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区的代码实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淘友在哪里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9 09:48

计算机内部的存储结构为

其中存储管理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连续分配方式离散的分配方式

其中连续分配方式包括:

1.单一连续分配方式
2.固定分区分配方式
3.动态分区分配方式
4.可重定位分配方式
5.覆盖和交换技术

离散的分配方式包括:

实存管理方式的: 
1.基本分页式存储管理
2.基本分段式存储管理
3.基本段页存储管理

虚存管理方式的:
1.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
2.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

此次我们讨论的是连续分配方式,具体讨论动态分区及其代码实现。

连续分配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存储管理方式,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

固定分区分配方式:内存分为大小相等或者不等的分区。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在装入程序或者执行程序过程中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

可重定位分配方式: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上增加了紧凑功能。

覆盖和交换技术:1.覆盖:其目标是在较小的可用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

                                 2.交换: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可以将暂时不能执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中,从而获得空闲内存空间来装入新程序,或读入保存在外存中而目前到达就绪状态的进程。


其中实现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算法包括:

1、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有:
首次适应(First Fit)算法:它按序查找,把最先找到的满足需求的空闲区分配之,此法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查找时间。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ext Fit):此法将空闲区链成环形链,每次分配从上次分配的位置开始查找能满足需求的空闲区。
最佳适应(Best Fit)算法:它从全部空闲区中找出能满足作业需求的容量最小的空闲区分配之,此法的着眼点是使碎片尽量小。
最坏适应(Worst Fit)算法:此法的目的在于使剩下的空区最大,减少空区碎片机会。

2、基于索引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有:
快速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容量大小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具有相同容量的所有空闲空间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在内存中设立一张管理索引表,每个表项对应一种空闲分区类型。

伙伴系统:分区(已分配和空闲)大小均为2的k次幂 (1<=k<=m),2m 为可分配内存大小。对不连续的空闲分区,按分区大小进行分类。对具有相同大小的所有空闲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双向链表,即会存在k个空闲分区链表。

哈希算法:利用哈希快速查找的优点,以及空闲分区在可利用空闲区表中的分布规律,建立哈希函数,构造一张一空闲分区大小为关键字的哈希表,该表的每一个表项记录了一个对应的空闲分区链表。


按照首次适应算法,做出实验示例。

为了模拟实现首次适应的算法,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可分配区,并且实现這个可分配区的动态划分,于是引入了链表,结点记录分配区的起始地址和大小,结点的新建和释放对应分区的申请与回收。這样大致思路就出来了。

具体分析,我们需要的数据结构有:

1.设置结点part,包括记录id,起始地址,大小,占用状态,链接下一个part的结点。

2.两个链表,一个记录已申请的分区,一个记录可被申请的分区。初始化时,已申请分区为空,可被申请的分区是设置的最初的分配区。

我们需要实现的流程有:

1.分配:申请一个大小的分区,在可被申请链表中查询到的第一个分区中划分,划分后,修改可被申请链表与已申请链表,如果可被申请链表中的某一结点大小为0,说明已被完全占用,从表中delete。

2.回收:释放某id的分区,在已申请链表中delete后,可被申请链表相应增加分区,此时存在分区合并的问题,存在上合并与下合并。


设置代码的总框架如下:


实验代码如下:


运行结果: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