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领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我需要网络尖兵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22:49
作者:排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89852/answer/232274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第一次看到“暗时间”这个词,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不屑,又是一个概念噱头吧。直到读书群里很多人推荐暗时间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有兴致找来看。看的时候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觉得书中内容有多精彩,而是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暗时间究竟是什么?把这篇文章看完,不难发现作者指的暗时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珍惜时间和提高效率”。作者眼中的暗时间包括以下情境:

  • 工作学习之外的琐碎时间

  • 因为效率低下浪费的时间

  • 频繁切换任务造成时间成本增大

  • 进入流体验所造成的效率提高,有效利用暗时间

  • 干扰造成的效率下降

  • 犹豫造成的时间浪费

可是为什么作者不直白地说珍惜时间呢?为什么不重点强调效率是多么的重要,却另辟蹊径探索暗时间呢?这究竟是噱头还是有其背后的“暗逻辑”?

作者刘未鹏有着非常朴实的工科背景,从其行文来看是非常的务实而又低调。与许多畅销书打着各种各样的新式概念所不同,“暗时间”是一个长期独立思考的产物。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曾被教育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可是这种教条式的理念并没有真正走入我们的内心。然而,刘未鹏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反思,联想,思考,把工程领域很多概念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于是产生很多想法诸如:

  •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 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

  •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

  • 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

不断的思考,很自然而然地就开始了创造。于是刘未鹏大脑一定有一种冲动,将这一系列想法总结并抽象起来。于是就有了暗时间这篇博文,就有了暗时间这个词。我想暗时间应该是源于物理学里暗物质的启发吧。

我在学习物理学的时候,也常常把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和行为学联系起来,进行一些有趣的类比推理,这样的思考非常有趣。例如,人其实是有“惯性”的,你要改变一种状态,一定需要一个“力”。这就好像人是有惰性一样,你要改变自己的懒惰,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刺激,而且是“外力”。因为根据牛顿定律,内力是不能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的。再如,半导体激光器的产生,一定需要电流达到一个阈值(Laser Threshold),功率才开始随着电流线性增加,如下图:



这其实和人的行为也是惊人的类似的。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常常是一开始比较难,一旦过了某个点,就开始行云如水了。就像谚语所说,万事开头难。想通这个道理,我就知道,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挺过那个阈值,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应该继续还是放弃,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


类似这样的思考,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因为源于你大脑的独立思考,而不是外界的教条,你会对自己的理论印象深刻,这样思考所产生结论,会慢慢进入你的潜意识,变成真正属于你的一种“经验”。其次,在这样的类比思考过程中,你往往能够在喻体中发现,本体里所不能找到的答案。例如前文所提的,要想达到快速发展,必须越过一个坎,也就是“阈值”。思考能开启你的心智,让你不再对教条视若无睹。最后,思考的乐趣是那些懒惰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回到刘未鹏的暗时间,我相信这篇博文给许多人带来正面影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从自己独特的思维角度阐述了一个浅显去重要的道理,并且用一个时髦新颖的词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大家似乎都记住了“暗时间”这三个字,可是你思考过吗?这根本没什么新鲜的!“暗时间”只对刘未鹏一个人新鲜,只对他一个人有意义,你应该寻找属于你的名词,用你的思考与逻辑。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