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引用计数算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专业版全屏海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7:45

Java与C++之间的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技术和垃圾收集技术围成的“高墙”。现在我们来好好看看这一堵墙。

说到垃圾收集GC(Garbage Collection),不禁思考三件事:

1.回收哪些内存?What.

2.什么时候回收?When.

3.怎么回收?How.

目前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技术已经很成熟,“自动化”时代已经到来,为什么还要了解GC和内存分配?

当需要排查各种内存溢出泄露等问题时,当垃圾收集成为系统高并发量的瓶颈时,我们需要对这些“自动化”技术进行必要监控。

GC对堆进行回收前,必须确定,对象还在吗?(不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象)

判断对象是否存活最流行的算法就是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是唯一一种没有使用根集的垃圾回收算法,该算法使用引用计数器来区分存活对象和不再使用的对象。

一般来说,每个对象对应一个引用计数器。创建对象时,将其计数器置0。

当对象被赋给任意变量时,引用计数器加1。

引用变量出了作用域后,该引用变量所引用的对象的计数器减1。

一旦引用计数器为0,对象就满足了垃圾收集的条件。 

 引用计数算法实现简单,判定效率高,但主流的Java虚拟机里都没有使用,主要原因就是它很难解决对象间循环引用的问题。

引用计数算法的缺陷-源代码:

public class RefCountGCTest {/** * 权兴权意-20160815 * 引用计数算法 * @param args */public Object instance = null;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_1MB = 1024 * 1024;private byte bigSize[] = new byte[2 * _1MB];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fCountGCTest objA = new RefCountGCTest();RefCountGCTest objB = new RefCountGCTest();objA.instance = objB;objB.instance = objA;objA = null;objB = null;System.gc();}}
对象objA和objB都有字段instance,赋值令objA.instance = objB及objB.instance = objA,除此之外,这两个对象再无任何引用,实际上这两个对象已经不可能再被访问,但是它们因为互相引用着对方,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都不为0,于是引用计数算法无法通知GC收集器回收它们。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