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总结--面向对象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电脑无线传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2:28

引言:

    面向对象一直贯穿着我们学习,从刚开始的迷迷糊糊、懵懵懂懂, 后来学习又深入了解了一些,再次接触学习起来更为系统一些,这些还是偏理论上多一点,以后还要多多实践。


导图:

  简略:

  

  详细:

   

      注:我们之前接触的UML图有九种,在软考课本中介绍了13种,多了通信图、组合结构图、交互概览图、计时图。


故事记忆:


   创建型(5个):一个人(单例模式)根据一个工厂(工厂方法模式)的原型(原型模式)创建了(建造者模式)另一个工厂(抽象工厂模式)。


   结构型(7个):小明代替(代理模式)小雷去跟小红约会,约会的地点是桥头桥接模式看烟花,小明需要通过衬衣、裤子、皮鞋搭配的一套衣服(组合模式)来装扮(装饰模式)成小雷的模样(外观模式),并且模仿适配(适配器模式)小雷的行为,最后他们很享受这次的约会(享元模式


  行为型(11个):一个观察者(观察者模式)在电脑上发现了可疑的访问者(访问者模式),需要一个中介者(中介者模式)通过一连串(职责链模式)的算法策略(策略模式)进行循环迭代(迭代器模式)来解释(解释器模式)这条命令(命令模式)知道访问者的状态(状态模式),记录(备忘录模式)下来形成模板(模板方法)。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陈学冬演的《解密》,这个故事是从那里得来的,那个解密小组有监听组、破译处,相当于我们的观察者和中介者,那个可疑的访问者是容金珍的老师,那个命令就是紫密,数学天才每天算啊算啊才破译了紫密,通过破译命令来知道对方的下一步行动。(看电视剧还是有好处的,哈哈~~~


   通过二十多天对设计模式的学习,发现23个模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们每天一个模式,碰到相似的进行类比区分,最后还制作了一副关于设计模式的牌,通过打牌加深对模式图和故事的记忆。(ps:记住大话中每个模式所讲的故事对我们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总结:

    方法总比困难多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