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推广职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2:01
物流概述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1、产生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刨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2、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扑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3、定义

     目前国内对物流的定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
1、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2、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坏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3、 “物资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4、 “物流是指物资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目前,比较权威的有三种: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定义。

依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从起始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一般包括六个部分内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
此外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共识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和最终产品及其相关信息从起始 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以上三种定义总的来说不存在大的分歧,都是强调从生产前采购、生产到生产后销售这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对实体的有效流动与仓储进行计划、实施、控制。
    综合上述定义,我认为物流的目标是对实体的有效流动与存储进行计划、实施与控制;物流的基本功能是关于实体产品生产到消费这一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 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等;总的说来,物流就是对这些基本功能进行计划、实施与控制,以完成实体的有效流动与仓储。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

1、引入的途径

    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引入我国:
    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人而从欧美引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菅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所渭“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另一条途径是“ 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人“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2、差别

    在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凋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而储运概念则不涉及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1、社会物流

    社 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 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 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宏观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
(1)企业生产物流
(2)企业供应物流
(3)企业销售物流
(4)企业回收物流
(5)企业废弃物物流

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意义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资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凋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物流管理的内容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3、物流信息系统

(1)系统结构

     信息系统、作业系统

(2)系统作用

     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对顾客的定       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无阻;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3)系统内容

     大量化(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
     共同化(积极参加共同配送-“共同配送中心” )
     短路化(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 )
     自动化(由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
     信息化(企业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 )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