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杂记2概率统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工智能利与弊演讲pp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9:57

1,函数binornd可以产生二项分布随机数据;R = binornd(N,p),N,P为二项分布的两个参数,N,P、大小相同。

R = binornd(N,P,m)m指的是随机数的个数,与R同维数,    R= bonornd(N,P,m,n):m,n分别表示R的行数和列数;

2,normrnd可以产生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据。R = normrnd(MU,SIGMA),返回均值MU,标准差SIGMA的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据,R可以是向量或者矩阵。R= normrnd(MU,SIGMA,m)m指定随机数的个数,与R同维。   R= normrnd(MU,SIGMA,m,n)   m,n分别表示R的行数和列数。 

3,函数random可以求指定分布的随机数;y = random('name',A1,A2,A3,m,n,)name 查相关的分布函数,A1,A2,A3,为分布的参数,m.n指定随机数的行和列。

4,通用函数计算概率密度函数数值;y = pdf(name,k,A)  Y = pdf(name.K,A,B),y = pdf(name,K,A,B,C);其中返回在X= K处,参数为A,B,C的概率密度值;相关的分布函数的名字查相关的表。

5,专用函数计算概率密度函数值:binopdf(k,n,p):其中p表示每次实验事件A发生的概率,k表示事件A发生的次数,n表示实验的总次数。

6,累计概率值:通用函数cdf用来计算随机变量的概率之和(累计概率值),具体使用help cdf

7,y = sort(X);x为向量:返回X按由小到大排序后的向量;Y= sort(A) A为矩阵,返回A的各列按由小到大排序后的矩阵;【Y.I 】 = sort(A) :Y 为排序后,I中元素表示Y 中对应元素在A中的位置,sort(A,dim)在给定的维数dim内排序。

8,Y= sortrows(A);A为矩阵,返回矩阵Y,Y按A的第一列由小到大,以行方式排序后生成矩阵;Y = sortrows(A,col)按指定列col由小到大进行排序;【Y,I】= sortrows(A,col)Y 表示排序后的结果,I表示Y中第col列元素在A中位置;

9,var:用于求样本方差,std求标准差。

10,协方差:cov(x)求向量的协方差或者求矩阵的方差矩阵,该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线元素是A的各列的方差,

11,corrcoef(x,y)用于求相关系数:返回X,Y 的相关系数,corrcoef(A)返回矩阵A的列向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12,最小二乘拟合直线:Isline可以用于实现最小二乘拟合直线的拟合;h= Isline:h 为直线的句柄。这个函数在绘制玩其他的函数后直接使用就可以了,直接绘制出了拟合直线。

13,refline:可以给当前图形加一条参考线,refine(slope,intercept);slope表示直线斜率,intercept表示截距:refline(slope):slope= [a b] 图中加一条直线y = ax+b,

14,求众数:[M F C] = mode(curvature);M 中显示的是众数,F中是每一个众数出现的次数,C 中是进行排序的值。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