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件笔记之本-量-利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vb.net cad块夹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7:51

1、本文所以内容来自 著名高校课件和学生笔记(校园里面经常见到有人高价买笔记)
2、任课教师不会提供参考文献,所以只能对作者表示感谢,如果引用了您的作品,可以用回复方式补充参考文献。
3、我不对文章无关问题进行解答,文章内容也比较难,我也很难解答您遇到的问题,如果发现BUG可以用回复方式帮我修正。
本课其他部分的导航条见页面底部 

管理会计学
Managerial Accounting

第三章




利分析
第一节 本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本



利分析
第三节




利分析的扩展

第一节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何谓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对成本按性态划分的
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
利润三者之间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
CVP(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分析。
即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或图形来揭示售价、销
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以及利润
等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一、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假定成本性态分析工作已经完成,全部成
本已经被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
部分,有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建立起
来。
二、相关范围假设
(一)期间假设
(二)业务量假设

三、模型线性假设
四、产销平衡假设
五、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
产品产量(销售量)的比例保持不变。
六、目标利润假设
在CVP分析中,除了特殊说明以外,利润总
是指营业利润。当利润为自变量时,总是
假定有关利润指标是事先已知的目标利润。

第二节




利分析
一、本



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总额
+变动成本总额
)
P=px-(
a+bx)
=(p-b)·x-a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保本点分析)
(一)
保本点分析概述
保本点(BEP)(break-even point)是指
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
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企业收入与
变动成本之差刚好与固定成本持平。
保本点分析是本量利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
容,它是专门用于研究使企业处于保本
状态下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

用实物量表现,称为
“保本销售量
”,即销售多
少数量的产品才能够保本;
用货币金额来表现,称为
“保本销售额
”,即销
售多少金额的产品才能够保本。
注意

在确定保本点时,不论是保本销售量还是保本
销售额,企业生产品种多寡不同,其方法也有
所不同。
在多品种生产的条件下,虽然也可以按具体品
种计算各自的保本销售量,但由于不同品种的
保本销售量不能直接相加,因此其总的保本点
通常只能表现为保本销售额,而不能表现为保
本销售量。

(二)单一品种条件下保本点的确定
1.公式法
设BEP为x
0,则有
利润P=px
0-(a+bx
0)=0

保本量x
0=
b
p
a

保本额=
p • x0

2.贡献毛益法
因为P=Tcm-a,若达到保本状态,则Tcm=a
所以有x
0⋅cm=a ⇒
保本量x
0=
保本额

cm
a
bR
a
cmR
a

=
1

3.图解法
即利用保本图(盈亏临界图)来确定BEP。
详见教材P74-76
通过盈亏临界图,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本
量利之间的一些规律性联系。它们主要是:
(1)在BEP不变的情况下,若产品销售量超过
保本点一个单位,即可获得一个单位贡献毛益
的盈利,销量越大,能实现的盈利越多;反
之,若产品销销售量低于保本点一个单位,即
亏损一个单位贡献毛益,销售量越小,亏损额
就越大。

(2)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BEP降低,盈利区
三角形面积就有所扩大,亏损区三角形面积就有
所缩小,它反映了产品盈利性有所提高,即能实
现更多的盈利,或更少的亏损;反之,BEP升高,
则盈利区三角形面积就有所缩小,而亏损区三角
形面积则有所扩大,它反映了产品的盈利性有所
降低,即能实现的盈利越小,或亏损越大。
(3)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情况下,BEP的高低取决
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的多少。若b或a
越小,则BEP越低;反之,则BEP越高。

(三)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的确定
1、分算法
在一定条件下,将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按一
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对每一
个品种分别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鉴于固定成本要由贡献毛益来补偿,故按照
各种产品之间的贡献毛益比重分配固定成本较为
合理。若按贡献毛益比重分配固定成本,则是先
计算固定成本分配率,然后计算各品种产品应分
配的固定成本,最后分别按每一品种计算保本量
和保本额。

计算公式为:
固定成本分配率=
各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
=各该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固定成本分配率

贡献毛益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100×

2、综合贡献毛益率法
是以各种产品共同形成的综和贡献毛益
率为基础,求解多品种条件下综合保本销
售额及各产品保本销售额、销售量的一种
方法。该方法对各品种一视同仁,不要求
分配固定成本,而是将各品种所创造的贡
献毛益视为补偿全部固定成本的收益来源。
其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保本销售额=
某产品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
×该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本销售量=
综合贡献毛益率
固定成本总额
该产品售价
该产品保本销售额

综合贡献毛益率的确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1)总额法。即以一定期间(如一年)企业各产品
的贡献毛益总额与其销售收入总额之比来确定综合
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贡献毛益率=

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各产品贡献毛益之和


=
=


n
i
i
i
n
i
i
i
x
p
x
cm
1
1
)
(
)
(

(2)贡献毛益率总和法。此法要求先计算每一品种为企
业创造的贡献毛益率,再求所有品种的该项指标之
和,即可得到综合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贡献毛益率=



贡献毛益率
每种产品为企业创造的


企业各产品销售收入之
某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
%100×
∑ ∑
ii
i
xp
Tcm

(3)加权平均法。是在确定各种产品本身的贡献毛益
率的基础上,以各产品销售额占企业全部产品销售额
的比重(即各产品销售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据以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贡献毛益率=∑(某产品贡献毛益率×/u35813X产品销售比重)


=
n
i
icmR
1
(
)iw⋅

3、贡献毛益率分解法
企业的贡献毛益总额,首先是用来弥补固定成
本,若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还有多余,才能为企业提
供利润。贡献毛益率的情况同样是如此,它实质上
也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来补偿固定成本的,
我们可将其称为
“贡献毛益保本率
”;另一部分是用
来提供利润的,我们可称其为
“贡献毛益创利率
”。
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贡献毛益保本率=
贡献毛益创利率=
1-贡献毛益保本率


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总
固定成本总额
100×

利用贡献毛益保本率来测算多品种的保本销售
额,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保本销售额=企业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
×贡献毛益保本率
某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销售额
×贡献毛益保本率
如果我们要预测计划期内各种产品按预计销售量
出售时,将实现多少利润,则可以应用贡献毛益创利
率。其计算公式为:
预计企业各种产品销售将实现利润总额
=Σ各种产品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创利率
预计某种产品销售将实现的利润额
=该产品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创利率

4.联合单位法
是将按一定固定比例组成的一组产品作为
一个联合单位,在计算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
动成本的基础上进行保本点分析的一种方法。
如果企业生产的多个品种的实物产出量之
间存在着较稳定的数量关系,而且所有产品的
销路都很好,那么就可以用联合单位代表按实
际实物量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联合单位就是
指一组产品中各自的销量比 ,以这种销量比可
计算出每一联合单位的联合单价和联合单位变
动成本,进而可以按单一品种的保本点分析法
计算联合保本量。 计算公式为:

联合保本量=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u35813X产品销量比
动成本
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
固定成本总额

〔例3-1〕某企业在计划期拟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其固
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A、B、C三种产品的产销量、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贡献毛益及贡献毛益率等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品种
销量
单价
(元)
单位
变动
成本
(元)
销售收入
(元)
贡献毛益
(元)





固定
成本
(元)
A
100,000件
10
8.5
1,000,000
150,000
15%
B
25,000台
20
16
500,000
100,000
20%
C
10,000套
50
25
500,000
250,000
50%
合计



2,000,000
500,000
300,000
要求:分别用分算法、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贡献毛益率分解法、联
合单位法进行
BEP的计算分析。

解:1.分算法:
固定成本分配率=300,000/500,000=0.6
分配给A的固定成本=150,000×0.6=90,000(元)
分配给B的固定成本=100,000×0.6=60,000(元)
分配给C的固定成本=250,000×0.6=15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90,000/(10-8.5)=60,000件
A产品的保本额=10×60,000=600,000(元)
B产品的保本量=60,000/(20-16)=15,000台
B产品的保本额=20×15,000=300,000(元)
C产品的保本量=150,000/(50-25)=6,000套
C产品的保本额=50×6,000=300,000(元)

2.综合贡献毛益率法:(以加权平均法来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A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000/2,000,000=50%
B产品的销售比重=500,000/2,000,000=25%
C产品的销售比重=500,000/2,000,000=25%
综合贡献毛益率=15%×50%+20%×25%+50%×25%=25%
综合保本销售额=300,000/25%=1,20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额=1,200,000×50%=60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600,000/10=60,000件
B产品的保本额=1,200,000×25%=300,000元
B产品的保本量=300,000/20=15,000台
C产品的保本额=1,200,000×25%=300,000元
C产品的保本量=300,000/50=6,000套

3.贡献毛益率分解法:
贡献毛益保本率=300,000/500,000=0.6
综合保本销售额=2,000,000×0.6=1,20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额=1,000,000×0.6=600,000元
B产品的保本额=500,000×0.6=300,000元
C产品的保本额=500,000×0.6=300,000元

4.联合单位法:
先确定产品销量比。A:B:C=10:2.5:1
联合单价=10×10+20×2.5+25×1=20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8.5×10+16×2.5+25×1=150元
联合保本量=300,000/(200-150)=6,000(联合单位)
A产品的保本量=6,000×10=60,000件
B产品的保本量=6,000×2.5=15,000台
C产品的保本量=6,000×1=6,000套

(四)与保本点有关的几个企业经营安全
性评价指标
1.保本作业率
也称为盈亏临界点作业率或达到保本点的开工
率,它是指保本销售量(额)占正常经营(或
开工)情况下的销售量(额)的百分比,又叫
“危险率
”。该指标越小,说明企业经营越安全。
其计算公式为:

正常经营销售量(额)
保本销售量(额)
100×
保本作业率=

2.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
(1)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实际或预计销
售量(额)超过保本销售量(额)的差额。它表明
企业的销售量(额)下降多少还不致造成亏损,或
者说企业可承受因市场波动而导致业务量减少的最
大范围。
由于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故安全边际也有两种
表现形式,即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量。其计算公
式如下: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u21806X价

(2)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额)与实际或预
计销售量(额)之比。它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现企业
经营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安全边际率可按下
述公式计算:
安全边际率=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量(额)
在西方企业管理中,通常采用安全边际率来评价
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其标准一般如下: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安全程度
危险
值得注意 比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3)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关系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量×/u21333X位贡献毛益
=安全边际额×/u36129X献毛益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u36129X献毛益率

三、实现目标利润分析(保利点分析)
保利点分析
——
在盈利条件下进行的本量
利分析。企业应在保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
展保利点分析,即分析为实现目标利润应完成
的业务量,应控制的成本水平,以及应达到的
价格水平等。
(一)
实现目标利润应完成的业务量
实现目标利润应完成的业务量,也称为保利点业务量。
表现形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1、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u21806X价
上述公式仅适用于
单一品种
条件下保利点的测算。若企
业生产多种产品,则其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或销售额的计
算通常可采用综合贡献毛益率法和联合单位法。
单位贡献毛益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
贡献毛益率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

综合贡献毛益率法
—在计算出综合保利销售额的
基础上,依据各产品的销售比重及售价分别计算出各产
品的保利销售额和销售量。计算公式为:
综合保利销售额=
综合贡献毛益率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
某产品保利销售额=综合保利销售额×/u35813X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利销售额=综合保利销售额×/u35813X产品销售比重

联合单位法
—在计算出联合保利销售量的基础上,
结合各产品的销售比和售价,进而计算出各产品的保利
销售量和销售额。其有关计算公式为:
联合保利销售量=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联合单价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
某产品保利销售量=联合保利销售量×/u35813X产品销售比重
某产品保利销售额=该产品保利销售量×/u35813X产品售价

2、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
实现目标税后利润的销售量

单位贡献毛益
-所得税税率
目标税后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1
实现目标税后利润的销售额

贡献毛益率
-所得税税率
目标税后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1

(二)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成本水平
鉴于成本按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
本两部分,因此,对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成本
水平,可分别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两
方面加以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单位变动成本水平

销售量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


=售价-
销售量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

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固定成本水平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目标利润
=贡献毛益-目标利润

(三)实现目标利润的价格水平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的测算可按下述公式进行:
实现目标利润的产品销售价格

销售量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
+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

(四)目标利润的实现措施
1、实现目标利润的单项措施(即假定某一因
素变动而其他因素不变)
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产销数量、产品销
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产销
结构等。这些因素的任何变动,都会导致利润发生
相应的变动。因此,为了实现未来一定期间的利润
目标,就需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变
动方向(上升或下降)和变动程度。

〔例3-2〕某企业经营甲产品,本年度产销量
为35,000件,实现利润250,000元,该产品销售
单价25元,单位变动成本15元,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考虑到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企业
未来发展的需要,该企业下年度经营甲产品的
利润总额必须在本年基础上增长20%,现要求
通过计算,确定该企业下年度实现甲产品目标
利润的有关分项措施。

(1)增加产品销售量。在其他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不变
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某种产品的产销量,必然使其利润
发生相应的升降。在一般情况下,增加产品的产销量,是
实现目标利润的重要措施。
在本例中,先计算:
要实现下年度目标利润的销售总量 =
单位贡献毛益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总额
+

1525
%)20
1×(000,250
000,100

+
+
=40,000件

再计算:
实现下年度目标利润需追加的销售量=
单位贡献毛益
目前已获利润
目标利润


1525
000250,
%)20
1(
000250,


+
×
=5,000件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为实现甲产品下年度的利润目
标,应使这种产品的销售量达到40,000件,即在本年度
基础上增加5,000件。

(2)提高产品销售单价。在销售量、单位变动
成本、固定成本等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品
销售价格的提高或降低,必将引起利润的增加或
减少。
根据本例要求,设甲产品下年度的销售单价应提高
到p元,则:
250,000×(1+20%)=35,000×(p-15)-100,000

p=26.43元/件

(3)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在其他因素不变的
条件下,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的升高或降低必将引起
利润的减少或增加。
根据本例要求,设甲产品下年度的单位变动成本
应降低到b元,则有
250,000×(1+20%)=35,000×(25-b)-100,000

b=13.57元/件

(4)降低固定成本总额。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
件下,固定成本的上升或下降,必定导致利润
的降低或升高,且二者反向升降的数值是相等
的。
根据本例要求,设甲产品下年度的固定成本总
额应降低到a元,则:
250,000×(1+20%)=35,000(25-15)-a

a=50,000元

(5)调整产品产销结构。当企业同时生产经营
两种以上产品时,为了实现未来一定期间的目
标利润,在有关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
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
当调整有关产品之间的产销数量比例。调整产
品的产销结构,实际上是指适当扩大贡献毛益
率较高的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产销量比例,压
缩贡献毛益率较低的某种或某几种产品的产销
量比例。通过这种调整,企业获利的总体水平
必将有所提高。

〔例3-3〕某企业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丙产品市场
已处于饱和状态。本年度销售收入总额为120,000元,固定成本
总额28,800元。经测算确认,该企业预计下年度销售收入仍维
持目前水平,目标利润为21,6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摘要



销售比重
50%
20%
30%
贡献毛益率
35%
50%
40%
现要求在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甲、
乙两种产品的产销结构实现下年度的目标利润。

解:①计算目前条件下全部产品的综合贡献毛益率。
综合贡献毛益率=50%×35%+20%×50%+30%×40%
=39.5%
②计算下年度为实现目标利润全部产品应达到的综
合贡献毛益率。
综合贡献毛益率=(28,800+21,600)/120,000=42%
③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对象与方向。从前表中数据
已知,为了增加盈利,最终实现下年度的目标利润,应
着手对甲、乙两种产品进行产销结构调整。具体的调整
方向是:适当扩大贡献毛益率较高的乙产品的销售比
重,同时压缩贡献毛益率较低的甲产品的销售比重。

④计算确定甲、乙两种产品产销量调整(升降)幅
度。根据本例要求,设甲产品销售比重下降x,乙产品
销售比重上升x。由于销售比重调整后必须达到综合贡
献毛益率为42%,故有
(50%-x)×35%+(20%+x)×50%+30%×
40%=
42%

x≈16.67%
即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销量比例应分别调整为33.33%和
36.67%,而丙产品依然保持在30%的水平上。此时将
才能达到21,600元的目标利润。

2、实现目标利润的综合措施
上述各种实现目标利润的单项措施,只能在特定情
况下对利润规划起作用。因为影响利润的各种因素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且不同因素对利润产生影响的
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研究实现目标利润单项
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同时分析多种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
响,拟定实现目标利润的综合措施。
〔 例 3 - 4〕 某 企 业 经 营 甲 产 品 , 正 常 生 产 能 力 为
10,000件/年,目前年产销量达7,000件,销售单价为
180 元 , 单 位 变 动 成 本 为 100 元 , 固 定 成 本 总 额 为
350,000元,下年度目标利润250,000元。为实现未来
年度的利润目标,该企业拟同时采取两种以上的措施
开展甲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1)增加产销数量,降低销售价格。若降价8%,则实
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约为9146件;若降价10%,则实现目
标利润的销售量约为9678件。
(2)扩大产销规模,节约生产耗费。设本例中甲产品
的销售价格因市场条件限制无法降低,企业管理当局拟
通过节约3%~5%的生产性开支和适当扩大产销数量的
途径实现下年度的利润目标。此时若与产品生产有关的
原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节约3%,则甲产品的单位变动
成本=100×/u65288X1-3%)=97元,此时,实现目标利润
的销售量约为7299件。

(3)为提高产品质量,追加2%的单位变动成本投入,
可使售价提高3%,则此时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约为
7195件。
(4)假定该产品价格弹性较大,降价
10%可使市场容
量增长
40%,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条件下,企业只要销
售9678件产品,也可实现目标利润。
(5)在市场容量不变的条件下,若追加5000元约束性
固定成本投入,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人工效率,
降低材料消耗,只要单位变动成本降到93.57元,企业
也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因素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及安全
边际的影响
(一)有关因素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保利点随价格
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
注意:
在进行规划和决策时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即价格的
提高(或降低)将导致单位产品创利能力的增强(或
减弱),进而使保本点、保利点降低(或提高)以及
产品销售量减少(或扩大)。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分
析,才能最终作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的选择。

〔例3-5〕假定某企业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单价为8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件,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利润
为48,000元,则:
保本销售量=60,000/(8-4)=15,000件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60,000+48,000)/(8-4)
=27,000件
现假定产品售价每件提高1元,其他条件不变,则提价后:
保本销售量=60,000/(9-4)=12,000件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60,000+48,000)/(9-4)
=21,600件
可见,提高产品售价后企业的保本点、保利点均有所下
降,但在现实生活中,提高产品售价往往会导致企业原有销售
量的减少。为此,分析价格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时,
必须结合市场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
3.固定成本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保利点
的变动与固定成本的变动呈同向关系。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保利点的
变动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呈同向关系。

4.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
在各该产品的售价及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即各该产品贡献毛益率不变),增加贡献毛益率高
的产品在全部产品销售中所占的比重,便可提高综合
贡献毛益率,从而使综合保本销售额及综合保利销售
额降低;反之,若减少贡献毛益率较高的产品占全部
产品的销售比重,则会导致综合贡献毛益率下降,从
而使综合保本销售额和综合保利销售额提高。

〔例
3-6〕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销售
单价
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0元,销售比重为
40%;
乙产品销售单价为
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42元,销售
比重为
60%。假定该公司的固定成本为
21,000元,目标
利润为
12,600元,则:
综合贡献毛益率=
%60
60
42
60
%40
50
20
50
×

+
×

综合保本销售额=21,000/42%=50,000元
综合保利销售额=(21,000+12,600)/42%
=80,000元
=42%

若将甲、乙两种产品的销售比重互换,即提高甲产
品的销售比重至60%,降低乙产品的销售比重至40%,
其他条件不变,则:
综合贡献毛益率=
%40
60
42
60
%60
50
20
50
×

+
×

=48%
综合保本销售额=21,000/48%=43,750元
综合保利销售额=(21,000+12,600)/48%
=70,000元
在本例中,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60%,乙产品的
贡献毛益率为30%,提高甲产品的销售比重,致使综
合贡献毛益率提高,从而使综合保本点和保利点下降。

(二)有关因素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1.单价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产品销售
单价变动会引起保本点向相反方向变动,因
而,在销售量既定的条件下,会使安全边际
与单价的变动呈同向关系。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单位变动
成本的变动会导致保本点向相同方向变动,从
而在销售量既定的条件下,会使安全边际与单
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呈反向关系。
3.固定成本变动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变动
对安全边际的影响与单位变动成本对安全边际
的影响结果相同。

(三)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
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
响。分析这些因素发生何种程度的变动将
使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或由亏损转为盈
利,即分析使企业经营成果发生质变的各
因素的临界值,从而控制因素变动的范
围,防止亏损的出现,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1.销售量的极限值(最小值)
设销售量的最小极限值为x
0,则有x
0=
b
p
a

即保本点销售量。
2.单价的临界值(最小值)
由x=

p0 =
b
p
a

b
x
a+
3.单位变动成本的临界值(最大值)
b0 =
p-
x
a
4.固定成本总额的临界值(最大值)
a0 =(
p-b)·x

第三节
本量利分析的扩展
一、不完全线性关系下的本量利分析 见
P109
二、非线性关系下的本量利分析 见
P114
三、不确定状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见
P121
四、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本量利分析
单位现金贡献毛益
扣除折旧后的固定成本
本量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保

〔例〕某企业生产销售
A产品,其销售单价为
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100元,固定成本总
额为
100,000元(其中包括按直线法计提的
折旧
50,000元),假定除了折旧外其余均为
现金项目 则:
保本量=
100,000/(200-100)=1,000(件)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保本量
=(
100,000-50,000)/(200-100)=
500(件)
计算表明,若该公司每月都在保本点(
500
件)上经营,则其每月的现金净流量应为
50,000元。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