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困惑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转为root用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22:57

类、继承、多态等概念带来的困扰,比带来的便捷大的多!

大多数程序的目的是为处理数据,以函数为主线,接收数据,处理数据,然后返回处理后的值非常符合人的正常思维。在引入类、对象概念后,有了“方法”,它被包裹在类里面,处理内部数据,同时接收外部的调用,在逻辑上套了框框,思维开始难以清晰。怎么办呢?还是得适应。

不再明显区分域和方法,而更多把它们都当做成员,只不过成员有别,那个叫做“方法”的成员,可以接收、处理数据。通过对象访问这个成员时,会得到返回值或者预期处理的效果。

某些操作可以单独提取出来,作为函数,但是由于“完全面向对象”、“everything is object”等口号,必须把它塞进类里,就有了静态方法或者静态域。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