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进程间通信之管道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手机店招怎么设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01

在linux系统中,进程间通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这一期及以后的博文中将对各种进程间通信进行介绍。

1、管道
2、命名管道
3、信号
4、信号量
5、消息队列
6、共享内存
7、套接字

在本文中,将对管道进行说明。

一、管道
管道是UNIX IPC的最老形式,并且所有U N I X系统都提供此种通信机制,管道有两种限制:
(1) 它们是半双工的。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2) 它们只能在具有公共祖先的进程之间使用。通常,一个管道由一个进程创建,然后该进程调用f o r k,此后父、子进程之间就可应用该管道。

有两种方法来描绘一个管道。左半图显示了管道的两端在一个进程中相互连接,右半图则说明数据通过内核在管道中流动。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但是,一个进程之间的管道基本上是不用的,一般是父进程与子进程之间进行通信,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当管道的一端被关闭后,下列规则起作用:
(1) 当读一个写端已被关闭的管道时,在所有数据都被读取后, read返回0,以指示达到了文件结束处(从技术方面考虑,管道的写端还有进程时,就不会产生文件的结束。可以复制一个管道的描述符,使得有多个进程具有写打开文件描述符。但是,通常一个管道只有一个读进程,一个写进程。
(2) 如果写一个读端已被关闭的管道,则产生信号 SIGPIPE。如果忽略该信号或者捕捉该信号并从其处理程序返回,则write出错返回,error设置为EPIPE。
在写管道时,常数PIPE_BUFF规定了内核中管道缓存器的大小。如果对管道进行 write调用,而且要求写的字节数小于等于PIPE_BUFF,则此操作不会与其他进程对同一管道的write操作穿插进行。但是,若有多个进程同时写一个管道,而且某个或某些进程要求写的字节数超过PIPE_BUFF字节数,则数据可能会与其他写操作的数据相穿插。

二、编程实例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ring.h>int main(void){    pid_t pid ;    int fd[2];    int ret ;    char send_buff[]= "hello, this is a test" ;    char recv_buff[50];    ret = pipe(fd);    if( ret < 0)    {        printf("pipe error\n");        return 0;    }    pid = fork();    if( pid < 0 )    {        printf("fork error\n");        return 0 ;    }    //child    if( pid == 0)    {        int len = 0;        close(fd[1]);        len = read( fd[0] , recv_buff ,50);         printf("len:%d receive:%s\n" ,len , recv_buff);    }    //parent    else if( pid > 0)    {        close(fd[0]);        write(fd[1] , send_buff , sizeof(send_buff));    }    return 0;}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