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ebs登陆 提示安装jav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4 02:38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了成就自己的霸权,为了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美元自己承认直接和黄金挂钩。那么为了使美元在国际上充足的流通,那么美国必须先贸易逆差,那么美元才能大幅流向世界,但是长期以往那么各个国家会大量囤积美元;这样很难实现美元的坚挺,毕竟国际上或者美国国家存储的黄金是极为有限的。为了实现美元的坚挺,那么美国的贸易必须要顺差,要回收一部分美元。这两者是矛盾的。


诺斯悖论:

诺斯认为,国家是以经济人的行为方式采取行动的,国家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规定竞争和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为统治者的所得最大化提供一个产权结构;二是在第一个目标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然而,国家的上述两个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第二个目标包含一套能够使社会产出最大化的有效率的产权,而第一个目标是要确立一套规则以保证统治者自己收入的最大化。在统治者自己收入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一方面,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国家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产权就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实施,其主导作用是其它组织无法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是维护有效产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有效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介入常常侵犯私人的财产权利,危及有效产权制度,同时,由于国家及其代理人的经济人性质,还常常私利维护一些无效产权,从而制度残缺,导致制度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又常常成为有效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障碍。“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就是有名的“诺斯悖论”。“诺斯悖论”实质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国家办不成的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国家是一种“制度”结构,它的职能是生产与出售一种确定的社会“产品”,即安全和公正。但是,它如何去确保安全和公正?人们把权力的垄断权交给了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但是,国家要收入才能运转。国家的活动不是免费提供的,它必须付钱给公务人员。税收的作用就在于国家获得稳定的财源,它实际上是公民支付给国家提供和保护公共财产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和安全的一种费用。其实,在制度变迁领域也存在“诺斯悖论”。


瓦格纳法则:

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又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瓦格纳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需要建立司法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
(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因为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对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最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这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政府要为此增加支出。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


拉弗曲线:

一般情况下,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叫做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商学研究生院教授阿瑟·拉弗提出的。该理论之所以被称之为“供给学派”是因为它主张以大幅度减税来刺激供给从而刺激经济活动。“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因为决定税收的因素,不仅要看税率的高低,还要看课税的基础即经济主体收入的大小。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因为税率过高企业只有微利甚至无利,企业便会心灰意冷,纷纷缩减生产,使企业收入降低,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当税收达到100%时,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投资和工作,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


库兹涅夫假说:


斯旺曲线:

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revor Swan)提出了著名的斯旺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纵轴表示实际汇率,定义为R = eP * / P。式中R为实际汇率,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P * 为国外价格水平,P为国内价格水平。R上升意味着实际汇率贬值,可以由名义汇率贬值、国内价格水平下降,或国外价格水平上升造成。R同时也是衡量国际竞争能力的指标,R上升意味着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将改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图中横坐标为国内经济的总支出水平,以A表示,也可称为总吸收,即:
Y=C+I+G+(X-M)
另A=C+I+G,那么:
Y-A=X-M
式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支出,I为投资支出,G为政府购买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公式表明当国内吸收水平过高,超过总收入水平时,进口即超过出口,于是出现经常账户逆差。


图中的EB曲线为外部均衡曲线,表示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保持平衡的实际汇率R和国内支出水平A的组合点。其斜率为正,因为当实际汇率上升或贬值(国际竞争能力提高)时,国际收支状况改善,为维持平衡,国内吸收也必须相应提高,以便增加进口。所有EB曲线以下的点,均为经常账户逆差,即在现有的国内吸收水平,相应的实际汇率水平不足以保持经常账户的平衡。所有EB曲线以上的点均为经常账户顺差,即相应的实际汇率水平已经超过了经常账户平衡需要的水平。只要国家的经济状态是在EB曲线以上或以下,就会产生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债权或债务关系。图中的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即能够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所有实际汇率和国内吸收水平的组合。IB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如果实际汇率下降或升值,导致进口增进、出口减少,于是要维持充分就业就必须增加国内支出水平。所有IB曲线以上的点均为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的点,即在现有的国际竞争力或实际汇率水平,国内总支出水平已经超过了创造充分就业所需要的水平,而导致了国内通货膨胀。所有IB曲线以下的点均为经济中存在通货紧缩或失业的点,即总支出水平不足以创造充分就业。
斯旺曲线由EB和IB划分出4个区域:Ⅰ区存在逆差和通货膨胀;Ⅱ区存在逆差和失业;Ⅲ区存在顺差和失业;Ⅳ区存在顺差和通货膨胀。内部和外部总体平衡状态,是IB和EB线相交的E点,即与E点相应的国内支出或吸收水平和实际汇率R的组合,能够实现国内充分就业并同时保持经常账户平衡。假设一国经济由于某种原因陷入Ⅰ区的状态A点,既承受着通货膨胀压力,又存在经常账户的逆差。如果政策当局试图在维持汇率固定的条件来减少经常账户逆差,可以采取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国内支出,于是使经济状态向C点移动,这样的政策结果是形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造成大量失业。另外,政策当局还可以采取货币贬值的方法来解决逆差问题。这样经济状态会向B点移动,其结果是离IB曲线越来越远,即经常账户逆差的解决要以国内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代价。

斯旺曲线模型虽然简单,但是却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比如紧缩总支出水平或者货币贬值,要同时解决内部和外部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斯旺曲线的缺点就是对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给予深入的分析,甚至没有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调节的不同方式。另外,对二战后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冲击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人们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 其实就是管理决策的过程。管理学所研究的管理活动, 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优化资源配置, 争取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效益。在企业单位, 企业老板必须保证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 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尊重的基础上追求企业的最大收益。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自由选择的体制中,社会的各类人群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人们往往从自利的动机出发,在各种买卖关系中,在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中实现互利的经济效果。交易会使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另一方面,虽然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可是事实上由于市场本身不完备,特别是市场的交易信息并不充分,却使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造成很多的浪费。

提高经济效率意味着减少浪费。如果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同时使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样定义的效率被成为帕累托最优效率。如果一个人可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同时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他就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了帕累托改进,经济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充分就业和实现经济增长,还须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如果独立实行一项政策,容易引起内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后丁伯根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是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这被称为“米德冲突”,即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


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反论,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二战后的1953年根据自己的调查提出的一种与当时占主导的经济论点不同的观点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个论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而后来的经济学家也根据这个论点延伸出了很多相关理论,使得该反论成了一个相关学说。但从全面的角度看该反论也存在着不足需要人们去弥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战后美国出口的应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华西里·列昂惕夫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却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刚好相反。由于赫--俄模型已经被西方经济学界广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论"。


丁伯根法则: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及其在外部均衡调节上的思想,与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国内货币的紧缩以改善外部均衡。但是国内货币的紧缩对国内经济有紧缩作用, 因而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与价格铸币流动机制都是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从而换取外部均衡的改善。这在古典主义的世界里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在工资价格充分弹性及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假设下,内部均衡将自动达到,政府根本就没有维持内部均衡的必要。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种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的外部均衡调节思想很难实行。这是因为1930年代诞生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一个民选的政府也必须维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政府在内外均衡的问题上有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这种尴尬的境地是以前的国际金融理论所无法解决的,无论是吸收分析法,还是货币分析法。为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基础性的工作由荷兰的经济学家丁伯根给出,其理论精髓被总结在“丁伯根法则”中。在此基础上,米德给出了丁伯根法则一个实际中的一个特例(“米德冲突”可以视为内外平衡矛盾的一个特例),从而将丁伯根法则运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的实际中。


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英文名称:Fisher Effect .

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90年代初物价上涨时,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较高的利率水平,甚至还有保值贴补率;物价上升,人民银行就加息。


卡特尔:

卡特尔 (cartel) 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根据美国反托拉斯法,卡特尔属于非法。 垄断利益集团、垄断联盟、企业联合、同业联盟(Cartel)也称卡特尔,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这一同盟的成员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
简称M-F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经典M-F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假设:
1.假定价格在短期内是不变的;
2.假定经济中的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3.假定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而且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4.假定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国际市场完全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消除任何国内外市场的利率差别。

结论:
1. 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短期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
2. 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
3. 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


劳伦茨曲线:

是1905年由经济学家马克斯·劳伦茨所提出的表示收入分配的曲线,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希尔曼于1943年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尼系数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避免贫富过分悬殊,美国统计学家劳伦茨提出了著名的劳伦茨曲线。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计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计百分比。当收入完全平等时,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劳伦茨曲线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当收入完全不平等时,1%的人口占有100%的收入,劳伦茨曲线为折线OHL。实际上,一般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平等,也不是完全不平等,而是在两者之间,劳伦茨曲线为一条凸向横轴的曲线。ODL与OL所包围的面积 A为不平等面积;OHL与OL所包围的面积 A+B=△OHL,为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又译基尼系数及坚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设g为基尼系数,则:(0<g<1)

伦茨曲线讲的是市场总发货值的百分比与市场中由小到大厂商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劳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劳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劳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H.Douglas)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以美国数学家C.W.
柯布和经济学家保罗.H.道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它在数理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的研究与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柯布和道格拉斯研究的是1899年至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函数。
他们指出,制造业的投资分为,以机器和建筑物为主要形式的固定资本投资和以原料、半成品和仓库里的成品为主要形式的流动资本投资,同时还包括对土地的投资。在他们看来,在商品生产中起作用的资本,是不包括流动资本的。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流动资本属于制造过程的结果,而非原因。同时,他们还排除了对土地的投资。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部分投资受土地价值的异常增值的影响较大。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的形式为:


生产函数模型——经济增长分析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的形式为:


式中Y是工业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单位是万人或人),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必须与劳动力数的单位相对应,如劳动力用万人作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用亿元作单位),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
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根据α 和β的组合情况,它有三种类型:
α+β>1, 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
α+β<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
α+β=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meaning that doubling the usage of capital K and labor L will also double output Y
美国经济学家R.M.斯诺提出的中性技术模式即斯诺模型属于不变报酬型。当μ=1时,斯诺模型为:


式中(1-ε)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根据弹性系数的经济意义和数学意义。

这里p是产出价格,q是资本价格。当p=q时,

它表示对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全面反映企业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A(t)值越大,水平越高。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得到下列经济参数(设μ=1):
①劳动力边际生产力

表示在资产不变时增加单位劳动力所增加的产值。
②资产边际生产力表示在劳动力不变时增加单位资产所增加的产值。
③劳力对资产的边际代换率表示产值不变时增加单位劳动力所能减少的资产值。
④劳动力产出弹性系

,表示劳动力投入的变化引起产值的变化的速率。
⑤资产产出弹性系数,表示资产投入的变化引起产值变化的速率。
国际上一般取α=0.2~0.4,β=0.8~0.6。中国根据国家计委测算一般可取α=0.2~0.3,β=0.8~0.7。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