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安装redis数据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内窥镜图文工作站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8:45

1.Redis的简单介绍

Redis是用C语言开发的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对(key-value)数据库。它通过提供多种键值数据类型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存储需求,目前为止Redis支持的键值数据类型如 
下: 
字符串类型 
散列类型 
列表类型 
集合类型 
有序集合类型。

2.Redis的安装

redis是C语言开发,建议在linux上运行,本教程使用Centos6.4作为安装环境。 
安装redis需要先将官网下载的源码进行编译,编译依赖gcc环境,如果没有gcc环境,需要安装gcc:yum install gcc-c++ 
版本说明 
本教程使用redis3.0版本。3.0版本主要增加了redis集群功能。

源码下载 
从官网下载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0.0.tar.gz 

1.解压
tar -xvf redis-2.0.0-rc4.tar.gz  -C /opt/redis 这里可以通过-C进行更改目录,建议把所有需要安装的数据库放到一个文件夹,便于查看和修改。
2.进入解压路径
cd /opt/redis/redis-3.0.0 
通过make进行编译
make PREFIX=/opt/redis install
3.拷贝配置文件
redis-3.0.0 下的redis.conf拷贝到bin下
cp redis.conf /etc/ 这个文件时redis启动的配置文件
cp redis-benchmark redis-cli redis-server /opt/bin/ #这个倒是很有用,这样就不用再执行时加上./了,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执行
4.下面是redis.conf的主 要配置参数的意义:
    daemonize:是否以后台daemon方式运行
    pidfile:pid文件位置
    port:监听的端口号
    timeout:请求超时时间
    loglevel:log信息级别
    logfile:log文件位置
    databases:开启数据库的数量
    save * *:保存快照的频率,第一个*表示多长时间,第三个*表示执行多少次写操作。在一定时间内执行一定数量的写操作时,自动保存快照。可设置多个条件。
    rdbcompression:是否使用压缩
    dbfilename:数据快照文件名(只是文件名,不包括目录)
    dir:数据快照的保存目录(这个是目录)
    appendonly:是否开启appendonlylog,开启的话每次写操作会记一条log,这会提高数据抗风险能力,但影响效率。
    appendfsync:appendonlylog如何同步到磁盘(三个选项,分别是每次写都强制调用fsync、每秒启用一次fsync、不调用fsync等待系统自己同步)

 这里建议,修改redis.conf,设置redis进程为后台守护进程:daemonize yes
5.redis启动
 5.1前端模式启动 
直接运行bin/redis-server将以前端模式启动,前端模式启动的缺点是ssh命令窗口关闭则redis-server程序结束,不推荐使用此方法。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5.2后端模式启动 

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 daemonize yes 以后端模式启动。

执行如下命令启动redis: 
cd /opt/redis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