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去管理自我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国内旅游收入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44

昨天与同事们一起分享和探讨了《人件》这本书。《人件》这本书主要体现了项目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人件》这本书有些思想个人觉得有点太理想化了。这本书是从领导者角度如何去管理项目团队成员并以项目团队成员为核心。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不是去管理他人,而是转变观念如何管理自己。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强调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具有有效性。管理者也必须学会使自己的工作有效性。通过管理自己工作的有效性,才能使得整个组织或者企业有效。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使得企业不断得前进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发展,管理者必须有效的管理自己。
管理者的工作如何才能有效呢?想要使自己的工作有效前提条件就是选择正确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做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五个方面教会我们如何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这5个方面包括:时间利用、自我贡献意识、用人之长、事情优先级、有效决策。

第一、时间利用。
对于时间利用方面,首先管理者必须有时间观念,千万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没有必要或者不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无聊的应酬或者参加没有必要的会议。其次管理者必须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搞清要实现目标或任务大概要花多久。再其次,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值得去完成的任务或目标。可以使用零星时间去处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将整块时间留给重要的事情上。

第二、自我贡献意识。
对于自我贡献意识方面,管理者应该关注贡献的三个方面: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培养明天所需人才。
围绕着“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管理者可以从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入手。对于纵向,管理者可以思考自己能够为自己所管辖的组织或部门能够贡献啥或者为上级提供哪些协助。对于横向方面,自己思考能够为其他部门贡献什么。
围绕着“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搞清楚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自己能够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贡献什么。
围绕着“培养明天所需人才”,每个管理者都应该知道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总会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所以想要让组织持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培养明天的所需人才。

第三、用人之长,忍人之短。
对于用人方面,管理者要善于使用人的长处,要发挥下属、上级、自己的长处,要容忍他人的短处。对于下属,管理者在安排职务工作的时候要依据职务的要求并结合下属的长处。其次,要发挥上级的长处。有个不成文的法则,帮助上司晋升就是帮助自己迈向成功。每个管理者都要清楚自己的上司究竟能做什么,有个什么成就,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如何发挥他的长处。最后,管理者要搞清楚自己擅长做什么,不要刻意去模仿他人。

第四、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在有限的时间内,管理者要分清楚事情的优先级,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 。除了要搞清事情的优先级外,要学会摆脱过去,摆脱已经没有价值的事情,以免时间、精力和重要资源浪费在那些已经没有价值的事情上。

第五、有效决策。
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离不开决策。决策的要素主要有5个:
第一要素是,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发生的,那就可以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第二要素是,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第三要素是,要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妥协、适应以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第四要素是,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第五要素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以及有效性。
当然在做有效的决策的时候,管理者应该注意“反面”意见。因为“反面意见”也是一种方案。同时“反面意见”能够防止管理者成为决策的俘虏。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