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思想学习之垃圾回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无涯子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9 18:26

垃圾回收是编程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垃圾回收不仅可以保证安全性,还可以释放无用的内存,减少内存的消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特点:

1.对象可能不被回收

2.垃圾回收只与内存有关

也就是说垃圾回收再java程序中是不可控制的,使用垃圾回收器的唯一原因就是在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即可以理解为在内存不足时才会触发。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使用system.gc()强制终结动作,但是有时候当程序占用太多内存时,也会启动相应的终结动作。可以说java的自动垃圾回收是非常强大的,也这也是它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垃圾回收器如何工作: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你在一个屋子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很多垃圾,使你必须清理。清理包括扔掉生活垃圾和自己几乎用不着的东西。

   垃圾回收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引用计数:当有引用连接至对象的时候,引用计数加一。垃圾回收器遍历全部的对象。当发现有计数为0的对象时就释放。但是每当对象循环调用时会出现应该被回收,但是计数不为0的现象。这就像你收拾屋子时总觉得这个东西还有用其实它对于你没有什么用那样。显然这种方式是不可用的。

实际上虚拟机采用的回收思想是;每一个活的对象都可以追溯到它存活的堆栈或者静态存储区的引用。因此从堆栈或者静态存储区开始遍历就可以找到所有活着的对象。在这种方式下采用了自适应的垃圾回收机制:

1.停止--复制机制:先暂停程序的运行然后将活的对象从一个堆栈复制到另一个堆栈中,没有复制的都是垃圾将被回收。显然这种方式的缺点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要暂停程序,另外在程序稳定之后几乎不产生垃圾的情况下仍旧会进行大量的复制。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浪费。

2.标记--清扫:标记每一个活着的对象,在清理时不清理他们。但是这样做的缺点是存储空间不是相连成块的。

虚拟机通常都把这两种方式结合来用,在没有新的垃圾产生的时候就从停止--复制模式切换到标记--清扫模式。这样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在虚拟机中内存都以块的形式分配,在垃圾回收时停止--复制机制向已经废弃的块中拷贝新的对象,由于程序的进行,会出现更替,所以每个块都有自己的代数来记录它是否存活。每次回收之后都进行整理,这样垃圾回收就会对大量的短命的临时对象进行回收

因此现行的垃圾回收应该被称呼为“自适应的,分代的,停止--复制,标记--清扫”式垃圾回收器。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使用非new形成的内存,这时java中有一个方法为finalize(),每当垃圾回收器启动的时候,会首先调用这个方法,并且在下一次垃圾回收发生的时候才会真正回收对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finalize()来验证终结条件并且调用system.gc()这个方法来进行终结动作。


注:只是简单学习,如有错误希望留言指正。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