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源码解析之一kafka诞生的背景

来源:互联网 发布:程序员专用显示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31

Apache Kafka是由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的一个开源消息系统项目,由Scala写成。Kafka最初是由LinkedIn开发(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2002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并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 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3 亿,每个《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并于2011年初开源。2012年10月从Apache Incubator毕业。该项目的目标是为处理实时数据提供一个统一、高通量、低等待的平台。

Kafka是一个分布式的、分区的、多复本的日志提交服务。它通过一种独一无二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消息系统的功能。现已与Cloudera Hadoop,Apache Storm,Apache Spark集成。在LinkedIn内部被用作LinkedIn的活动流(Activity Stream)和运营数据处理管道(Pipeline)的基础。现在它已被多家不同类型的公司 作为多种类型的数据管道和消息系统使用。

kafka在LinkedIn内部的应用:

 ●监控:主机通过Kafka发送与系统和应用程序健康相关的指标,然后这些信息会被收集和处理从而创建监控仪表盘并发送警告。除此之外,LinkedIn还利用Apache Samza实现了一个能够实时处理事件的富调用图分析系统。

传统的消息: 应用程度使用Kafka作为传统的消息系统实现标准的队列和消息的发布—订阅,例如搜索和内容提要(Content Feed)。

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改善用户体验,LinkedIn会将用户查看了哪个页面、点击了哪些内容等信息发送到每个数据中心的Kafka集群上,并通过Hadoop进行分析、生成日常报告。

作为分布式应用程序或平台的构件(日志):大数据仓库解决方案Pinot等产品将Kafka作为核心构件(分布式日志),分布式数据库Espresso将其作为内部副本并改变传播层。

它的主要设计目标:

●以时间复杂度为O(1)的方式提供消息持久化能力,即使对TB级以上数据也能保证常数时间复杂度的访问性能

● 高吞吐率。即使在非常廉价的商用机器上也能做到单机支持每秒100K条以上消息的传输

● 支持KafkaServer间的消息分区,及分布式消费,同时保证每个Partition内的消息顺序传输

● 同时支持离线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处理

● Scale out:支持在线水平扩展

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消息系统:

● 解耦
  在项目启动之初来预测将来项目会碰到什么需求,是极其困难的。消息系统在处理过程中间插入了一个隐含的、基于数据的接口层,两边的处理过程都要实现这一接口。这允许你独立的扩展或修改两边的处理过程,只要确保它们遵守同样的接口约束。

● 冗余
  有些情况下,处理数据的过程会失败。除非数据被持久化,否则将造成丢失。消息队列把数据进行持久化直到它们已经被完全处理,通过这一方式规避了数据丢失风险。许多消息队列所采用的”插入-获取-删除”范式中,在把一个消息从队列中删除之前,需要你的处理系统明确的指出该消息已经被处理完毕,从而确保你的数据被安全的保存直到你使用完毕。

● 扩展性
  因为消息队列解耦了你的处理过程,所以增大消息入队和处理的频率是很容易的,只要另外增加处理过程即可。不需要改变代码、不需要调节参数。扩展就像调大电力按钮一样简单。

● 灵活性 & 峰值处理能力
  在访问量剧增的情况下,应用仍然需要继续发挥作用,但是这样的突发流量并不常见;如果为以能处理这类峰值访问为标准来投入资源随时待命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使用消息队列能够使关键组件顶住突发的访问压力,而不会因为突发的超负荷的请求而完全崩溃。

● 可恢复性
  系统的一部分组件失效时,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消息队列降低了进程间的耦合度,所以即使一个处理消息的进程挂掉,加入队列中的消息仍然可以在系统恢复后被处理。

● 顺序保证
  在大多使用场景下,数据处理的顺序都很重要。大部分消息队列本来就是排序的,并且能保证数据会按照特定的顺序来处理。Kafka保证一个Partition内的消息的有序性。

● 缓冲
  在任何重要的系统中,都会有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的元素。例如,加载一张图片比应用过滤器花费更少的时间。消息队列通过一个缓冲层来帮助任务最高效率的执行———写入队列的处理会尽可能的快速。该缓冲有助于控制和优化数据流经过系统的速度。

● 异步通信
  很多时候,用户不想也不需要立即处理消息。消息队列提供了异步处理机制,允许用户把一个消息放入队列,但并不立即处理它。想向队列中放入多少消息就放多少,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处理它们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