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项目——Redis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嗅探器使用教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1:58

        项目中用到了Redis,先简单总结一下。

 

定义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数据结构


        redis目前提供四种数据类型:string,list,set及zset(sorted set)和Hash。
         • string是最简单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Memcached一模一个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其上支持的操作与Memcached的操作类似。但它的功能更丰富。
         • list是一个链表结构,主要功能是push、pop、获取一个范围的所有值等等。操作中key理解为链表的名字。
         • set是集合,和我们数学中的集合概念相似,对集合的操作有添加删除元素,有对多个集合求交并差等操作。操作中key理解为集合的名字。
         • zset是set的一个升级版本,他在se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顺序属性,这一属性在添加修改元素的时候可以指定,每次指定后,zset会自动重新按新的值调整顺序。可以理解了有两列的mysql表,一列存value,一列存顺序。操作中key理解为zset的名字。
         • Hash数据类型允许用户用Redis存储对象类型,Hash数据类型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当你存储的数据对象只有很少几个key值时,数据存储的内存消耗会很小.更多关于Hash数据类型

 

redis数据存储


        redis的存储分为内存存储、磁盘存储和log文件三部分,配置文件中有三个参数对其进行配置。
        save seconds updates,save配置,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appendonly yes/no ,appendonly配置,指出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的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
        appendfsync no/always/everysec ,appendfsync配置,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

下面分享几个链接:

        http://www.cnblogs.com/shanyou/archive/2012/01/28/2330451.html

        http://www.cnblogs.com/edisonfeng/p/3571870.htm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EaHZO-7UtHXOfsQC0cXT1Wdq1frTvyc0rgLfozo8vs821nOTlo5glXv0YbO9cLlS__HP-oLVntpTxqnLfIUFq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