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到底有多重要

来源:互联网 发布:在线域名查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6:39
作者:分子摄影师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32186853/answer/777097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首先正面回答问题:

1)博士学位有多重要?我不知道。因为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乃至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或研究机构毕业的博士重要性差别太大。只能说,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博士群体,都是该学科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学科、且能够作为学科而成长的核心力量——注意这里所说的“博士群体”,并非专指在读博士或刚毕业的博士,而是包括了这个学科上下前后所有的博士,自然也就包括了教授、院士一级的人物们。少数例外的,如屠呦呦等,虽然没有博士头衔,但能力和成就足以成为博士的,就作为暂且不讨论了。

2)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差距有多大?差距可大可小,取决于硕士的水平、博士的水平、专业和比较的方面。我个人总结:理论知识水平差距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科研思维差距较大。科研技能中的实验技能,差距可大可小;而科研技能中的学术写作技能,一般来说差距较大。科研心态(精神抗压能力和精神压力),一般来说差距也比较大。这其中,我认为的硕士和博士最关键的差距还是来自科研思维——这包括寻找并发现课题、提纯课题,和评价课题的思维能力——这些通常被媒体等笼统地称为“创新能力”。但我个人不喜欢“创新能力”这个词,不太利于大家理解其真正含义,甚至还会产生误导。我在之后的回答中还会详细再说这几个方面,但之后的回答中我不会使用“创新能力”这个词。但总体来说,一个十分优秀的硕士,对于该学科的作用而言,可以相当于一个博士。反之亦然。

------------------------------------------------------------以下为详细回答---------------------------------------------------------

看到前面有的答主图示了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习过程。我个人觉得,虽然题主问的是硕士与博士的区别,但从时间和逻辑的完整性上考虑,把人这一生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罗列出来还是有必要的。但我在之前图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改动,旨在丰富图示所含的信息。无奈手握鼠标在PowerPoint里面画出来的图不可避免地具有暴走漫画即视感,巨丑无比——大家凑合着看吧!恶心到谁的话请把视线挪开就好。至于侵权盗版的你就看着办吧~~丑了你自己,我不负责!另外,由于本人背景是理工科,因此主要按照理工科的思维去回答和解释。至于我这些说法是否适用于文科,还请如有不嫌弃的文科大神们来断一断。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c4c3d265a60241db308e99c8133c2b3_b.jpg" data-rawwidth="1051" data-rawheight="6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c4c3d265a60241db308e99c8133c2b3_r.jpg">把人类所有的已知领域看做是白色;而未知领域则是白色以外的区域。把人类所有的已知领域看做是白色;而未知领域则是白色以外的区域。

首先,人类的已知领域的边界定然不是对称到 isotropic 的圆形,而应该是不规则的一滩——因为各个学科发展水平和不平衡的。数学、物理的发展程度高于化学;而化学的发展程度又高于生物科学。而更次级的学科里,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等比较传统的工程领域,发展程度又要高于光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这种新兴学科。图中对于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信息,由于维度的限制,就没法区分了。这里就暂且先笼统地认为是一滩知识吧!

其次,人类的位置领域定然不是处处均一到 homogeneous 的纯色背景,而应该是像大理石纹理一样错综复杂——因为即使是未知领域,其各处被拓展、被认知的难度水平也是不同的。此处用洋红色(magenta)代表高难度;蓝绿色(cyan)代表低难度;则紫色则为两者混合的中等难度。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036c960af1350085e5a47c7b16f6419_b.jp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036c960af1350085e5a47c7b16f6419_r.jpg">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基本是从人类认知范围的中心开始的——因为距离任何一个学科的前沿都足够远。但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当然也不是个 isotropic 的圆形。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还学过 Basic 编程语言——在5寸盘比3寸盘还常见、电脑一开机还是高大上的DOS黑底操作界面的年代,Basic编程也算是离前沿相对近一点儿的知识了吧!同样,数学知识在小学虽然是初等,但基本也是成体系的;语文也背了几十首唐诗了;而囊括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自然课,基本还处在逗孩子玩儿的阶段。至于小学英语,仅限于支离破碎的几篇对话,毫无体系可言。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基本是从人类认知范围的中心开始的——因为距离任何一个学科的前沿都足够远。但小学的时候学的知识当然也不是个 isotropic 的圆形。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还学过 Basic 编程语言——在5寸盘比3寸盘还常见、电脑一开机还是高大上的DOS黑底操作界面的年代,Basic编程也算是离前沿相对近一点儿的知识了吧!同样,数学知识在小学虽然是初等,但基本也是成体系的;语文也背了几十首唐诗了;而囊括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自然课,基本还处在逗孩子玩儿的阶段。至于小学英语,仅限于支离破碎的几篇对话,毫无体系可言。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3d3f7b8216184765eddaa780a6ddca4_b.jpg" data-rawwidth="1051" data-rawheight="6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3d3f7b8216184765eddaa780a6ddca4_r.jpg">初中的时候,知识当然是比小学时候扩展了,然而各科扩展的程度依然不会 isotropic。另外,初中与小学相比扩展程度并不大,因为每个学科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基本还属于机械记忆的阶段,辅以少量的理解和思考。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别人说:“初中跟小学一样,只要你用功,就能学好”——现在想来,这话有道理。只要你肯花时间去记忆知识,即使不甚理解,背也能背出高分来了。因此,初中的认知范围的面积比小学大点儿有限。初中的时候,知识当然是比小学时候扩展了,然而各科扩展的程度依然不会 isotropic。另外,初中与小学相比扩展程度并不大,因为每个学科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系统,基本还属于机械记忆的阶段,辅以少量的理解和思考。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别人说:“初中跟小学一样,只要你用功,就能学好”——现在想来,这话有道理。只要你肯花时间去记忆知识,即使不甚理解,背也能背出高分来了。因此,初中的认知范围的面积比小学大点儿有限。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1c3ffa1455e255ebeaf170cbe661e63_b.jp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1c3ffa1455e255ebeaf170cbe661e63_r.jpg">高中的时候,认知范围要比初中时扩展了很多——高中知识范围的面积与初中的面积差明显大于初中与小学的面积差。更重要的是,从高中开始,对于理工科而言,各个一级学科的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了:我们知道了每个学科里,哪些是学科建立的基础和起点;之后又先后发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有什么新节点性质的结论和成果;各个学科分支之间和分支内部的发展逻辑又是什么……高中的时候,认知范围要比初中时扩展了很多——高中知识范围的面积与初中的面积差明显大于初中与小学的面积差。更重要的是,从高中开始,对于理工科而言,各个一级学科的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了:我们知道了每个学科里,哪些是学科建立的基础和起点;之后又先后发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有什么新节点性质的结论和成果;各个学科分支之间和分支内部的发展逻辑又是什么……

例如,初中化学只学过酸、碱、盐及其反应性质,我们并不知道酸、碱、盐之间有什么原子水平上的内在联系。对于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和反应条件,也只能死背下来,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高中化学会从电子数、化合价这条逻辑线上解释酸、碱、盐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自己能够根据这条逻辑线自己推导出酸、碱、盐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式和反应条件(至少知道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而更完整的解释可以从一个基础性的物理化学节点——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来梳理推导出能级轨道分布、电子排布、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及氧化还原性质这一整条逻辑链条。

高中——至少在理科领域,不但建立起了枝、网状的知识逻辑体系,还建立起了以函数为核心的理工科思维。我猜至少是绝大多数人从高中时期开始第一次认识到某一个受其它量影响而变化的量可以写成这几个量的函数(多元函数)。而如果固定其它“元”,只保留一个“元”可变,那么这个可变的“元”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就是一条定律,一般会以定律的提出者命名。当这个多元函数的多个“元”分别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都清楚了,这时可能会有一个多元方程或者方程组横空出世,将之前的定律来个“汇总”——该方程或方程组的提出者自然应该是业界大神。例如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的克拉伯龙方程等等。这种总结性的成果往往也标志着人类在该领域知识体系的建立,甚至是一个新学科或领域的诞生。这种“控制变量”、“从单变量到多变量”、“从逐点认识到连点成面的总结”的思维方式是理工科科研思维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在高中时期培养起来的。换句话说,一个高中毕业的人如果直接进理工科实验室,其需要补充的只是一些实验室用得到的专业知识——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专业知识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补上。而一个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未毕业的人如果直接进理工科实验室,其需要补充的除了更多的知识之外,还有渗透在科研工作中的科研思维。所以说如果高中开始是学文科的却能最终在理工科实验室立足的在我看来是难以望其项背的真大神——譬如新东方的那个创始人之一,王强。

另外,高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结构已经与各学科的前沿发展有些沾边了。高中毕业的人——如果真的认真学习了的话,应该能够对各个学科的前沿距离自己有多远有大体的感觉。例如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前沿(不算工程应用领域)在量子物理方向——这个距离高中学到的那些物理经典理论就很远——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不太可能完全理解(似懂非懂地描述不算)“弦理论”,甚至诞生已经近百年的“物质波”理论。而生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前沿(不算工程应用领域)方向就很多——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还有宏观的生态学 等等。而这些领域距离高中学的那些生物学的知识就相对要近一些——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不难完全理解“多利羊”和“朊病毒”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在生物学领域的意义。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c4372bfa865a5b9d49697da05129fb1_b.jpg" data-rawwidth="1054" data-rawheight="6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c4372bfa865a5b9d49697da05129fb1_r.jpg">因此,在图示中,高中的知识边界与人类认知的知识边界距离已经不像小学、初中时那么遥远,而且这个距离在不同学科领域也不尽相同(红色虚线双箭头所示)。因此,在图示中,高中的知识边界与人类认知的知识边界距离已经不像小学、初中时那么遥远,而且这个距离在不同学科领域也不尽相同(红色虚线双箭头所示)。

但总体来说,几乎任何一个学科的高中知识水平,都是在涵盖了该学科的经典理论(除了数学的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基础上,模糊看到该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前沿领域。因此高中知识范围的边界与人类认知范围的边界有不严格的正相关性——边界形状不相同但有些许相似的端倪。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36e703682b46c8873c31157adc4a225_b.jp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6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36e703682b46c8873c31157adc4a225_r.jpg">大学的时候,终于分了专业(有些大学大一甚至大二还不分专业的暂且不讨论),可以减轻很大一部分课业负担。但这也意味着大学期间知识量增加幅度比高中时期大幅减少——即大学知识范围的面积增加量不大(怪不得大多数人的大学都比高中舒服多了~~)。但即使是分专业了,相对于科研方向的分化程度来说,大学的方向还是很“粗”的。至少,一门专业课一般就足以代表了一个科研大方向。大学的时候,终于分了专业(有些大学大一甚至大二还不分专业的暂且不讨论),可以减轻很大一部分课业负担。但这也意味着大学期间知识量增加幅度比高中时期大幅减少——即大学知识范围的面积增加量不大(怪不得大多数人的大学都比高中舒服多了~~)。但即使是分专业了,相对于科研方向的分化程度来说,大学的方向还是很“粗”的。至少,一门专业课一般就足以代表了一个科研大方向。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59c41d3a81f189da622c8a738a6a30d_b.jpg" data-rawwidth="1052"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59c41d3a81f189da622c8a738a6a30d_r.jpg">而由于专业内各个分领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授课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等等因素,一个大学本科生往往在专业内的某些分领域会具备可以与人类认知的边界,即前沿领域衔接或者极为接近的知识水平(红色圈中所示)。比如一个神经医学的本科生完全可能知道海马神经元在老年性痴呆病变中的病理性变化和已知的作用,并且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一个生物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完全可能知道控制端粒酶活性的环境条件,并且也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因此,一个在读的理工科本科生,只要认真学习自己本专业在本科阶段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是完全有能力在本专业的实验室至少做一个子课题的。中国大陆的大部分理工科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课题”和国外所谓的“荣誉学士”(honor Bachelor)阶段也的确都是这样的性质。而由于专业内各个分领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授课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等等因素,一个大学本科生往往在专业内的某些分领域会具备可以与人类认知的边界,即前沿领域衔接或者极为接近的知识水平(红色圈中所示)。比如一个神经医学的本科生完全可能知道海马神经元在老年性痴呆病变中的病理性变化和已知的作用,并且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一个生物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也完全可能知道控制端粒酶活性的环境条件,并且也完全可能读懂刚刚发表的相关的世界顶级期刊文献。因此,一个在读的理工科本科生,只要认真学习自己本专业在本科阶段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是完全有能力在本专业的实验室至少做一个子课题的。中国大陆的大部分理工科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课题”和国外所谓的“荣誉学士”(honor Bachelor)阶段也的确都是这样的性质。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所知道的中国大陆的大学即使是专业课也往往使用统一购买的课本(一般由某知名高校的教材编写组编写,并统一商业性印刷出版),因此更新频率较低,容易造成知识滞后。而国外大学本科生专业课(甚至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没有统一教材,而是由该门课的任课老师自己写讲义并下发(或通过学校的印刷部统一简易印刷装订后由学校书店出售)。一般来说任课老师会在每个有自己课的学期开始之前写好这学期的讲义并发放出去——所以更新频率基本是每学期一更。虽然每学期之间变动幅度不会太大,但滞后性要比大多数中国大陆大学教材小很多。因此国外的大学本科生更容易得到与该学科前沿接轨的知识。

到了硕士阶段,终于出现了与之前的学生阶段仅仅是通过学习知识扩增认知领域相比的质的变化——硕士阶段的学生第一次被称为了“研究生”。因此,从这个阶段开始,增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甚至主要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科研能力。上面说了,大学本科生如果认真学习了本科阶段的实验技能,也可以胜任实验室子课题级别的工作,但是……好吧,至少我那时候上的实验课的内容一个都没记住,除了实验报告的格式还能依稀有个印象。

这里要先明确几个概念:

首先,研究生是在读硕士和在读博士的统称。即在读的硕士和博士都可以被称作研究生(postgraduate students);而研究生则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很多人误以为研究生单指硕士,而博士不是研究生,这是不对的。

其次,硕士研究生又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型两大类。一般来说,研究型硕士需要通过参与至少一个研究项目并得到研究结果,继而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完成一篇毕业论文(thesis)并通过答辩(答辩并非必需,不同学校有不同要求)。而上课、考试、修学分这类事情对于研究型硕士来说不是硬性要求。授课型硕士则需要修完指定的课程、参加考试并合格,即拿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而参与研究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则不是授课型硕士的硬性要求。中国大陆的硕士一般为研究型硕士——而因为多数这类硕士还要求修够一定的学分,所以严格说来是授课型+研究型硕士。不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的“专业硕士”是不是就是授课型硕士的另一种说法。北美和中国大陆的培养体制差不多,有纯粹的授课型硕士,以及既要上课,又要做科研的授课型+研究型硕士。英联邦国家分得比较清楚,有授课型、研究型和授课型+研究型硕士。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b2d4a34e3234d0d7f24e42e8a3086fd_b.jpg" data-rawwidth="1055" data-rawheight="6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b2d4a34e3234d0d7f24e42e8a3086fd_r.jpg">硕士阶段之所以开始称学生为“研究生”,是因为从硕士阶段开始,培养方向已经从“获取更多知识”转变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图示中代表知识的面积在硕士阶段的增量很小,甚至小于从小学到初中。但其中被填充了红色——这颜色代表在增长的知识和之前本科学到的一部分知识所在领域的科研能力。换言之,硕士阶段就是把本科阶段的学到的一部分知识(即自己的研究方向)再进一步深化,然后针对这部分知识所在的领域和方向提高相应的科研能力。硕士阶段之所以开始称学生为“研究生”,是因为从硕士阶段开始,培养方向已经从“获取更多知识”转变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图示中代表知识的面积在硕士阶段的增量很小,甚至小于从小学到初中。但其中被填充了红色——这颜色代表在增长的知识和之前本科学到的一部分知识所在领域的科研能力。换言之,硕士阶段就是把本科阶段的学到的一部分知识(即自己的研究方向)再进一步深化,然后针对这部分知识所在的领域和方向提高相应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又可以被分为两部分: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

科研思维能力包括在高中时就开始培养的科研思维的基础上再增加的文献查阅能力(即自主更新某方向上的前沿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即评价前沿知识并发现潜在的扩展前沿知识的创新突破点的能力)和 专题分析(case study)以及综述(review)的写作能力。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8d232b0833dad52f69b31d598bcaa4e_b.jp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8d232b0833dad52f69b31d598bcaa4e_r.jpg">授课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在相应专业领域方向上的科研思维能力。因此在图示中用浅红色标出。授课型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在相应专业领域方向上的科研思维能力。因此在图示中用浅红色标出。

一个授课型硕士毕业后,应该对相应的专业领域方向的前沿动态有详细、准确的了解;可以通过独立查阅文献和应用批判性思维,写出关于相应专业领域方向最新研究进展的专题分析和综述。

研究型硕士当然也会有对于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因为毕竟要同时培养科研动手能力,即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中亲手做实验、处理数据、总结结果的能力,因此在科研思维能力——尤其是撰写专题分析和综述的能力上,通常会略低于授课型硕士。另外,研究型硕士的的主攻方向相对于授课型硕士来说通常会更窄、更专一些(图示中未体现)。因此,研究型硕士往往也缺乏对一个更广泛一点的领域方向上的全面认识。

例如,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硕士而言,授课型硕士可以同时着眼于人工智能中的模式识别算法、人工智能中的听觉或视觉神经信号处理、生物信息学中的遗传信息分析算法、生物力学中的流体力学或固体力学计算机建模模拟 等多个方向的前沿;甚至可以针对其中任何一个方向写出当前前沿动态的专题分析和综述。而研究型硕士则往往会针对某一个更具体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听觉神经信号处理,用测量鸟类动物神经元电脉冲的方法来推断鸟类动物通过听觉信号判断发声物体位置的神经编码机制。但同时,研究型硕士毕业时所掌握的剥离鸟类动物神经元、用微电极测量神经元电脉冲、用MATLAB通过分析多个神经元的电脉冲信号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变化推断鸟类动物听觉神经编码的机制 等等 科研动手能力,则往往是授课型硕士所不具备的。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e28ea58f3477b852c14f161fcc83549_b.jp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6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e28ea58f3477b852c14f161fcc83549_r.jpg">终于来到了博士阶段——重复一遍,在读博士依然是研究生。从内容上看,跟研究型硕士似乎没有什么大区别。但从要求上看,区别也是质变级别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实际创造新知识了(红色填充的凸起部分所示)!终于来到了博士阶段——重复一遍,在读博士依然是研究生。从内容上看,跟研究型硕士似乎没有什么大区别。但从要求上看,区别也是质变级别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实际创造新知识了(红色填充的凸起部分所示)!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fc1fb7a264af0b92dd42820a437dc10_b.jp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6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fc1fb7a264af0b92dd42820a437dc10_r.jpg">所以,未知的领域会被博士阶段的研究拓展(绿色圈中所示)。所以,未知的领域会被博士阶段的研究拓展(绿色圈中所示)。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79da77a8ee7650a053ce4a5819bdc47_b.jpg" data-rawwidth="1545" data-rawheight="6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79da77a8ee7650a053ce4a5819bdc47_r.jpg">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被拓展的领域或许是很难被拓展的(magenta所示部分);也或许是很容易被拓展的(cyan所示部分,黄色箭头所示)。不过大多数时候拓展是中等难度(混合为紫色的部分,绿色箭头所示)。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被拓展的领域或许是很难被拓展的(magenta所示部分);也或许是很容易被拓展的(cyan所示部分,黄色箭头所示)。不过大多数时候拓展是中等难度(混合为紫色的部分,绿色箭头所示)。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fffcbdbe6fdbe2cc5a83857f3d78973_b.jpg" data-rawwidth="1547" data-rawheight="6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fffcbdbe6fdbe2cc5a83857f3d78973_r.jpg">
对于那些幸运的人来说,选择的科研主攻方向正好碰上相对容易拓展的部分,就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进展,做一个博士发表的国际期刊的papers就能上两位数(我不是说所有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在两位数以上的人都是因为撞到了简单的课题,也有课题难度不小但其人水平特别高的)。

目前我所知道的世界级实验室对于博士毕业的要求通常是3篇以第一作者(简称“一作”)身份发表的国际顶级期刊(大概可以对应为中国大陆的SCI一区吧,但其实似乎应该还要比SCI一区范围更小一点)论文或相当的工作量。这里再多说一句,真正大牛的老板往往不会在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上给学生提硬性要求——毕竟文章能不能发、发在哪儿,都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比如实验室刚刚做出的结果,在准备写文章的阶段被其它实验室先发出了同样或类似结果的文章,那么这做出来的结果就没办法发表了——但这依然算是工作量);影响因子在不同领域差别也是很大(在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领域,有些非综述类期刊影响因子动辄10+,8以上的都非常常见;而在工程应用领域,有些业界公认很solid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只有2、3甚至更低)。然而大牛老板往往会在工作的质量和数量上给学生提很高的要求。所以,即使老板不硬性要求发表多少、什么样的文章,学生面对一个拓展难度较大的方向啃不动但还要继续做无用功也是不能被允许的。而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在一个方向上被stuck的情况又是非常常见的。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0e52c50574fa32117105251ca301081_b.jpg" data-rawwidth="793"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0e52c50574fa32117105251ca301081_r.jpg">
所以一个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往往会在博士阶段选择多个方向,而在每个方向上都拓展一点(绿色圈中所示)。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310a3b43d89d5277cc4e0013418900e_b.jpg" data-rawwidth="1059"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310a3b43d89d5277cc4e0013418900e_r.jpg">
而对于已经毕业的博士,如果选择继续在学术圈中鏖战,那么下一步任务则是在已知的前沿领域中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源(实验室的科研设备、经费;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自己已掌握的实验技术;学术圈的合作者人脉 等等)和兴趣点(自己和实验室老板的兴趣),找出接下来需要继续进行拓展的方向(绿色箭头所示)。

-------------------------------------------------------------------------------------------------------------------------------------------

流水账完毕,接下来总结一下硕士与博士的能力和要求比较——主要从理论知识、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和科研心态四个方面来说。由于授课型硕士没有研究经历,因此下面只针对研究型硕士和授课-研究混合型硕士的研究型部分作比较。

1. 理论知识
博士研究生并不比硕士研究生多学什么理论知识。听说在中国大陆、新加坡和北美,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还要上课——不知道那课是跟着本科、硕士研究生一起上还是单独给博士研究生开课。英联邦国家的博士研究生是不会有相应的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的。因此,由于之前知识结构和储备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也会出现理论知识不如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情况。我亲眼见过在生物化学实验室里博士研究生不知道细胞凋亡、巴氏小体的概念,而让实验室里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为其讲解——这并不能说明这位本科生的水平就一定比这位博士研究生高了。其实在任何阶段,知识总是互通有无的。

2. 科研思维
我个人觉得,科研思维的差距是博士阶段和硕士阶段研究生的最主要差距。而在这里我所说的到了博士阶段的科研思维,包含了寻找并发现课题、提纯课题,和评价课题的能力。

1)寻找并发现课题
这是独立科研的第一步,却恰恰也是最难的一步。从相关领域发表的科研论文中找到待解决的学术前沿问题并不难——多数发表的文章最后一段或者倒数第二段都会明确写出来。但根据自身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所在实验室的设备、经费;自己和老板的兴趣点;产出论文的难易程度;以及全球同行的竞争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找到一个或几个“合适的”课题就相当难——这不但要在熟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熟知各方面实验条件的信息,还要对这些大量庞杂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应用于最后的判断中。而在选出课题的基础上再把课题进行切割或组合,找到一个“大小”也合适(针对硕士一般2-3年;博士一般3-8年;硕博连读一般5-8年的时间)的课题就是难上加难了。
据我了解,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入学一段时间后(一般1-3个月),都会给老板做一个所谓“开题报告”,讲一下自己所找到的备选课题以及自己对这个课题的初步提纯。然而这多半只是老板在考察这个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是给老板自己提供一个思路。最终学生做的课题通常是老板在考虑了学生的思路之后给学生分配的——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其实老板也知道,即使是博士后,甚至老板自己,也未必就能在1-3个月内从零开始找到各方面都合适的课题。同时,老板在招学生的时候,通常是根据自己手中握有的经费做出一个招生计划——这个时候要招多少名学生、每个学生大体负责什么方向、要求有哪些背景知识和技能,老板心里都已经是有数的。所以很少见到一个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到一个实验室之后完全通过自己找到课题去做——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
因此,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寻找和发现课题这一项科研思维能力上整体差距并不大——都不太可能独立轻易完成。但通常来说,毕竟博士研究生已经有一定研究经历、阅读过更多文献,对于课题的寻找和发现能力比硕士研究生要稍强。在做开题报告的时候,通常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课题会更加靠谱一些。

2)提纯课题
提纯课题是将找到的课题纯化为明确、具体的问题,并将这个具体的问题根据逻辑顺序分解为一个个可以用实验或查阅文献解决的子问题。更完整些的提纯还需要将每个小问题所可能得到的不同结果和结论罗列出来,然后像做流程图那样列出不同结果和结论所对应的不同逻辑路径,以及各个路径上不同的子问题。
例如:从之前的科研文献中找到,用具有造影增强功能的纳米颗粒(contrast-enhanced nanoparticles)能够有助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分辨胰腺癌变。如果把新课题定位在这个方向,那么接下来提纯课题就包括将这个方向纯化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这样就要需要明确具体是哪一种或几种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棒、有机卟啉纳米颗粒);哪种类型和阶段的胰腺癌变;哪种类型(普通、参数、偏振敏感、多普勒)和技术规格(入射光波长、分辨率、扫描采样率)的OCT;分辨到什么程度(定性、定量、半定量) 等等。这样提纯后的问题便可能成为“使用金纳米棒增强造影的参量OCT,能否通过对胰腺组织的活体三维成像,定量分辨出早期癌变的胰腺组织的分布”。然后再将这个问题分解为能够用实验或查阅文献解决的、按照逻辑顺序罗列起来的一个个子问题:首先如果是临床前(preclinical)实验,用什么动物模型?如果用直接提供的小鼠胰腺癌动物模型,对性别、年龄和肿瘤发展阶段有什么要求?如何分组?关于造影增强剂,金纳米棒是否需要自己做?不需要的话谁能够提供?如果买成品,那么成品应该如何给药?溶于水还是有机溶剂?用下腹还是静脉注射?注射后多长时间进行成像?注射剂量和注射溶液的最大体积分别是多少?注射后如何保证金纳米棒在胰腺癌变病灶区域浓集?如果要通过免疫抗体特异性结合,需要给金纳米棒连接哪一种免疫抗体?OCT的参量应该选取哪些?影响这些参量的因素除了需要的信号之外还有哪些?如何排除?信号的强度是否与生理或病理特征呈现定量相关?所得的图像中是否有假阳性或假阴性?有的话,如何分辨并排除干扰?等等。针对每一个子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期望的结果。如果实际得到的结果与期望结果不符,则需要做出相应预案——但通常这个预案是在得到与期望不符的结果后,与老板商讨再得出。
以上提纯课题的能力,通常来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就我所知道的中国大陆的研究生而言,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老板给出相对完整的实验设计——即老板把课题的问题明确好;再将课题的问题初步分解为子问题。而硕士研究生的任务是理解课题问题和子问题,或许再补充几个子问题;之后着手通过实验或查阅文献来解决这些子问题。而博士研究生则通常能够基本独立地完成课题问题的明确和子问题的分解,以及相应的实验设计。而老板在博士研究生面前则是负责审阅分解出来的子问题和补充子问题。换句话说,硕士研究生在提纯课题上独立完成20-30%,而老板为其补充70-80%;则博士研究生在提纯课题上独立完成70-80%,二老板为其补充20-30%。在国外的实验室里,有些老板也会让手下的博士研究生去负责审阅硕士研究生对课题的提纯并补充子问题。

3)评价课题
所谓评价课题,就是清楚自己所做的课题在其方向上的学术贡献和意义的大小——可以理解为“判断自己所做的工作从质量和数量上讲够不够发一篇期刊论文;发在什么方向、什么水平的期刊上;发什么类型的文章(short letter, letter, orginal article)”。通常来说,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基本无感,全靠老板给予评价。而博士研究生对此应该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了,老板会给其做一些纠正。评价课题的能力可以直接影响一个研究生的论文产量。一个具有很高评价课题能力的研究生可以抖机灵地在提纯自己课题的过程中,设计出很多不同的发表文章的“节点”,甚至无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都有机会发出文章来。而这个能力,通常也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有相当的研究经历才能逐渐掌握。

3. 科研技能
科研技能包括实验技能和写作技能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在这两方面与博士研究生的差别都比较大;而在后者方面的差别比前者方面的差别更大。

1)实验技能
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要做的实验量是硕士研究生的数倍。因此,博士研究生实验技能更加纯熟、掌握的实验技能更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如果博士研究生是从博士阶段开始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那么在实验技能上不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正常的。同时,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否更改了方向,也需要经常面对自己从未做过的新的实验,这时候如果正好有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博士研究生也会向其取经。但就总体而言,博士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应该是更高一筹的。

2)写作技能
由于发表英文的期刊论文是一般博士研究生(包括大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普遍要求,因此英文学术写作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就是需要系统掌握的一项技能。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只会用中文写期刊文章和毕业论文。同时,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用英文发表期刊论文绝不仅仅是写一篇论文那么简单。一篇期刊论文需要将草稿反复修改;投稿后还需要用英文回答审稿人的各种问题,甚至与审稿人辩论……整个一整套投稿程序下来,用英语写开题报告、专利申请、学术书籍的某些章节怕是都问题不大了。事实上,很多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期间就确实已经参与了这些写作。甚至有一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在在读阶段就已经在写科研经费申请。可以说,经历了博士阶段,至少学术领域能用到的写作技能应该都能做到在心里有个大体概念了,即写作中要求的内容自己基本都清楚——虽然未必都亲自写过。真正将来用到的话,会在通读1-3篇范文的情况下就能够把自己的学术写作完成——至少是成形的草稿。而一个硕士研究生如果能做到这个水平,怕是已经出类拔萃,甚至在学校或研究所里小有名气了。

4. 科研心态
这或许是很多经历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具有最强烈直观感受的差距了。对于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而言,除了在科研思维和写作技能方面要求不算高,稍稍练习一下就可以达标之外,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硕士研究生毕业与否,与实验结果关系不大。由于硕士学位本身的要求没有“创新”这一条(这个全世界都一样),因此硕士研究生只要把实验设计得、做得完整、系统,最后得到一个明确可解释的结果就算是很优秀了。至于结果是不是符合预期,有没有揭示出新的规律、创造出新的知识,都是锦上添花的因素——不会影响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而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除了科研思维和写作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大大提高了之外,实验结果直接决定能否毕业给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生涯引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也因此大大提高了对于博士研究生科研心态的要求。如果说科研领域其它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而提高,那么惟有实验结果是任何人也左右不了的——除非造假。因为无论实验设计得再精妙,实验技能再纯熟,实验结果依然可能是不符合预期,或者没有给予我们需要的新知识。
其实将实验结果乃至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与博士研究生的毕业与否直接挂钩一直就是一个争议话题。科研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与科研者的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又取决于不确定的实验结果。因此用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衡量研究者的水平就显得不甚公平。然而我们也确实没有一种办法来确定某个研究者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文章发表,究竟是因为其水平不够高,还是因为其研究的对象就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新颖。然而考虑到博士之后的学术圈里面无论是申请经费、升职还是其它的名誉评定都基本取决于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很多实验室还是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自己制订了关于博士研究生毕业所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这等于告诉一个博士研究生:你要做好准备,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科研水平怎么高,你都有可能无法毕业。我确实亲眼见过几个水平不错的博士研究生,在兢兢业业、累死累活地做了三、四年之后,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没法发文章,于是只能延期,甚至降格为拿个硕士学位走人。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这种忐忑如抽签决定生死的心态应该是无法真正体会到的。

综上所述,硕士与博士阶段研究生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科研思维、写作能力和科研心态上。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或许可以在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上赶超博士研究生,但对于科研心态,恐怕不亲身做一把博士研究生是无法体会到的了。

前面的答案中很多人说“博士要有真本事”——而这里的“真本事”,在我的理解中便是寻找、发现、提纯课题的科研思维;独立用英文完成期刊论文及与审稿人对话辩论的写作能力和承受科研不确定性的视死如归的科研心态。这三条能力,硕士研究生如果不具备照样可以毕业,但博士研究生如果不具备,怕是无法拿到学位的——除非被网开一面。

以上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毕业要求上的直接区别或者说差距。而由这些直接区别和差距导致的间接区别还包括:

1. 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基本会被认为是学术圈里的人,从事着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所以,对于在读的博士研究生,所有的学术圈规则均已经变得有效而且重要。一个硕士研究生如果在研究中稍微修改一下数据、隐瞒一下不利于结论的实验结果,实话说没什么大问题——不太可能会有人真正去追究的。但若是博士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稍稍动一下手脚,那却是其整个学术生涯都会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特之剑。同时,博士研究生可以凭借老板的推荐信与全世界学术圈的同仁打交道,而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这种机会就要少得多——当然,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圈混得风生水起的例子我也确实见过。

2. 博士研究生即使顺利毕业,有相当一部分也会留下永久的精神创伤——没错,就是因为“抽签定生死”般的科研的不确定性。虽然每个人都明白科研的不确定性,但残酷的评价制度和体系不会给博士研究生任何辩解的机会——很简单,单看毕业与否、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每个人都会很轻易地区分哪个博士研究生强一些、哪个博士研究生弱一些,至于这个标准是不是足够公平合理,没人会去在意。
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本人来说,又怎么可能做到在客观标准和外界舆论都对自己持否定评价的时候,自己还厚着脸皮肯定自己呢?况且,即使客观来说,如果无法毕业或者没有发表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文章,你怎么就能确定这完全是由于科研不确定性呢?你怎么就能确定这个科研者的水平同时也有问题呢?这就使得每个博士研究生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慌:“我一定要足够努力!我一定要在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面前撇清自己水平和努力程度不够的嫌疑!”然而很遗憾,这犹如飞蛾扑火般无解!一个人怎么可能用不断地努力来证明自己已经足够努力、水平已经足够了呢?不可能!一个博士研究生每天工作8小时,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别人和其自己会质疑为什么不能工作10小时;当其工作10小时,会有质疑其为什么不工作12小时;当其真的工作12小时,会有质疑其为什么还要有双休;当其真的没有双休,会有质疑其为什么没累死;当其真的累死了……可能别人就会认定其水平不够了吧!但这也真的有可能是课题本身确实就不会有预期的结果。
这种精神压力和创伤会在很多博士身上保留一生——他们一生都不会再对任何事乐观;他们一生都不会再对任何事轻易下决断;他们一生都担心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