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笔记-08

来源:互联网 发布:红警2点网络进不去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3 11:22
1:继承
(1)把多个类中相同的成员给提取出来定义到一个独立的类中,然后让这多个类和该独立的类产生一个关系,
  这多个类就具备了这些内容,这就叫继承。
(2)表示继承:
A:用extends表示
B:格式:
class 子类名 extends 父类名 {}
(3)继承的好处:
A: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B: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
C:让类与类产生了一个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4)继承的弊端:
A:让类的耦合性增强。这样某个类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和该类相关的类。
     违背设计原则:低耦合,高内聚。
B:打破了封装性
(5)Java中继承的特点
A:Java中类只支持单继承
B:Java中可以多层(重)继承
(6)继承的注意事项:
A: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私有成员
B: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构造方法,可以通过super去访问
C:不要为了部分功能而去继承
(7)Java继承中的成员关系
A:子类的方法访问变量的查找顺序:
在子类方法的局部范围找,有就使用。
在子类的成员范围找,有就使用。
在父类的成员范围找,有就使用。
找不到,就报错。
B:构造方法
a:子类的构造方法默认会去访问父类的无参构造方法
是为了子类访问父类数据的初始化
b:父类中如果没有无参构造方法:
子类通过super去明确调用带参构造
C:成员方法
a:子类的成员方法和父类中的成员方法名称一样:
通过子类对象访问一个方法的查找顺序:
在子类中找,有就使用
在父类中找,有就使用
找不到,就报错


2:final关键字
(1)特点:
A:它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B:它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
C:它修饰的变量,是一个常量。


3:多态
(1)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刻体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2)多态的前提:
A: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B:有方法重写。
C:有父类或者父接口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3)多态中的成员访问特点
A:成员变量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B:构造方法
子类的构造都会默认访问父类构造
C:成员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D:静态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4)多态的好处:
A:提高代码的维护性
B:提高代码的扩展性
(5)多态的弊端:
父不能使用子的特有功能。
(6)多态中的转型
A:向上转型
从子到父
B:向下转型
从父到子



4:抽象类
(1)在一个类中如果有抽象方法,该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2)抽象类的特点
A: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必须用关键字abstract修饰
B:抽象类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但是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C: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D:抽象类的子类
a:是一个抽象类。
b:是一个具体类:这个类必须重写抽象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3)抽象类的成员特点:
A:成员变量
有变量,有常量
B:构造方法
有构造方法
C:成员方法
有抽象,有非抽象

(5)抽象类的几个小问题
A:抽象类有构造方法,不能实例化,那么构造方法有什么用?
用于子类访问父类数据的初始化
B:一个类如果没有抽象方法,却定义为了抽象类,有什么用?
为了不让创建对象
C:abstract不能和哪些关键字共存
a:final 冲突
b:private 冲突
c:static 无意义





5:接口
(1)接口的特点:
A:接口用关键字interface修饰
interface 接口名 {}
B:类实现接口用implements修饰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 {}
C:接口不能实例化
D:接口的实现类
a:是一个抽象类。
b:是一个具体类,这个类必须重写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3)接口的成员特点:
A:成员变量
只能是常量
默认修饰符:public static final
B:构造方法
没有构造方法
C:成员方法
只能是抽象的
默认修饰符:public abstract
(4)类与类,类与接口,接口与接口
A:类与类
继承关系,只能单继承,可以多层继承
B:类与接口
实现关系,可以单实现,也可以多实现。
还可以在继承一个类的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C:接口与接口
继承关系,可以单继承,也可以多继承
(5)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A:成员区别
抽象类:
接口:
B:关系区别:
类与类:
类与接口:
接口与接口:
C:设计理念不同
抽象类:抽象类中定义的是共性功能。
接口:接口中定义的是扩展功能。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