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设计模式-第04章 考研求职两不误-开放封闭原则

来源:互联网 发布:现货数据行情分析系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42

04考研求职两不误-开放封闭原则

    开放-封闭原则(The Open-Closed Principle)或叫开-闭原则。

       principle |ˈprɪnsəpl| noun原则、行为准则

    开放-封闭原则,就是说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该可以扩展,但是不可修改。这个原则其实是有两个特征,一个是说‘对扩展是开放的(Open for extension)’,另一个是说‘对于更改是封闭的(Closed for modification)’。

       extension |ɪkˈstenʃn| noun扩建、扩展

    怎样的设计才能面对需求的改变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的系统可以在第一个版本以后不断推出新的版本?kaifang-封闭给我们答案。

   任何问题都考虑的到是不可能的,开放封闭原则的意思是说,你设计的时候,时刻要考虑,尽量让这个类是足够好,写好了就不要去修改,如果新需求来,我们增加一些类就完事了,原来的代码能不动则不动。

    无论模块是多么的‘封闭’,都会存在一些无法对之封闭的变化。既然不能完全封闭,设计人员必须对于他设计的模块应该对哪种变化封闭做出选择。他必须先猜测出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种类,然后构造抽象来隔离那些变化。

    我们很难预先猜测,但我们却可以在发生小变化时,就及早去想办法应对发生更大变化的可能。也就是说,等到变化发生时立即采取行动。

    在我们最初编写代码时,假设变化不会发生。当变化发生时,我们就创建抽象来隔离以后发生的同类变化。

    面对需求,对程序的改动是通过增加新代码进行的,而不是更改现有的代码。这就是‘开放-封闭原则’的精神所在。


    开放封闭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所在。遵循这个原则可以带来面向对象技术所生成的巨大好处,也就是可维护、可扩展、可复用、灵活性好。开发人员应该仅对程序中呈现出频繁变化的那些部分做出抽象,然而,对于应用程序中的每部份都可以进行抽象同样不是一个好主意。拒绝不成熟的抽象和抽象本身一样重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