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协议所有端口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0:10
       前几天偶然在论坛里看到这样一个帖子,说是身在国外的两名中日两国留学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争论不休。不可调和之下,国人要求对方把身上属于中国的东西还回来,于是日本留学生从里到外的衣服、钱包、鞋子……凡是标有“Made In China”的物品统统收入国人手中。乍一看,这似乎是国人在抗日上又取得的一场胜利,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我国出口产品的局限性。“中国制造”还占据着主流,而“中国创造”还是少数。
        进入2004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已成为曝光率颇高的两个词。随着中国制造的商品占领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人们也注意到,中国并没有出现如通用、IBM之类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就是说,中国还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超级品牌,中国对国际市场份额的占领很大程度上是“广种薄收”,是以低廉的劳动力和产品成本吸引了众多国外著名品牌的目光。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出口量虽然很大,但利润不见得很大。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此前评选出的世界企业五百强中,中国内地仅有十一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且多数属于电力、石油、银行等国家垄断性行业,至于国际上耳熟能详的中国著名品牌更是凤毛麟角。通过研究战后日本经济产业的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一些著名品牌大多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逐渐占据国际市场的,而从战后到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日本的制造业同中国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一样,以其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占领低端市场。进入七十年代后,日本产生了自己的系列品牌,推出了大量的“创造”,才逐步进入“制造”的最高境界,打破了“美国制造”独霸天下的格局。
        改革开放20多年间,中国之所以在“创造”较弱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强的“制造”,是由于很多著名品牌在中国国内未曾对“中国制造”构成正面的(尤其是价格上的)压力。在本国的土壤上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取江湖地位是“中国制造”得以蓄势、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尽管跨国公司一直都想把在中国的产品价格降下来,以降低“中国制造”的实力。但是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的关税壁垒等种种原因,跨国公司品牌再好,也不会对“中国制造”构成实质性威胁。
        而今,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关税壁垒必须打破,游戏规则必须遵守。因此,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必然会发生正面冲突。
        事实上,近几年来,争夺中国市场及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商品竞争已成为国际著名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出现的欧美各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烧事件都已表明,如果在此时国内企业依然走以前“广种薄收”的老路,不但实现不了“创造”的优势,就连已经基础雄厚的“制造”优势也迟早要失去。
       “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以低廉的劳动力和产品成本为主的加工工厂和低投入、高产出的跨国公司。但“中国创造”的资本是建立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之上的,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的经济总量及对外贸易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几名之列,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提高。现在,中国企业界面临最迫切的任务是确立核心竞争力,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相信经过多年的努力,世界也会出现中国的通用与索尼。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