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Service的生命周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模板小偷帝国cms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39

一.基础知识

服务一般分为两种:

1:本地服务, Local Service 用于应用程序内部。在Service可以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启动,调用Context.stopService()结束。 在内部可以调用Service.stopSelf() 或 Service.stopSelfResult()来自己停止。无论调用了多少次startService(),都只需调用一次 stopService()来停止。

2:远程服务, Remote Service 用于android系统内部的应用程序之间。可以定义接口并把接口暴露出来,以便其他应用进行操作。客户端建立到服务对象的连接,并通过那个连接来调用服 务。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建立连接,并启动,以调用 Context.unbindService()关闭连接。多个客户端可以绑定至同一个服务。如果服务此时还没有加载,bindService()会先加 载它。
提供给可被其他应用复用,比如定义一个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与其他应用调用即可。

那么先来看Service的生命周期吧:如图:

 

public class CalculationService extendsService {
 
    privatefinal static String TAG = "CalculationService";
    privatefinal static String action = "com.xjp.MainActivity";
 
    privateboolean quit = false;
 
 
 
    @Override
    public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Log.e(TAG,"====onBind=====");
        returnnull;
    }
 
 
    @Override
    publicboolean onUnbind(Intent intent) {
        Log.e(TAG,"====onUnbind=====");
        returnsuper.onUnbind(intent);
    }
 
    @Override
    publicvoid onCreate() {
        Log.e(TAG,"====onCreate=====");
        super.onCreate();
    }
 
 
    @Override
    publicint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int flags, int startId) {
        Log.e(TAG,"====onStartCommand=====");
        startThread();
        returnsuper.onStartCommand(intent, flags, startId);
 
 
    }
 
    @Override
    publicvoid onDestroy() {
        Log.e(TAG,"====onDestroy=====");
        quit =true;
        super.onDestroy();
    }
}

context.startService() ->onCreate()- >onStartCommand()->Service running--调用context.stopService() ->onDestroy()

context.bindService()->onCreate()->onBind()->Service running--调用>onUnbind() ->onDestroy()从上诉可以知道分别对应本地的,,以及远程的,也对应不同的方式启动这个服务。

 

 

二.注意事项

2.1  同一服务,多次启动,服务实际执行的过程

第一次 启动服务时,运行 onCreate -->onStartCommand

后面在启动服务时,服务只执行onStartCommand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Intent 传递数据,在OnStartCommand中执行。

第一种,非绑定的Service,应用退出时可以不停止服务退出。可以让服务一直在后台运行。缺点:启动服务即 启动后台任务,不能很好的在客户端随时控制 服务的后台任务执行时间。 第二种,绑定的Service,应用退出时必须解除绑定Service,否则程序报错。优点:不过绑定的Service可获得 Service 的Binder,可以灵活控制 Service里的各种方法的调用。

 

The entire lifetime

  service整体的生命时间是从onCreate()被调用开始,到onDestroy()方法返回为止。

  和activity一样,service在onCreate()中进行它的初始化工作,在onDestroy()中释放残留的资源。

  比如,一个音乐播放service可以在onCreate()中创建播放音乐的线程,在onDestory()中停止这个线程。

   onCreate() 和 onDestroy()会被所有的service调用,不论service是通过startService()还是bindService()建立。

 

The active lifetime

  service积极活动的生命时间(active lifetime)是从onStartCommand() 或onBind()被调用开始,它们各自处理由startService()或 bindService()方法传过来的Intent对象。

  如果service是被开启的,那么它的活动生命周期和整个生命周期一同结束。

  如果service是被绑定的,它们它的活动生命周期是在onUnbind()方法返回后结束。

  注意:尽管一个被开启的service是通过调用 stopSelf() 或 stopService()来停止的,没有一个对应的回调函数与之对应,即没有onStop()回调方法。所以,当调用了停止的方法,除非这个service和客户组件绑定,否则系统将会直接销毁它,onDestory()方法会被调用,并且是这个时候唯一会被调用的回调方法。

 

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a Bound Service

  当绑定service和所有客户端解除绑定之后,Android系统将会销毁它,(除非它同时被onStartCommand()方法开启)。

  因此,如果你的service是一个纯粹的绑定service,那么你不需要管理它的生命周期

  然而,如果你选择实现onStartCommand()回调方法,那么你必须显式地停止service,因为service此时被看做是开启的。

  这种情况下,service会一直运行到它自己调用 stopSelf()或另一个组件调用stopService(),不论它是否和客户端绑定。

  另外,如果你的service被开启并且接受绑定,那么当系统调用你的 onUnbind()方法时,如果你想要在下次客户端绑定的时候接受一个onRebind()的调用(而不是调用 onBind()),你可以选择在 onUnbind()中返回true。

  onRebind()的返回值为void,但是客户端仍然在它的 onServiceConnected()回调方法中得到 IBinder 对象。

  下图展示了这种service(被开启,还允许绑定)的生命周期: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