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o5种io模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动漫手办淘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1:32

传智扫地僧课程学习笔记。


阻塞IO,

recv,接收数据,若没有,将阻塞,

当对方发数据来后,linux内核缓冲区得到数据,

内核数据复制到recv()调用所在的用户空间,

阻塞解除,进行下一步处理,



非阻塞IO,可以通过设置来实现,

轮询调用recv函数接收数据,

没有数据,立即返回,然后继续调用,

根据返回值来判定时候读到数据,

这种方式大量消耗CPU,应用范围小,一般和selectIO复用配合使用,



IO复用,

select机制,可以轮询多个fd的状态变化,

进而决定recv是否要进行数据的读,而不致像上面两种极端,

但是所轮询的多个fd都没有状态变化,也将阻塞,

同时select也可以设置等待时间,避免干等,



信号驱动IO,

建立一个信号,当有数据到来的时候,通知上层应用去读取数据,

这种模型用的较少,信号发送有延迟,处理数据有延迟,内核数据也可能发生变化,




异步IO,(这部分面试可能考,并且有必要再来回顾下)

一定要与信号驱动IO对比理解,

为什么说信号驱动的延迟大呢?

因为有数据了,得发送一个信号去通知上层应用,

通知之后,还不一定马上来读取,

有机会读取了,还得跑过来读,

而异步IO,上层应用提供了一个应用层的缓冲区,

有数据了,内核会主动,主动,主动,的把数据塞到应用层提供的这个缓冲区,而不用像上面那样有那么的工序去主动地读,不过这个复杂工序你暂时没办法了解很深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主动读肯定涉及到很多过程处理,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