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译和链接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线切割加工编程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2:44

C++编译原理
1、编译:编译器对源文件进行编译,就是把源文件中的文本形式存在的源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文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译器会进行一系列的语法检查。如果编译通过,就会把对应的CPP转换成OBJ文件。
2、编译单元:根据C++标准,每一个CPP文件就是一个编译单元。每个编译单元之间是相互独立并且互相不可知。
3、目标文件:由编译所生成的文件,以机器码的形式包含了编译单元里所有的代码和数据,还有一些期他信息,如未解决符号表,导出符号表和地址重定向表等。目标文件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
根据C++标准,一个编译单元(Translation Unit)是指一个.cpp文件以及这所include的所有.h文件,.h文件里面的代码将会被扩展到包含它的.cpp文件里,然后编译器编译该.cpp文件为一个.obj文件,后者拥有PE(Portable Executable,即Windows可执行文件)文件格式,并且本身包含的就是二进制代码,但是不一定能执行,因为并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main函数。当编译器将一个工程里的所有.cpp文件以分离的方式编译完毕后,再由链接器进行链接成为一个.exe或.dll文件。

链接器的工作顺序
当链接器进行链接的时候,首先决定各个目标文件在最终可执行文件里的位置。然后访问所有目标文件的地址重定义表,对其中记录的地址进行重定向(加上一个偏移量,即该编译单元在可执行文件上的起始地址)。然后遍历所有目标文件的未解决符号表,并且在所有的导出符号表里查找匹配的符号,并在未解决符号表中所记录的位置上填写实现地址。最后把所有的目标文件的内容写在各自的位置上,再作一些另的工作,就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说明:实现链接的时候会更加复杂,一般实现的目标文件都会把数据,代码分成好向个区,重定向按区进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明白了编译器与链接器的工作原理后,对于一些链接错误就容易解决了。

下面再看一看C/C++中提供的一些特性:
extern:这就是告诉编译器,这个变量或函数在别的编译单元里定义了,也就是要把这个符号放到未解决符号表里面去(外部链接)。
static:如果该关键字位于全局函数或者变量的声明前面,表明该编译单元不导出这个函数或变量,因些这个符号不能在别的编译单元中使用(内部链接)。如果是static局部变量,则该变量的存储方式和全局变量一样,但是仍然不导出符号。
默认链接属性:对于函数和变量,默认链接是外部链接,对于const变量,默认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的利弊:外部链接的符号在整个程序范围内都是可以使用的,这就要求其他编译单元不能导出相同的符号(不然就会报duplicated external symbols)。
内部链接的利弊:内部链接的符号不能在别的编译单元中使用。但不同的编译单元可以拥有同样的名称的符号。
为什么头文件里一般只可以有声明不能有定义:头文件可以被多个编译单元包含,如果头文件里面有定义的话,那么每个包含这头文件的编译单元都会对同一个符号进行定义,如果该符号为外部链接,则会导致duplicated external symbols链接错误。
为什么公共使用的内联函数要定义于头文件里:因为编译时编译单元之间互不知道,如果内联被定义于.cpp文件中,编译其他使用该函数的编译单元的时候没有办法找到函数的定义,因些无法对函数进行展开。所以如果内联函数定义于.cpp里,那么就只有这个.cpp文件能使用它。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