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地址法和线性探测法求查找成功与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ASL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 个人备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1:22

一、链地址法在等概率下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将关键字序列{1 13 12 34 38 33 27 22} 散列存储到散列表中。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1,处理冲突采用链地址法,求在等概率下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1mod11=1,所以数据1是属于地址1
12mod11=1,所以数据12也是属于地址1(这个数据是数据1指针的另一个新数据)
34mod11=1,所以数据34是属于地址1(这个数据是数据12指针的另一个新数据)
38mod11=5,所以数据38是属于地址5
33mod11=0,所以数据33是属于地址0
27mod11=5,所以数据27是属于地址5,(这个数据是数据38指针的另一个新数据)
22mod11=0,所以数据22是属于地址0,(这个数据是数据33指针的另一个新数据)

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所得的哈希表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查找成功时: ASL=(3×1+2×3+1×4)/8=13/8, 其中红色标记为查找次数。也就是说,需查找1次找到的有4个,其它以此类推…

查找不成功时:ASL=(3+4+2+1+1+3+1+1+1+1+1)/11=19/11;或者 ASL=(7×1+1×2+2×3+1×4 )/11=19/11,其中红色标记为查找次数。以第一个3为例,其对应于0地址位,确定查找不成功需比较3次,其它以此类推…

二,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

对于这部分,个人觉得有人整理的比较好,很有条理,很清晰,可以借鉴一下,链接如下:
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