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输入+输出

来源:互联网 发布:计算机编程历史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50

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高效的学习方法,尝试了各种各样形式的方法,零零散散也总结了一些个人经验,决定整理并记录下来。
作为一名程序员,今天走在安静的小路上突然想到“学习”=“输入”+“输出”来表示更为符合程序员的思想。“输入”就是get到新知识,“输出”就是实践(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我认为没有“输出”的学习是不完整、记忆不深刻的。人们有时候对知识本身并不感兴趣,相反对知识解决的问题更加青睐,因为在问题中理解知识的本质更加容易,相反从一段概念性的描述中理解知识费时费力不讨好。(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难理解的句子可拆分成多句描述)
“知识”–输入–>“大脑”–输出–>“成果”–记忆加固–>“知识进入大脑深处”
“输出”的部分就是知识的产出(实践应用),一般是可记录的成果,信息量单一,理解简单。
“输入”的部分就是知识的获取(囫囵吞枣),一般是刚接触的新事物,信息量大,理解困难。

“输入”的部分要强调的一点是,get知识(也叫事物)要从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感受当时的背景下该事物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及发展史,“亲身”经历过事物蜕变的过程,才能够深刻透彻理解事物存在的意义。这也体现了一重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成型背后都有一套理论支撑,特别是抽象的事物。比如oo范式,oo思想等。

高效学习方法
1.浏览知识信息。看书或网上资料(分类学习,目录性不强的、陌生的知识,听课比看书强),把思路清晰的描述出来,然后按照思路尝试实践下,先抓整体再到细节;(泛泛的看书,乏味不说,理解也费劲,更是记不住。)
2.技术交流圈子。找到该领域的圈子,跟他们交流(qq群或者论坛社区等)
3.操练。制定任务和计划,要有压迫感,不能拖拉。比如工用中要求几天完成陌生的功能,然后就会废寝忘食的去解决。

另外,学习前要搞清楚学习的目标或方向。朝着目标的方向走会更省时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