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机器学习范例——分类——逻辑回归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网店培训视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6:37


一、作用

Logistic regression可以用来回归,也可以用来分类,主要是二分类。

参考:http://www.lovedata.cn/focus/351.html

1) 可用于概率预测,也可用于分类。

       并不是所有的机器学习方法都可以做可能性概率预测(比如SVM就不行,它只能得到1或者-1)。可能性预测的好处是结果又可比性:比如我们得到不同广告被点击的可能性后,就可以展现点击可能性最大的N个。这样以来,哪怕得到的可能性都很高,或者可能性都很低,我们都能取最优的topN。当用于分类问题时,仅需要设定一个阈值即可,可能性高于阈值是一类,低于阈值是另一类。

2) 仅能用于线性问题

       只有在feature和target是线性关系时,才能用Logistic Regression(不像SVM那样可以应对非线性问题)。这有两点指导意义,一方面当预先知道模型非线性时,果断不使用Logistic Regression; 另一方面,在使用Logistic Regression时注意选择和target呈线性关系的feature。

3) 各feature之间不需要满足条件独立假设,但各个feature的贡献是独立计算的。

       逻辑回归不像朴素贝叶斯一样需要满足条件独立假设(因为它没有求后验概率)。但每个feature的贡献是独立计算的,即LR是不会自动帮你combine 不同的features产生新feature的 (时刻不能抱有这种幻想,那是决策树,LSA, pLSA, LDA或者你自己要干的事情)。举个例子,如果你需要TF*IDF这样的feature,就必须明确的给出来,若仅仅分别给出两维 TF 和 IDF 是不够的,那样只会得到类似 a*TF + b*IDF 的结果,而不会有 c*TF*IDF 的效果。





    二、基本原理

    1. 什么是回归

    参考:http://www.lovedata.cn/focus/351.html

    回归其实就是对已知公式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给定训练样本点和已知的公式后,对于一个或多个未知参数,机器会自动枚举参数的所有可能取值(对于多个参数要枚举它们的不同组合),直到找到那个最符合样本点分布的参数(或参数组合)。(当然,实际运算有一些优化算法,肯定不会去枚举的)

        注意,回归的前提是公式已知,否则回归无法进行。而现实生活中哪里有已知的公式啊(G=m*g 也是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之后碰巧想出来的不是?哈哈),因此回归中的公式基本都是数据分析人员通过看大量数据后猜测的(其实大多数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嗯...)。根据这些公式的不同,回归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线性回归中公式都是“一次”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而非线性则可以有各种形式(N元N次方程,log方程 等等)。具体的例子在线性回归中介绍吧。


    2. 线性回归

    根据往年数据找出最佳的参数a, b,c....的取值,使 y = a * x + by+cz+........ 在所有样本集上误差最小。

    以卖鞋为例,y表示销售额sell

    线性回归能过获得好效果的前提是y = a*x + b 至少从总体上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认为鞋子越贵,卖的数量越少,越便宜卖的越多。另外鞋子质量、广告投入、客流量等都有类似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变量都适合用线性回归,比如说x不是鞋子的价格,而是鞋子的尺码),那么无论回归出什么样的(a,b),错误率都会极高(因为事实上尺码太大或尺码太小都会减少销量)。总之:如果我们的公式假设是错的,任何回归都得不到好结果。

    3. 逻辑回归

    上面我们的sell是一个具体的实数值,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回归产生一个类似概率值的0~1之间的数值(比如某一双鞋子今天能否卖出去?或者某一个广告能否被用户点击? 我们希望得到这个数值来帮助决策鞋子上不上架,以及广告展不展示)。这个数值必须是0~1之间,但sell显然不满足这个区间要求。于是引入了Logistic方程,来做归一化。归一化的好处在于数值具备可比性和收敛的边界,这样当你在其上继续运算时(比如你不仅仅是关心鞋子的销量,而是要对鞋子卖出的可能、当地治安情况、当地运输成本 等多个要素之间加权求和,用综合的加和结果决策是否在此地开鞋店时),归一化能够保证此次得到的结果不会因为边界 太大/太小 导致 覆盖其他feature 或 被其他feature覆盖。(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鞋子销量最低为100,但最好时能卖无限多个,而当地治安状况是用0~1之间的数值表述的,如果两者直接求和治安状况就完全被忽略了)这是用logistic回归而非直接线性回归的主要原因。到了这里,也许你已经开始意识到,没错,Logistic Regression 就是一个被logistic方程归一化后的线性回归,仅此而已。




    以下内容转载自:

    http://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20319673


    假设我们的样本是{x, y},y是0或者1,表示正类或者负类,x是我们的m维的样本特征向量。那么这个样本x属于正类,也就是y=1的“概率”可以通过下面的逻辑函数来表示:



    这里θ是模型参数,也就是回归系数,σ是sigmoid函数。实际上这个函数是由下面的对数几率(也就是x属于正类的可能性和负类的可能性的比值的对数)变换得到的:


    换句话说,y也就是我们关系的变量,例如她喜不喜欢你,与多个自变量(因素)有关,例如你人品怎样、车子是两个轮的还是四个轮的、长得胜过潘安还是和犀利哥有得一拼、有千尺豪宅还是三寸茅庐等等,我们把这些因素表示为x1, x2,…, xm。那这个女的怎样考量这些因素呢?最快的方式就是把这些因素的得分都加起来,最后得到的和越大,就表示越喜欢。但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杆称,每个人考虑的因素不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例如这个女生更看中你的人品,人品的权值是0.6,不看重你有没有钱,没钱了一起努力奋斗,那么有没有钱的权值是0.001等等。我们将这些对应x1, x2,…, xm的权值叫做回归系数,表达为θ1, θ2,…, θm。他们的加权和就是你的总得分了。请选择你的心仪男生,非诚勿扰!哈哈。

           所以说上面的logistic回归就是一个线性分类模型,它与线性回归的不同点在于:为了将线性回归输出的很大范围的数,例如从负无穷到正无穷,压缩到0和1之间,这样的输出值表达为“可能性”才能说服广大民众。当然了,把大值压缩到这个范围还有个很好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特别冒尖的变量的影响(不知道理解的是否正确)。而实现这个伟大的功能其实就只需要平凡一举,也就是在输出加一个logistic函数。另外,对于二分类来说,可以简单的认为:如果样本x属于正类的概率大于0.5,那么就判定它是正类,否则就是负类。实际上,SVM的类概率就是样本到边界的距离,这个活实际上就让logistic regression给干了。



    所以说,LogisticRegression 就是一个被logistic方程归一化后的线性回归,仅此而已。


    好了,关于LR的八卦就聊到这。归入到正统的机器学习框架下,模型选好了,只是模型的参数θ还是未知的,我们需要用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训练求解得到它。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