所限定的条件通常会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继而需要调集更多的部件来完成设计的需求。

 

标准工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有时候某些解决方案是以适当的发明的形式出现的,最后成为了解决未解决问题的正式答案。但是它们更过时候是因为实践者找到了新的方式,即找到了一种新的、巧妙的组合现存组件或方法的方式,来解决一个标准问题。如果设计结果特别有用,就会被其他技术采用。通常他会现在共同体内部进行推广。之后再成为通用模式,这时它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技术构件。

 

一个解决方案如果被使用的次数足够多,它就成为了一个模块,并因作为适用于标准用途的模块而具有包容性,它自己也成为了一项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获得主导地位的解决方案肯定是有其优点的,但是不一定非得是竞争中最好的。它可能是非常偶然地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

 

第六章

 

只有将概念转化为现实,一项新技术才真正诞生。科学和数学中的原创,与技术没什么两样,因为他们同属“目的性系统”。

 

创新组合:不否认组合原理,强调创新所涉及到的秩序性,而不仅仅是纯粹的随机偶然性。

 

根本性的新技术定义为:针对现有目的而采用一个新的或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新技术是在概念当中或实际形态当中,将特定的需求与可开发的现象链接起来的过程。

 

判断一个技术是否是真正的发明,若仅仅需要通过判定对当前的目的其作用的是否是一个新的、不同以往的根本性原理即可。这样是存在判定的灰色地带的。

 

发明有两大模式:

1)肇始于链条的一端,源于一个给定的目的或需求,然后发现一个可以实现的原理。

2)发轫与链条的另一端,从一个现象或效应开始,然后逐步嵌入一些如何使用它的原理。

3)以上两种方式很可能互相重叠。

 

链条的一端是“需求”或“目的”;另一端是能达成需求或目的的基本“现象”。在两个端点之间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即新的原理或现象被用来实现目的的过程。整个过程通常是以系统或集成的方式使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的过程。

 

正因为技术存在递归性,所以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发明过程中也存在递归性,在发明的过程中,不断递归地出行问题以及解决因递归产生的问题。

 

技术在如何定义问题本身就已经变成一个挑战,当问题定义完毕后,需求也就变成一个被详尽描述的问题。

 

原理从何而来?有时候原理是借用的;又时候原理是来自于以前概念得组合;有时候原理来自于对过去的回顾;有时候原理是和现存功能性结合在一起出现的。原理来自于已有的其他设备、方法、理论或功能之中,它们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会适当地呈现“挪用”的特征,是某种半意识形态的精神借鉴。

 

技术中关于对解决问题的“灵感”的一种解析:大家都“知道”它是对的——那是一种对其解决问题所具备的正当性、优雅性、非凡的简洁性的觉察。因为他总是从一个人的潜意识中涌现出来,所以洞察力通常来自个体,而非团队。它一般不会在活动中或狂想时出现,却常常在寂静中到来。

 

发明的过程:

1)提出解决方案,拟化数学模型

2)寻找主次级问题的解决方案,端到端的解决方式

3)解决方案完全实现,并生成详尽的细节建构

 

基于现象的发明:即使应用原理清晰可见,技术实践的转译工作也并非轻而易举。通常的情况是,如果效应是新颖的,就不易理解,同事相应的技术工具可能还未被开发。

 

发明的核心在于发现合适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即“看见”合适的工作原理。

 

因果性金子塔:知识构成了新技术呈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部分。

 

新技术拥有因果性历史并不表示他们的出现是可以预先确定的。发明取决于奇思怪想和发现新现象的时机,还取决于新需求的出现,以及对此作出回应的人的洞察力。同时,由于所有发明都会受到因果金字塔支撑,这也意味着当必要性和需求的碎片都一一铺垫到位之时,一项发明就将显露。

 

所有的发明共享同样的机制:所有发明都是目的与完成目的的原理之间的链接,并且所有发明都必须原理转译成工作元件。

 

第七章:

 

技术的两种发展机制:

1)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内部替换是指用更好的部件(子技术)更换某一形成阻碍的部件。

2)结构深化是指寻找更好的部件、材料,或者加入新组件。

 

通过选择更好的方案来解决其内部设计问题,技术的不同版本将逐步得到改善。

 

设计过程中的阻碍和限制是不可避免的。假设一个设计没能接近操作的极限,它的效率就不是最充分的,它会继续被要求表现的更充分。这就造成了设计必然会出现“瓶颈”。

 

解决“瓶颈”问题:

1)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更换形成阻碍的零部件来克服局限(或者是避免局限)。

2)一部分组件的改进需要其他组件也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即整体平衡问题。

 

为了突破局限而不断加入次级系统,技术因此发展得越来越精致。技术结构就是这样不断被“加深”或者不断地被设计得更为复杂的。良好的技术应该可以安全可靠地应对一系列任务。

为了克服极限 ,一个技术还需要主动增加次级系统或次级模块以完成如下目的:

1)加强基本性能

2)对改变或异常进行监视并作出反应

3)去适应更广泛的任务范围

4)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

 

集成模块围绕提高主模块的工作性能工作。

 

技术的发展深深依赖于结构的深化。

 

技术的深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非技术性”的目的系统,并且对技术的深化造成实际性且深远的影响。

 

在新旧原理更替的过程中,旧原理往往已经被锁定了,有4个原因导致旧原理通常会存在较长的时间:

1)经过精致、繁复的过程之后,已经成熟的旧原理会表现得比它的新对手好。

2)采用新原理可能意味着改变周围的结构和组织,因为成本过高,所以可能不会被实现。

3)从业者不认可这个新原理带来的愿景或承诺。

4)新原理将使旧知识过时,它在潜在的新原理与安全的旧原理之间制造了一种认识失调以及情感上的不匹配。

 

新的和已被接受的解决方式之间的距离越大,对传统方式的锁定就越牢固。(迟滞现象)

 

自适应延伸:对旧有的成功原理的锁定引起的现象称之为自适应延伸。

思考:这种情况,存在人的影响因素或许比较大。

 

理论的发展就是进行精致化的过程,它加入附录、完善定义、添加补编以及特殊结构,其目的在于将所有特例纳入考虑范围。

 

第八章:

 

域时间上并不是单体技术的加和,它们是连贯的整体,是关于设备、方法、实践的族群,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与个体技术不同的特征。

 

技术体的发展部是某个人或一小部分人能够推动的,而是需要众多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

 

经济会因新的技术体而改变自身的结构。经济并不是采用了一个新的技术体,而是遭遇了一个新的技术体。

 

域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是围绕核心技术联合而成的,一是从一个现象家族中建构起来的。

 

域的生命周期:

1)诞生:解决母域中的特定问题,在理解和实践中固话、发展。

2)青春期:解决发展中的阻碍,产生可行的技术并应用于市场。

3)成熟期:市场由狂热走向冷静,新的域以自己的方式深入地影响经济,进入稳定成长阶段。

4)晚年:鲜有重要理念产生,有些域会被取代,但大多数还得以存在并服务于人类。

 

当一个域的关键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时,它就会发生变异。

 

一项新技术的到来会引起经济中的价格和生产网络在各行各业伸展、重塑。

如同个体技术一样,技术体也引起了经济模式的扩展性调整。

 

经济的重新域定,是指已有产业去适应新的技术体,从中提取、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内容,并将其中部分零部件和新领域中的部分零部件组合起来,有时还会创造次生产业。

 

域和经济的共变和共创过程,称为“颠覆性改变”。

 

对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可以被利用到另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中。

 

技术的发生始于对现象的深入理解,而这将逐渐内嵌为一套寓存于人的、地方性自我建构的、深邃的共同认知,并将随时间而发展。

 

对于域来说,产生出来的不是一种新设备或新方法,而是一个新的表达方式的词汇表——一种为产生新功能而进行编程的新语言。

 

创新有两个主要的主题:

1)如何不断在鲜有工具箱里的零部件及实践中去发现或组合新的解决方案

2)产业如何不断将它们实践过程同那些来自新的工具箱(新域)的功能组合起来。

 

第九章:

 

技术的集合的进化是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新元素(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元素,而这些新元素又能为进一步的建构提供建构模块。

 

技术体是自我创生的,它从自身生产出新技术。

 

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可用它做什么,而且在于它进一步可能导致什么。

 

技术的进化机制就是“组合进化”。所有技术都是从已经存在的技术中被创造出来的。如果新的技术会带来更多的新技术,那么一旦元素的数目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可能的组合机会的数量就会爆炸性地增长。有些技术甚至以指数模式增长。

 

机会利基的出现召唤新技术的诞生,绝大多数机会利基的产生缘于技术自身,原因入下:

1)每个技术通过它的存在建立了一个能够更经济或更有效地实现其目的的机会。

2)每项技术总是需要另外的支撑技术来制造它,这些支撑技术又需要他们自己的次级支撑技术。

3)技术经常引发间接性的问题,这会产生需要提供解决方案的需求或者机会。

 

机会利基市场随着技术体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随着技术体的生长而生长,并逐渐复杂起来。

 

技术建构的法定步骤:

1)新技术作为新元素进入到活跃技术体当中,它就变成了活跃技术体中的一个新节点。

2)新元素可能取代现有技术或现有技术的零部件。

3)新元素为支撑技术和制度安排建立进一步的“需求”或机会利基。

4)如果旧的、被替换了的技术逐渐退出技术体,它们的附件也要被丢弃。随其而来的机会利基也将和它们一起消失,填补了机会利基的元素也可能就此不再活跃。

5)作为未来技术或未来元素的潜在元器件的新元素将活跃起来。

6)社会经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会进行重新调整以适应这些步骤。成本和价格(也因此成为刺激新技术产生的诱因)也会作出相应的变化。

 

技术通过经济进行传播需要时间,而经济反过来又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技术。

 

有生命的技术:一方面,技术是自组织的,它可以通过某些简单规则自行聚集起来;另一方面,技术是自我创性的。通过这些来衡量技术,技术确实是有生命的,不过它们只是珊瑚礁意义上的有机体。

 

第十章:

 

众多的技术集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经济从其技术中泛现,并不断从它的技术中创造自己,决定哪种新的技术将会进入其中。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1)新技术提供了潜在的新元素,它们可以交互地用在其他技术中。因而它担任了引导使用它、适应它的技术的角色。特别是,它可能引发包含它在内的新的组织制度的发生。

2)新技术可能为进一步的技术建立机会利基。这样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但是它们会从新技术所引起新的技术的、经济的或者社会的问题中建立起来。因此,新技术带来了需要进一步以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需求。

 

技术决定经济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部分世界,但是那个技术获得选择却无法事先知晓。

 

第十一章:

 

随着基因组研究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生物正在变成技术。与此同时,从技术进化的角度看,技术也正在变为生物。两者已经开始互相接近并纠缠咋一起了。我们需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果技术将我们与自然分离,它带给我们的就是死亡。如果技术加强了我们和自然的联系,那就是它对生命和人性的厚爱。

 

事实上,有生命的东西为我们指明了科技要走的路还有多远。没有什么工程技术能像细胞的工作那样复杂。

 

在繁衍性的经济中,竞争优势不是来自于资源储备及将这些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能力,而是来自将深层知识储备转译到新的战略性组合的过程。

 

现代技术的本质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转变:

1)管理上从优化生产过程到创造新组合,即新产品或新功能

2)从理性到意会

3)从以商品为基础的公司到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

4)从购买要素到形成联盟

5)从稳定操作到不断适应

 

技术是一种“向死而生并能自我决断的有机体”,它本身即目的。

 

 以上:感谢布莱恩·阿瑟先生的《技术的本质》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