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守护进程为什么fork两次

来源:互联网 发布:rtsp协议端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6:50
http://blog.csdn.net/fangfang_666/article/details/60350678?ref=myread

      守护进程(daemon进程)是后台守护进程,有时候也叫精灵进程(agent).Linux 下server都是daemon进程。

特点是:

  1)其父进程是一号进程,通常以d结尾

  2)在后台运行,独立于终端,周期性的以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

  3)自成进程组,自成会话,不受登陆注销等影响

  4)一般是孤儿进程


  daemon函数存在的原因是因为控制终端由于某些原因(如断开终端链接)会发送一些信号的原因。而接收进程处理这些信号缺省动作会让进程退出。这些信号会由于终端上敲一些特殊按键而产生。
       创建守护进程最关键的⼀一步是调⽤用setsid函数创建⼀一个新的Session,并成为Session Leader。 
该函数调⽤用成功时返回新创建的Session的id(其实也就是当前进程的id),出错返回-1。注意,调 ⽤用这个函数之前,当前进程不允许是进程组的Leader,否则该函数返回-1。要保证当前进程不 是进 程组的Leader也很容易,只要先fork再调⽤用setsid就⾏行了。fork创建的⼦子进程和⽗父进程在同 ⼀一个进 程组中,进程组的Leader必然是该组的第⼀一个进程,所以⼦子进程不可能是该组的第⼀一个 进程,在⼦子 进程中调⽤用setsid就不会有问题了。

成功调⽤用该函数的结果是:

    1. 创建⼀一个新的Session,当前进程成为Session Leader,当前进程的id就是Session的id。

    2. 创建⼀一个新的进程组,当前进程成为进程组的Leader,当前进程的id就是进程组的id。

     3. 如果当前进程原本有⼀一个控制终端,则它失去这个控制终端,成为⼀一个没有控制终端的进 程。所谓失去控制终端是指,原来的控制终端仍然是打开的,仍然可以读写,但只是⼀一个普 通的打开⽂文件⽽而不是控制终端了。

创建守护进程

     1. 调⽤用umask将⽂文件模式创建屏蔽字设置为0.

     2. 调⽤用fork,⽗父进程退出(exit)。原因:1)如果该守护进程是作为⼀一条简单的shell命令 启动的,那么⽗父进程终⽌止使得shell认为该命令已经执⾏行完毕。2)保证⼦子进程不是⼀一个 进程组的组长进程。 

    3. 调⽤用setsid创建⼀一个新会话。setsid会导致:1)调⽤用进程成为新会话的⾸首进程。 2)调⽤用 进程成为⼀一个进程组的组长进程 。3)调⽤用进程没有控制终端。(再次fork⼀一次,保证 daemon进程,之后不会打开tty设备)

   4. 将当前⼯工作⽬目录更改为根⽬目录。

   5. 关闭不在需要的⽂文件描述符。

   6. 其他:忽略SIGCHLD信号


  贴一个daemon函数常见的实现:

[cpp] view plain copy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int daemon(void)  
  2. {  
  3.     pid_t pid = fork();  
  4.   
  5.     if( pid != 0 ) exit(0);//parent  
  6.   
  7.     //first children  
  8.     if(setsid() == -1)  
  9.     {  
  10.        printf("setsid failed\n");  
  11.        assert(0);  
  12.        exit(-1);  
  13.     }  
  14.   
  15.     umask(0);  
  16.   
  17.   
  18.     pid = fork();  
  19.   
  20.     if( pid != 0) exit(0);  
  21.     
  22.     //second children   
  23.     chdir ("/");  
  24.   
  25.     for (int i = 0; i < 3; i++)  
  26.     {  
  27.         close (i);  
  28.     }  
  29.   
  30.   
  31.     int stdfd = open ("/dev/null", O_RDWR);  
  32.     dup2(stdfd, STDOUT_FILENO);  
  33.     dup2(stdfd, STDERR_FILENO);  
  34.   
  35.     return 0;  
  36. }  

1 、第一次fork的作用是让shell 认为本条命令 已经终止,不用挂在终端输入上。还有一个作用是为后面setsid服务。setsid的调用者不能是进程组组长(group leader). 此时父进程是进程组组长。
    
    2 、setsid() 是本函数最重要的一个调用。它完成了daemon函数想要做的大部分事情。调用完整个函数。子进程是会话组长(sid==pid),也是进程组组长(pgid == pid),并且脱离了原来控制终端。到了这一步,基本上不管控制终端如何怎么样。新的进程都不会收到那些信号。

    3  、经过前面2个步骤,基本想要做的都做了。第2次fork不是必须的。也看到很多开源服务没有fork第二次。fork第二次主要目的是。防止进程再次打开一个控制终端。因为打开一个控制终端的前台条件是该进程必须是会话组长。再fork一次,子进程ID != sid(sid是进程父进程的sid)。所以也无法打开新的控制终端。

    daemon目的就是防止终端产生的一些信号让进程退出。上面函数并没有直接调用signal函数去处理它。而是间接通过fork和setsid函数使用更少代码优雅处理。而被有些人误以为是僵死进程的原因需要这样处理。

    当然,也有很多程序不是像上面函数那样去实现。而是直接通过忽略信号方式处理。这样其实也不错,因为这些信号很少会有用到的价值。直接忽略基本上不存在误杀的情况。反正达到最终目的就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

   下面罗列一下控制终端会产生哪些信号。程序中只要处理好这些信号,同样能达到上面函数实现的目的。

   //后台进程读取/写入终端输入产生下面两个信号,或者控制终端不存在情况读取和写入会产生
   signal(SIGTTOU, SIG_IGN);
   signal(SIGTTIN, SIG_IGN);

   //按CTRL-C ,CTRL-\ CTRL-Z会向前台进程组发送下面这些信号
   signal(SIGINT,  SIG_IGN );
   signal(SIGQUIT, SIG_IGN );
   signal(SIGTSTP, SIG_IGN );
   
   //终端断开,会给会话组长或孤儿进程组所有成员发送下面信号
   signal(SIGHUP,  SIG_IGN );

   还有有些信号也可以由终端shell产生,需要关注
   signal(SIGCONT, SIG_IGN );
   signal(SIGSTOP, SIG_IGN );


  上面这些信号,应该有些程序缺省处理(SIG_DFL)本身动作就是忽略(SIG_IGN),不是退出进程。不过按照上面写也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