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据维护是什么意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19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QZXojYd5O9HOKpuPm3oerLVVhgpnjtpFEdVr7ynUEohqpmqImkK_dj8D4t3HjL6ubDZc-AqED00mrDiBjTLya
假设检验(HypothesisTesting)是数理统计学中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样本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具体作法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所研究的总体作某种假设,记作H0;选取合适的统计量,这个统计量的选取要使得在假设H0成立时,其分布为已知;由实测的样本,计算出统计量的值,并根据预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作出拒绝或接受假设H0的判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u—检验法t检验法、χ2检验法(卡方检验)、F—检验法秩和检验等。
提出者:K.Pearson 中文名: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又称统计假设检验(注:显著性检验只是假设检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也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先对总体的特征作出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抽样研究的统计推理,对此假设应该被拒绝还是接受作出推断。
 
 
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05)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反证法思想是先提出假设(检验假设H0),再用适当的统计方法确定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小,如可能性小,则认为假设不成立,若可能性大,则还不能认为不假设成立。[2]

 

假设检验(Hypothesis <wbr>Testing)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
假设是否正确,要用从总体中抽出的样本进行检验,与此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构成假设检验的内容。设A是关于总体分布的一项命题,所有使命题A成立的总体分布构成一个集合h0,称为原假设(常简称假设)。使命题A不成立的所有总体分布构成另一个集合h1,称为备择假设。如果h0可以通过有限个实参数来描述,则称为参数假设,否则称为非参数假设(见非参数统计)。如果h0(或h1)只包含一个分布,则称原假设(或备择假设)为简单假设,否则为复合假设。对一个假设h0进行检验,就是要制定一个规则,使得有了样本以后,根据这规则可以决定是接受它(承认命题A正确),还是拒绝它(否认命题A正确)。这样,所有可能的样本所组成的空间(称样本空间)被划分为两部分HA和HR(HA的补集),当样本x∈HA时,接受假设h0;当x∈HR时,拒绝h0。集合HR常称为检验的拒绝域,HA称为接受域。因此选定一个检验法,也就是选定一个拒绝域,故常把检验法本身与拒绝域HR等同起来。[3]
 
 
基本方法
显著性检验有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经验,认为某一假设h0成立,例如,通常有理由认为特定的一群人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当收集了一定数据后,可以评价实际数据与理论假设h0之间的偏离,如果偏离达到了“显著”的程度就拒绝h0,这样的检验方法称为显著性检验。偏离达到显著的程度通常是指定一个很小的正数α(如0.05,0.01),使当h0正确时,它被拒绝的概率不超过α,称α为显著性水平。这种假设检验问题的特点是不考虑备择假设,考虑实验数据与理论之间拟合的程度如何,故此时又称为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是一类重要的显著性检验。

。。。。。。。参考原百度搜索链接

 

 

意义

假设检验是抽样推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根据原资料作出一个总体指标是否等于某一个数值,某一随机变量是否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假设,然后利用样本资料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有关检验的统计量,依据一定的概率原则,以较小的风险来判断估计数值与总体数值(或者估计分布与实际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是否应当接受原假设选择的一种检验方法。
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其结论有的完全可靠,有的只有不同程度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加以检验和证实。通过检验,对样本指标与假设的总体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别作出判断,是否接受原假设。这里必须明确,进行检验的目的不是怀疑样本指标本身是否计算正确,而是为了分析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这个意义上,假设检验又称为显著性检验。
进行假设检验,先要对假设进行陈述。通过下例加以说明。
例如,设某工厂制造某种产品的某种精度服从平均数为方差的正态分布,据过去的数据,已知平均数为75,方差为100。若经过技术革新,改进了制造方法,出现了平均数大于75,方差没有变更,但仍存在平均数不超过75的可能性。试陈述为统计假设。
根据上述情况,可有两种假设,(1)平均数不超过75,(2)平均数大于75,即如果我们把(1)作为原假设,即被检验的假设,称作零假设,记作H0,如果其他假设相对于零假设来说,是约定的、补充的假设,则就是备择的,故称为备择假设或对立假设,记作H1。
还须指出,哪个是零假设,哪个是备择假设,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关心的问题,是要探索哪一个假设被接受的问题。被接受的假设是要作为推理的基础。在实际问题中,一般要考虑事情发生的逻辑顺序和关心的事件,来设立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在作出了统计假设之后,就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决定是否应该接受零假设。由于运用统计方法所遇到的问题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其解决方法的基本思想却是一致的,即都是“概率反证法”思想,即:
(1)为了检验一个零假设(即虚拟假设)是否成立,先假定它是成立的,然后看接受这个假设之后,是否会导致不合理结果。如果结果是合理的,就接受它;如不合理,则否定原假设。
(2)所谓导致不合理结果,就是看是否在一次观察中,出现小概率事件。通常把出现小概率事件的概率记为0,即显著性水平。它在次数函数图形中是曲线两端或一端的面积。因此,从统计检验来说,就涉及到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问题。在实践中采用何类检验是由实际问题的性质来决定的。一般可以这样考虑:
①双侧检验。如果检验的目的是检验抽样的样本统计量与假设参数的差数是否过大(无论是正方向还是负方向),就把风险平分在右侧和左侧。比如显著性水平为0.05,即概率曲线左右两侧各占,即0.025。
②单侧检验。这种检验只注意估计值是否偏高或偏低。如只注意偏低,则临界值在左侧,称左侧检验;如只注意偏高,则临界值在右侧,称右侧检验。
对总体的参数的检量,是通过由样本计算的统计量来实现的。所以检验统计量起着决策者的作用。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由样本的信息来推测母体性能的一种方法,它又可以分为两类问题,即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实际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大量的问题是在获得一批数据后,要对母体的某一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
例如,我们对45钢的断裂韧性作了测定,取得了一批数据,然后要求45钢断裂韧性的平均值,或要求45钢断裂韧性的单侧下限值,或要求45钢断裂韧性的分散度(即离散系数),这就是参数估计的问题。
又如,经过长期的积累,知道了某材料的断裂韧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经改进热处理后,又测得一批数据,试问新工艺与老工艺相比是否有显著差异,这就是假设检验的问题。
这样可以看出,参数估计是假设检验的第一步,没有参数估计,也就无法完成假设检验。[4]
6应用

在雷达检测中,目标是产生假设的源,它可使用两个假设:H1和H0,分别表示目标存在(H1)和不存在(H0)。这是二元简单假设检验。二元数字通信问题也是简单假设检验。如果假设中含有目标未知参量,则是复合假设检验。m元通信问题也是复合假设检验。如果未知参量是随机变化的,则是随机参量信号的假设检验。
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常用的最佳准则,是最小错误概率准则,即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以雷达检测为例:目标是源,它可使用的两个假设是H1和H0。接收端收到样本X(雷达回波)后,判定H1为真(目标存在),或判定H0为真(目标不存在概率可分别表示为p(H1/x)和p(H0/x),称为后验概率。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判决规则是,若

则判定H1为真(选择H1);否则判定H0为真。
7注意的问题

1、做假设检验之前,应注意资料本身是否有可比性。
2、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应注意这样的差别在实际应用中有无意义。
3、根据资料类型和特点选用正确的假设检验方法。
4、根据专业及经验确定是选用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5、当检验结果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应注意有发生I类错误的可能性,即错误地拒绝了本身成立的H0,发生这种错误的可能性预先是知道的,即检验水准那么大;当检验结果为不拒绝无效假设时,应注意有发生II类错误的可能性,即仍有可能错误地接受了本身就不成立的H0,发生这种错误的可能性预先是不知道的,但与样本含量和I类错误的大小有关系。
6、判断结论时不能绝对化,应注意无论接受或拒绝检验假设,都有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7、报告结论时是应注意说明所用的统计量,检验的单双侧及P值的确切范围。[2]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