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 | 我们在Club全栈创业

来源:互联网 发布:如何评价李舒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21:52

第 9 期

Host: Ctrl|一早一晚

Guest: 船长 | Club

Time:2016/01/17

介绍下你自己及现状吧

Hello 一早一晚的朋友们,我是 Club 团队的负责人钟超,「全栈创业」理念的践行者,在团队中负责产品、研发和设计。Club 是我的第二个创业项目,此前创办过领拓云合并负责产品方面的工作,后来以公司被并购结束第一次创业。再之前在欢聚时代,就是 YY 语音,负责 YY 网页端首个版本的音视频媒体技术研发工作。业余时间做过得到 Apple 官方推荐的独立游戏。

Club 是一个基于兴趣聚合的社区产品,被 36 氪 NEXT 评选为 2015 年度最佳兴趣社交产品。2015 年 10 月上线后先后被小米、华为、360、魅族、锤子等各大应用商店,并被很多年轻用户喜爱。Club 希望为年轻人提供一个符合移动时代的兴趣社区,并且其中的每个 club 都有符合它主题的形态与功能,而不是像过去的各类小组、论坛、贴吧那样千人一面。

说说Club吧,年轻人的兴趣俱乐部,怎么切入?

Club 被用户亲切地称为「咖博」或「咖」,目前上面有非常多的咖。用户基本是 95 后,他们创建或参与自己感兴趣 club,主题覆盖面非常广,包括各类亚文化、二次元文化、校园文化、主流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另类表达等。并且每个 club 的玩法都不同,因为各自都可以有不同的设定、内容形式,所以我们会在 Club 中看到各种同好会、明星粉丝咖、地区聚会、同学会、校友会、多人写作专栏等等。你会看到某些知名播客的官方咖、一些应用推荐媒体的咖、写原创连载小说的咖,也能看到交流美食烹饪的咖、电影音乐书籍交流咖、画友交流咖、数码产品发烧友咖,还能看到同性交友咖、各种二次元咖等等。

Club的团队现在是个怎样的构成?

我们团队是「全栈创业」理念的倡导者,所谓「全栈创业」就是要求创业团队的每名成员都具备多项核心能力,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速度、降低风险、降低成本。

因此我们团队只有四名成员,却可以完成一般要十几个人的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我本人是 PM + UI/交互设计师 + CTO,另外几位工程师都是全栈工程师,每个人都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栈,至少覆盖 iOS、Android、Server、Web 其中两部分工作。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功能的新增或改进,直接由一位工程师就完成了客户端、服务器的全部工作。对于运营工作,我们也尽最大可能使用技术来解决。

相比其他,Club团队或者团队文化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我们团队提倡「海盗精神」,这种海盗精神具体就表现为「全栈创业」。这意味着:

1)每个人都有比较完整的「能力栈」以独立面对问题。

2)整个团队可以自由变化「船队的阵型」以适应各类海上危机。

3)能够以「编队形式的小作战单元」来执行任务。

这种理念让 Club 团队在个人能力与团队凝聚上找到了平衡点。具体到工作中:

1)用「Data Channel」技术方案来减少「频繁迭代、折腾工程师」的情况发生:由于对产品、设计与技术有较全面统一的理解,因此我们使用了内部称为「Data Channel」(简称 DC)的技术方案,使得产品风格确定后,可以充分组件化整个客户端,使得 iOS 和 Android 的各个页面、各个模块其中显示的数据、样式都可以通过服务端后台来随意调整。比如,页面/模块的标题、样式、是否显示、显示位置、显示顺序都可以随意调整。并且一般来说,除了大版本迭代、修复严重 bug 的版本迭代之外,大部分的迭代都是在做调整,这种调整都可以通过 DC 来解决,极大地减少了开发工作量、对审核进度的依赖。

2)尽量减少人工运营,结合产品与技术来考虑运营:为了避免过重依赖一个庞大编辑团队去运营内容,Club 采用两个措施,一是尽量使用算法来让内容的呈现更合理、个性化;二是调动各个 club 的咖主、管理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来维护、更新内容,并合理分发呈现到各自 club 的咖友眼中。在执行过程中,运营方案直接落实到产品逻辑和技术支持上。

团队协作使用的工具都有哪些?你个人都用哪些软/硬件来办公?

协作工具目前主要通过 Trello 来做迭代进度管理,团队需求、设计、技术、运营、运维文档都是用 Markdown 来编写,并和代码的版本控制一样,用 bitbucket.org 来管理。

我平时用 Macbook Pro + Surface Pro 3,外加一部 iPhone 和一部安卓手机。在扮演 PM 角色时,我可以用这四台设备体验所有产品,并在各个设备上使用 Club 的 iOS、Android、Web 端产品。

设计工作方面,用 Macbook 来做工作机,我一般只用 Photoshop,也用过做原型的 Axure 和同样用于做 UI 的 Sketch,但最终还是觉得 Photoshop 最强大。一般工作流程是,我在 Macbook 上安装 Skala Preview,再在 iOS 和 Android 设备上安装 Skala View 的 app,可以做到实时预览设计稿。所以这里也跟大家推荐下 Skala View 这款产品,是一款设计预览神器。另外,设计稿也用 git 做版本控制。需要出各种尺寸图片时,比如 icon 和 screenshot,一般用 bash 脚本来自动完成。

研发工作一般都在 Macbook 上完成,也是习惯自己编写一些 bash 脚本来提高效率,必要的 IDE 也必不可少。这点和大多数工程师一样。

初创团队的会议沟通是很频繁和零散的,在快速灵活的同时,也会打断正常的工作节奏,你们是怎么平衡这一点的?

在 Club,有个「1230」会议制度。我们把会议分成两类:brainless 会议和 brainstorm 会议。前者一般是传达、汇报的会议,我们规定不超过 12 分钟。后者是讨论型的会议,我们以「30」分钟为一个基本单元,会前来决定需要开几个 30 分钟。

经常会被人问这个「12」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因为曾经上大学时,第一个学期的体育课考试有一项叫「12分钟跑」,是要在 12 分钟内跑完 7 圈半,就能得满分。Brainless 的会议内容,就像要跑完 7 圈半一样明确,我们希望不要浪费时间。

一早一晚之前是个远程工作者社区,接下来就「远程工作」跟你聊聊:截至目前,你对「远程工作」这个领域都有哪些认识或了解?

远程工作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而且在 VR 乃至 AR 技术得到更多应用后,远程工作一定会变得更加方便。上次创业以及之前我们招聘远程实习生时,都采用过远程工作的方式,基本是通过 Trello 项目管理、Skype 视频会议的方式来实现的。

远程工作需要团队有比较好的默契度,包括工作方式、工作时间。否则很容易对进度失控,或者沟通低效。

作为leader,你会考虑在你的团队中尝试远程办公吗?为什么?如果是的话,你觉得团队中哪几个岗位是适合远程的?

一定会考虑。一般来说,偶尔的短期(比如一周、半个月)远程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比较适合远程协作的岗位,是运营美术、服务端开发或运维岗位,前者比较独立,是服务于运营内容的美术设计,后者是偏向于技术方案实现、性能优化、集群扩展,都是远程工作也能比较好地协调的岗位。

一早一晚现在倡导「只工作 不上班」,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只工作 不上班」的理念一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工作方式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行业,可以以类似「手艺人」的方式远程提供服务,使得协作与空间解绑。对于员工来说,一早一晚所提倡的理念更能让人平衡工作与生活,也是企业可以提供的人性化工作方式。

北上广深这类聚集大量企业的城市,其本身要求大家在一起办公的交通成本、场地成本、食宿成本就很高。当远程工作的社区与工具进一步成熟后,其在降低成本上的优势就更加凸显了。期待一早一晚在推动远程工作新理念的前进上做出更多成绩,让更多企业获益。

你觉得未来几年,人们的办公方式会迎来哪些变化?

长远来看,在行业分工更加细化、明确后,两个趋势是必然的。一是,很多工作被自动化后做成服务,将「雇佣」模式演变为「云服务」模式;二是,一些工作被标准化、独立化后,「雇佣」方式将变为「合作」关系。其实这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前者对人力的依赖较少;而后者更多依赖人工。两者的界限趋于模糊后,所谓的「知识盈余」带来的「脑力服务云端化」必然成为趋势,这将带来更多的远程工作需求。

最后,回到Club,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有招聘需求的话,在这里说明一下:)

下一步,Club 会将 Web 端功能丰富化,并给予各 club 更强的独立性和更大的自由度,使得各个 club 的管理运营者有更强的品牌感和自主性,让他们可以在移动时代构建出各自想要的社区。通过 Club 构建的社区,其管理团队不仅可以满足兴趣需求、拓展兴趣人脉,甚至可以获得收入。

说到招聘,Club 目前有 Android、Server、设计、产品运营和市场推广岗位都在开放招聘。Club 团队并不要求每个新伙伴的能力栈已经是全栈,只要具备很好的学习能力、责任心和突破精神,Club 团队就非常欢迎新伙伴来加入感受「全栈创业」的工作方式和团队氛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们发简历 jobs@qihai-inc.com。

采访来源:一早一晚 http://yizaoyiwan.com/stories/16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