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智慧—东方最早的经济学综合论文《货殖列传》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gvim配置模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3 20:58

转载自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
最近史学界出了套颇受关注的新书《哈佛中国史》,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大家如果看了目录后可能会很奇怪,中国历史怎么从秦汉开始讲起,那之前的事情呢?关于中华文明有多少年,国内外争议一直非常大,简单讲,大约差出来1500年。

因此,这套书的作者们取了个巧,干脆回避这个问题。事实上,这套书的英文名称是《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只是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而已,直译过来应该是“中华帝国史”,而中国也只有在秦汉之后才能称为帝国,因此不写以前的事情并没有跑题。此外,可能是中国为了表示自己和平崛起,不愿意用“帝国”二字,于是把它翻译成了“中国史”。
其实,一个国家历史的长短不重要,关键看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的文明史虽然远比不上美索不达米亚,但是老祖宗还是留下了非常多的智慧。今天和你聊的就是一篇学术论文,系统论述了商业和人性,题目叫做《货殖列传》,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做生意的故事”,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又称为太史公)。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在信中引用原文,直接用白话介绍了。你如果想查看原文,网上随便就能找到。

太史公开篇讲了人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天性。他说,自从舜帝和大禹的夏朝之后,人就开始喜欢好听的音乐和美色,喜欢吃美食,喜欢享受,喜欢炫耀,这种习惯已经很久了,无法改变它。因此,好的统治者就随他们去了,差一点的(统治者)动之以利引导他们。再差一点的,试图教化国民,更差的约束管理他们,最差的要和他们作对。
因为这段原文太重要了,我还是写给你——“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成语“因势利导”就是从这段文字中来的。

太史公的这段话,讲述了一个从教育,管理再到商业普遍适用的原理。以教育为例,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潜力,我们今天说的像哈佛或者斯坦福给予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差一点的教育是用利益鼓励他们,比如奖学金就是这个目的。

再差一点的就是灌输式教育,所谓的教化,比如衡水中学那种方式就是如此。还有更差的就是天天看着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是给管住了,可是心没有给管住。当然,最差的教育方法就是和被教育者顶着干。家长(和老师)可能有体会,一旦开始和孩子顶牛了,这个教育就失败了。

同样的原理可以用在管理上,大家可以自己套用到自己单位中,看看是否是这么回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在商业上也是如此。我给政府领导讲课时,经常讲这段话。一个好的政府,只要开放商业就好,不要搞什么顶层设计,随下面的商人们自己根据市场决定做什么,即所谓的“因之”。

差一点的政府,会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这样的初衷虽然好,但是,如果领导的想法和市场规律相违背了,就要走弯路。硅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政府没有能力管,只需要把商业的事情交给商业本身。更差一点的领导会大会小会做报告,告诉大家该怎么做,三天两头去视察工作,即所谓的“教诲之”。

当然,再差的就是修理,甚至刁难商家了。小到派城管去为难小商贩,大到利用法规和批文等特权对企业干涉。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差的,因为虽然刁难企业,但是它还是得让你做生意,最差劲的是自己也跳进来直接做生意,与民争利。为什么很多公司非常痛恨国有企业,就是因为他们采用了商业上最差劲的方法,所谓的“与之争”。

虽然我目前在国内没有投资太多的公司,但是和国内投资界的同行来往密切。他们给创业者在选择地点(城市)上的一个普遍性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那些商业风气不浓的二线城市。那些地区的领导可能在一开始为了招商引资,给一点小恩小惠,即所谓“利道之”。等你真的去了,他就开始“教诲”你,然后“整齐”你,甚至让他的七姑子八大姨做一件和你相同的事情来争利。

实际上,你如果看看中国现在的那些独角兽的公司,几乎清一色地是从一线城市和思想比较开放的二线城市走出来的。这就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了。
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还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水深了鱼就容易生长,山林深了野兽就去居住,人有了钱就容易讲理够义气。人有了钱,就越发容易发达,一旦失势,下面人就跑了,因此他就闷闷不乐,越是不开化的地方越是如此。

因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换今天的话说,大家天天这么忙,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这里面司马迁对于人性趋利的一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成语“熙熙攘攘”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知道,今天整个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所谓的“人是理性的、商业的人”基础之上的,说穿了就是人都是算得过账来的,而且是为了自己经济利益而奋斗的。它就如同欧几里得几何的五条公理,一旦不成立,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倒塌了。这个道理,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可谓极其充满智慧。

今天,上至很多政府领导,中到公司老板,反而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幻想着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社会,这种做法非常有悖于人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时间长了,人表面上耻于言利,私下里却肆无忌惮地谋私,除了让彼此产生防范和不信任外,既不能降低做事情的成本,也不能使社会教化得更好。

太史公在这篇长文的最后讲到两个观点,也值得和你分享。一个观点是那些看似微小甚至卑贱的生意,比如从事农业、赌博业、卖油、贩酒等等,只要经营得好,做到极致,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反观我们很多人创业,动不动要追一个最新的概念,而不是把人基本的需求做到极致,这样想成功也困难。

他的另一个观点则讲述了商业的一个基本规律,即使再有钱的商人如果没有核心的业务,那么生意是持久不了的,说明核心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商业是优胜劣汰的,有能力的人能够聚集各方面的资源,而没有能力的人,生意最终会瓦解掉。

《货殖列传》里的内容还很多,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有可能,建议你读一读,如果不愿意读古文,读读白话的也可以,里面有不少生动的例子。这篇传记不仅对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或者创业者有益,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人性,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也会有所帮助。
大部分人看历史,都是看故事,看热闹。像这一篇《货殖列传》可能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但是我倒觉得太史公真正的智慧恰恰在这一篇里。学到智慧,比知道故事更重要些。
祝冬安
吴军
2017年1月3日于硅谷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