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成为新一代血汗工厂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rc dorcel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9:59

美国知名杂志《新闻周刊》今天刊登了分析文章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对用户创建内容依赖性逐步加强,互联网也日益成为新一代“压榨”用户的“血汗工厂”。

多少年来,当某位公司高管向员工发表演讲时,他通常会说出人们耳朵都听起了茧的陈词滥调:“对公司贡献最大的人,总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大楼。”当然这种话若放在以往,也不能说它有错。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站依赖用户创造内容,这一说法的可靠性正令人质疑。

举例来说,无论是Google旗下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还是维基百科;也无论是美国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所推出由用户撰写新闻的服务iReport,还是一些用户提交的网络游戏内容,这些公司贡献最大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有踏入相关公 司的办公大楼一步。他们只是在互联网上无数个默默无闻的用户而已。

就各大互联网企业来说,最具价值的员工可能并不在办公大楼中,他们甚至从来没有向公司讨要过 “薪水”。就这些“编外”员工而言,他们既有可能是年轻的视频上传者,也有可能是为手机博客Twitter开发新型应用软件的程序爱好者,更有可能是希望 开发出具有巨大影响力游戏的第三方开发人员。

乐此不疲

这些“编外”员工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十分喜欢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根本不在乎这些工作是否能 带来收入;他们的唯一要求是:能够得到同行认可和用户的支持,虽然这种认可和支持的持续时间很短。与传统血汗工厂所不同的是,互联网“编外”员工们对自己 所做的工作可谓乐此不疲。

以电子艺界的视频游戏《孢子》(Spore)为例,威尔·赖特(Will Wright)领导的游戏开发团队于两周前推出了《孢子》生物创建器,以此作为该游戏9月份的正式发布预热。在这款创建器发布仅7天后,用户制作出来的生 物就多达100万种。赖特对此表示:“我们希望给玩家带来多样性发展,从而使他们探索的世界具备更丰富内容。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实际上是把大部分内容制 造工作‘外包’给玩家。”

不仅如此,索尼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PS3游戏机上推出《小小大星 球》(LittleBigPlanet),该游戏也将采取与《孢子》类似的做法。在这游戏中,用户可以利用索尼提供的工具创建个性化世界。该游戏技术主管 亚历克斯·埃文斯(Alex Evans)表示:“Youtube并不能帮助用户创造视频,而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发布渠道。我们采取用户创造内容模式,其目的是使创造过程更为有趣。”

“血汗工厂”

尽管这些“编外”员工们毫无怨言,但不能否认互联网正成为新一代“血汗工厂”的事实。这样说的根据是:当用户创造大量价值时,他们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Youtube一名发言人曾表示,该网站每分钟上传视频容量达到10小时,相当于每周上传5.7万部完整长度的电影。

喜剧网站FunnyOrDie以系列搞笑视频《房东》(he Landlord)而著名。该网站首席执行官迪克·格洛弗(Dick Glover)表示,如果这些长度达1万小时的视频由专业工作室来制作,那么至少需要付出80亿美元的费用。但他承认,这种比较或许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网 络视频和好莱坞电影相比,二者市场价值差距甚大。但无论如何,正是由于用户的无私参与,使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工作量大为减轻,而且无需支付任何成本。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向上传内容的用户提供相应报酬。其支付形式也多种多样,如100美元奖励, 或是某本杂志一年的免费订阅等。但整体看来,由于仍有许许多多的网民甘愿做“义务劳动”,因此对这些“虚拟血汗工厂”(指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们来说,他们 仍倾向于继续维持这种无需付钱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