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调查:嘿!问你为什么非要过圣诞?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webstorm配置sass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9:26
特别调查:嘿!问你为什么非要过圣诞?

  人民的理由:不过圣诞节我们12月还能做什么?

  对于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即将到来的2002年圣诞节,将会是他们的一个狂欢到底的不眠之夜。就职于北京东三环某外企公司的25岁女孩Linda(中文名阿琳)这些天已和自己的朋友开始为公司的圣诞假面舞会在忙着做准备了。“我准备装扮歌剧图兰朵里的公主图兰朵,我的朋友小芬准备装成安徒生童话“靴子里的公猫”里的那只猫。”两位女孩子打算为自己购买合适的服装和假面,另外还要准备送同事的小礼品。“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派对,我们从国庆后就开始在等待了。”Linda说。

  事实上,从12月初,圣诞节的气氛已悄悄笼罩了。北京的许多商家一早就喊出了“圣诞打折,节日派送”的口号,更同时用圣诞树和各种彩色汽球把店堂打扮了起来。甚至一些专营地道中餐的酒楼也摆出了“圣诞老人”笑迎宾客。

  对于这些年来越来越猛的以圣诞节为主打菜的洋节攻势,大多数多国人已渐渐领教了其中的厉害。而相对于洋节的越来越冷清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却在这种攻势下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年轻人一提到过圣诞就眉飞色舞,而传统的农历春节却越来越觉得“老一套、单调、冷静、越过越没意思……”针对西方圣诞节这种咄咄逼人的局面,国内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发出了“节日殖民主义入侵”的呼吁,让大家抵制圣诞,挽救春节。还有部分人对眼下这种气氛十分看不惯,认为是“崇洋媚外,十足的媚俗”然而,象这种不买圣诞节账的呼声毕业是少数,很快淹没在火红的圣诞风暴之中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圣诞节在中国大地上如此疯狂呢?

  2002年12月19日晚20点,中关村某著名电脑公司的陈大维先生坐在三里屯一个小酒吧里和朋友喝酒。这间小酒吧已于一周前按圣诞节进行了彻底装修。当笔者问到打不打算过圣诞节时,陈大维毫不犹豫地说:“过,当然要过了。”对于陈大维而言,圣诞是他一年酒吧生活的一个高潮。“三里屯的酒吧在圣诞那天最有魅力。一般来说,那天都会特别热闹。通常会有著名乐队表演啊、狂欢活动啊、丰富礼品赠送什么的。尤其是,那一天来酒吧的女孩子也会格外漂亮迷人。”说到这里还是单身的陈大维笑了起来“我平时就有泡吧的爱好,如果偏偏那天不来参加,我会为此遗憾一年的。”一旁听到谈话的酒吧老板娘卡兰也发话了:“谁说不让过圣诞我跟谁急!伙计们就指望着平安夜我给他们发红包呢。要是圣诞节没人过了,我的伙计们可就要跟我急了!”

  Linda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过圣诞时作了以下解释:“我们是外资公司,公司里的高层都是老外。每次圣诞节前都会组织大家搞这样的派对。一般派对都会有大量美丽的装饰和精美食物,同时也会有欢快的音乐。晚会中同事和上下级还会互赠礼品,很有人情味,也是促进大家关系的好时机。这种形式很好,年轻人一般不会拒绝。而且大家辛苦了一年,也都趁此机会疯狂一下。我实在找不到不过圣诞节的理由。”

  陈大维和Linda的话在某方面代表了他们这个阶层部分人士的真实想法。而对于许多尚未步入社会的在校学生而言,无法舍弃圣诞节之夜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

  北外四年级的的吴真今年21岁,可据她自己介绍,过圣诞节的历史已有6、7年了。

  “那是从中学就开始了。一开始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觉得这是外国人的节日,挺好玩的。记得那时过圣诞没有现在这样复杂,也就是买些圣诞贺卡,写上些祝福的话送给同学。当时班上同学挺流行送这种贺卡的,有时也送给老师。现在过节主要是因为平时学习压力也挺大的,给自己找个放松的机会。老师一般挺理解的,通常当天会提前放我们假。同时过圣诞节显得时尚,现在全球的人不都在过吗?我们干嘛不过?”吴真的发问显得理直气壮。

  吴真的同学徐莉认为圣诞夜就是“发疯夜”。“如果这天夜里不干点发疯的事就没意思了。”

  同样是大四的北科大学生阿亮认为圣诞节必须过!“不过怎么得行?我可以不过,我女朋友可不答应。”阿亮称自己的女友为“野蛮女友”。“她人长得漂亮,就是性格急,而且常会有许多乱七八糟的要求。比如她认为平安夜很有气氛,很浪漫,很多日本青春偶象剧场里都有男女主人公在圣诞夜的美丽片段……所以平安夜一定要两人一起过。这对我是条死命令。如果我敢不执行,第二天肯定会死得很难看。”阿亮说到这里笑起来,一脸的甜蜜温馨。

  专家的理由:圣诞狂风 树欲静而风不止

  如果我们的眼睛够雪亮,把参与圣诞节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单位按市场行为进行角色划分,陈大维、Linda、吴真和阿亮们显然是圣诞节的被策划者和行动者,而另一个隐藏其后的重要角色“商家”和媒体则是这场圣诞节商业阴谋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调查发表,70%过圣诞节的人为38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他们中的45%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用北京王府井某商家的话来说“圣诞就是专门策划给有钱的年轻人的,中老年人对此不感兴趣。”

  中国社会科学院吴研究员对此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商家”和“媒体”从各方面推波助澜的宣传攻势,引领了普通大众对节日的幻想和渴望,才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圣诞节大军。

  “这和我们现在的国庆黄金周一样,本来不一定非要出去旅游。但当大环境给你摆出这样一种可行为的条件,当媒体和商家已为你做好这样一个陷阱后,你就不得不往里面跳了。从大处来看,让更多的人跳这种陷阱并无坏处。这也是一种节假日经济。而且比国庆黄金周好的是,圣诞经济因为不涉及长假,所以不影响一般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北大经济系的陈老师认为,过圣诞,最根本的理由还是经济因素。“从最根本来说还是经济。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非要过西方人的新年呢?可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人,我们周围的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都在过圣诞。我们自己的香港和澳门也过。虽然这些地方兴起过圣诞节的历史比我们要长,但本质都一样。是经济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圣诞节,也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象征。中国人过圣诞,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事。人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哪会想着这些事。象旧戏里讲‘有钱人过年穷人过关’,那时的穷人大年三十都过不下去,更不要说过洋节了。”陈老师如是说。

  当谈到一些专家学者关于“节日殖民主义入侵”的忧虑时,陈老师认为大可不必。“中国节和外国节并不矛盾,并不是说过这个节了那个节就不过了。对年轻人来说,过圣诞是他们的新需要。不在乎形式,不在乎地点,主要就是给自己找个作为需要的借口。经济越发达,假期和节日越多,就象香港,也并没有因为这些洋节而丢掉的传统节日。当然,我们也应该通过洋节的兴旺来反省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不是躲避能解决的,而是要积极面对,不断创造性的去发扬它。象春节,不是说不过圣诞了春节就比从前有意思了热闹了。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春节就象糟糠之妻,而圣诞节是红颜知已。虽然红颜知已很可人,可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唯一的名份还是属于春节。这里面有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东西,是不会更改的。”陈老师沉稳地灭掉了手中的最后一支烟。

  雪后的北京,夜色迷茫,2002年火红的圣诞节就要到来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