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ern "c"用法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建筑学工作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2:23

C++保留了一部分过程式语言的特点,因而它可以定义不属于任何类的全局变量和函数。但是,C++毕竟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为了支持函数的重载,C++对全局函数的处理方式与C有明显的不同。
extern “C”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实现C++代码调用其他C语言代码。加上extern “C”后,会指示编译器这部分代码按C语言的进行编译,而不是C++的。由于C++支持函数重载,因此编译器编译函数的过程中会将函数的参数类型也加到编译后的代码中,而不仅仅是函数名;而C语言并不支持函数重载,因此编译C语言代码的函数时不会带上函数的参数类型,一般之包括函数名。
比如说你用C 开发了一个DLL 库,为了能够让C ++语言也能够调用你的DLL输出(Export)的函数,你需要用extern “C”来强制编译器不要修改你的函数名。

应用

C++代码调用C语言代码、在C++的头文件中使用
在C++中引用C语言中的函数和变量,在包含C语言头文件(假设为cExample.h)时,需进行下列处理:

extern "C"{    #include "cExample.h"}

而在C语言的头文件中,对其外部函数只能指定为extern类型,C语言中不支持extern “C”声明,在.c文件中包含了extern “C”时会出现编译语法错误。
如果C++调用一个C语言编写的.DLL时,当包括.DLL的头文件或声明接口函数时,应加extern “C”{}。

在C中引用C++语言中的函数和变量时,C++的头文件需添加extern “C”,但是在C语言中不能直接引用声明了extern “C”的该头文件,应该仅将C文件中将C++中定义的extern “C”函数声明为extern类型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