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内容

来源:互联网 发布:xp网络打印机安装步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6:59

一:面向对象:★★★★★ 

特点:1: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面向对象将以前的过程中的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3:面向对象这种思想是符合现在人们思考习惯的一种思想。

(1)static:★★★ 关键字,是一个修饰符,用于修饰成员(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特点: 
1.想要实现对象中的共性数据的对象共享。可以将这个数据进行静态修饰。 
2.被静态修饰的成员,可以直接被类名所调用。也就是说,静态的成员多了一种调用方式。类名.静态方式。 

3.静态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而且优先于对象存在。  

弊端: 
1,有些数据是对象特有的数据,是不可以被静态修饰的。因为那样的话,特有数据会变成对象的共享数据。这样对事物的描述就出了问题。

所以,在定义静态时,必须要明确,这个数据是否是被对象所共享的。

 2,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成员,不可以访问非静态成员。 因为静态方法加载时,优先于对象存在,所以没有办法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3,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super关键字。 因为this代表对象,而静态在时,有可能没有对象,所以this无法使用。

 4,主函数是静态的。

(2)this:代表对象。就是所在函数所属对象的引用。 
this到底代表什么呢?哪个对象调用了this所在的函数,this就代表哪个对象,就是哪个对象的引用。 开发时,什么时候使用this呢? 
在定义功能时,如果该功能内部使用到了调用该功能的对象,这时就用this来表示这个对象。  
this 还可以用于构造函数间的调用。 调用格式:this(实际参数); 
this对象后面跟上 .  调用的是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一般方法); this对象后面跟上 () 调用的是本类中的对应参数的构造函数。  

注意:用this调用构造函数,必须定义在构造函数的第一行。因为构造函数是用于初始化的,所以初始化动作一定要执行。否则编译失败。


(3)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1:成员变量直接定义在类中。 局部变量定义在方法中,参数上,语句中。
   

 2:成员变量在这个类中有效。 局部变量只在自己所属的大括号内有效,大括号结束,局部变量失去作用域。

 3:成员变量存在于堆内存中,随着对象的产生而存在,消失而消失。局部变量存在于栈内存中,随着所属区域的运行而存在,结束而释放。

(4)成员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区别: 

 1.成员变量所属于对象。所以也称为实例变量。 静态变量所属于类。所以也称为类变量。

 2.成员变量存在于堆内存中。 静态变量存在于方法区中。 

 3.成员变量随着对象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被回收而消失。 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存在。随着类的消失而消失。

 4.成员变量只能被对象所调用 。静态变量可以被对象调用,也可以被类名调用。 
 
所以,成员变量可以称为对象的特有数据,静态变量称为对象的共享数据。


(5)Person p = new Person(); 
       创建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做了什么事情? 
 1:先将硬盘上指定位置的Person.class文件加载进内存。 
 2:执行main方法时,在栈内存中开辟了main方法的空间(压栈-进栈),然后在main方法的栈区分配了一个变量p。 
 3:在堆内存中开辟一个实体空间,分配了一个内存首地址值。new

 4:在该实体空间中进行属性的空间分配,并进行了默认初始化。

 5:对空间中的属性进行显示初始化。

 6:进行实体的构造代码块初始化。 
 7:调用该实体对应的构造函数,进行构造函数初始化。() 
 8:将首地址赋值给p ,p变量就引用了该实体。(指向了该对象)


(6)记住:所有对象创建时,都需要初始化才可以使用

注意事项:一个类在定义时,如果没有定义过构造函数,那么该类中会自动生成一个空参数的构造函数,为了方便该类创建对象,完成初始化。

如果在类中自定义了构造函数,那么默认的构造函数就没有了。一个类中,可以有多个构造函数,因为它们的函数名称都相同,所以只能通过参数列表来区分。

所以,一个类中如果出现多个构造函数。它们的存在是以重载体现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