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防噪音耳塞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8:37

4月初报名参加了Google组织的Studyjams线上活动
今天(4月24日)把课程看完,这个月顺便也把《第一行代码》又精读了一遍,来写写感想。
其实这套视频的整体难度对我来说很小,大部分时候都是跳着看,顺便练练听力。
不过Google官方出品,必属精品,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竖起大拇指的地方。

分享的学习态度

Google与Udacity合作办这个活动,也许有很多目的。比如Udacity要入华,靠Google影响力拉一把;或者Google自己要回归,造一把势之类的。但是确实是个很棒的教程,我学到的与我之前的想法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分享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我回来写博客的原因(这个博客其实开了很久,但是一直懒得写,自己平时也记笔记,都是放自己evernote了)Studjams的活动规则是,报名的人随机分组,自己去看视频,看完写笔记发论坛。每组凑十篇笔记一起解锁下一课。写笔记就是一个分享过程,凑十篇就是想要大家一起探讨相互帮助。记笔记会让你得到很多。

对于学习而言,最快最高效最稳固的方式,其实是保持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也是在记笔记的时候揣摩出来的。不管是看书还是看视频,总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看过就会了。其实光“看”过,离“会”还很远,离“熟练”更是还有好几个光年。而“做”一遍,也仅仅只是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写”一遍,才是总结与吸收的最后一步。学习应该就是这样一个闭环,无数次的循环,并且是个良性循环。所谓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大约相当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保持出入的平衡。一汪浅水才会越积越深,而且一直是一汪活水。

初心与理想的问题

也许是采访Google员工的片段,也许是一些饱含情怀的Android App的介绍。我最喜欢的是那些App,有可以用定位发送报警的方式来提高突发心脏病人获救机会的App,有把Android手机变成简易眼科疾病检查工具的App其实你可以做的比你想象得更多。你的技术,你的能力,是有机会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的。

把衡量标准从“我能获得什么”变成“我能贡献什么”,才是真正评估影响力的方式。

其实我学过Java,不过学艺不精,自己也觉得Java写Web虽然流行,但实在没什么意思。一直有意转移动开发,觉得方寸之间,其实大有可为。经过Studyjams的熏陶,又有了这段时间的思考所得,那就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些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