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JAVA的过去和未来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印象笔记 mac 截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12:20

    第一次发表博文,如有不到之处,望大家多多包含。

    说到JAVA,在软件行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在它春风得意的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它的过去与未来。JAVA从出现到现在的J2ME,无可厚非的,为IT行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什么JAVA能做到长足的发展呢?我来为大家谈谈我的观点:

    1.WEB方面,在WEB动态网页方面,JAVA毋庸置疑算是最流行的开发语言。

    在这点上,我为大家分析一下优势,如下几点:主要是开发效率,次要是跨平台。

    第一点,开发效率(由开源和广大用户群支持),WEB动态网页用C/C++也能做,它的目的是要从一两个输入参数得出一个或多个输出结果,并插入到网页中,这用C来开发应该说不难,但如过中间的处理过程很复杂,用C/C++,成本难免很高。

比如:

    处理个数据库具体细节要专人拿数据库C接口来写的话,这我就假定要花3天时间,然后再进入业务层开发。

    这里JAVA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从网上找个类库,调用几个函数1天就能进入业务层逻辑的开发。

    不难看出,公司宁愿拿1天时间来做数据库这个事情。这就是开发效率的优势。

    第二点,跨平台,也就是说写一个动态网页,不管是在LINUX,还是WINDOWS,还是UNIX,只要装了JAVA虚拟机,它就能运行了。这点也比较重要,避免重复投入吧!

    2.手机软件方面,在这方面,JAVA也是最流行的开发语言。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就是JAVA的跨平台性。JAVA程序可以在多种主机上运行,这就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

    

    谈谈未来JAVA的发展趋势。

    JAVA到J2EE一路走来,从从前的边编译,边执行,到现在的执行时编译,执行中不编译速度提高了很多,举个例子。

    int b = 0;

    for(int a = 0; a < 1999; a ++)

           b += a*b;

假设原来有以上语句,每条b += a*b要解释N微秒,执行M微秒,这样下来,这段程序花费了大于(N+M)*1999微秒。

如果采取执行中不编译,执行前编译,每条b += a*b要解释0微秒,执行M微秒,这样下来,这段程序花费了大于(N*M)微秒。

 

    但很明显,每次我的程序执行,都需要先编译2进制代码,这样如果我这台机器上装了一个JAVA程序,每次执行前都要编译一次,我们来算算各种方案执行一共要花多少时间:

    边编译,边执行:

    大于(N+M)*1999*执行次数

    编译一次执行:

    大于(N+M)*执行次数

 

    也就是说一台机器如果执行了100次这个程序,就要浪费100倍的执行时间。

    这样我想如果JAVA不是虚拟机,而是编译器的话,可以想象:

    大于(M*执行次数)就是所有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就是说,一次编译永远执行,效率比现在的一次编译,一次执行高得多。

 

    可以相像,未来JAVA将以编译器形式出现。我要说的说完了,谢谢大家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