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伟大"的品质见证将"将"之道的重要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搭建个人网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07
 
三个"伟大"的品质见证将"将"之道的重要性
     
              ------论文答辩的回顾
 
 
    三个"伟大"品质是什么?偶然在<Spring In Action>里看到了:懒惰,急躁,傲慢。这6个字形容一个程序员,我觉得适合所有的IT从业人员、很真实,的确说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心声、以及在工作中所见到的现像,于是在论文当中,写上这几个"伟大"的品质与智力资本管理的关系,恰恰在论文答辩的时候老师就是问这个问题:用将"将"之道如何解决这三个"伟大"的品质。其实,期待这一天挺久了,三年了工商管理生活,使我的心智成熟的很多,不管怎样,都去认真的对待,最后写了这篇论文几乎没用过几个Ctrl+C与Ctrl+V。
 
    那么到底如何解决这三个"伟大"的品质。我记得在答辩时大概是这样回答的:在IT里,一切管理皆服务。同时引入咨询和参与这两种方式。咨询是对工作进展的保健,参与是对工作方式的激励,这两个方式是用来窥探“将”才的内心世界,整个核心归纳为一个字,那就是“诚”。这几个月里,感受颇深,懒惰,急躁,傲慢是代表人处理事情的所表达出来的方式。
 
  “懒惰”并不是以前的好吃难做,对于刚从业人员,有时表现为对责任不以为然,有时又表现为一种不为半斗米而折腰的思想,一切都体现出自由、乐观的心态。其实这时一个人还处于依赖的阶级,没有经历过工作上的失败,所有对时间观念不是特别敏感。
 
  “急躁”是太渴望成功了,特别是对于刚有一些权力的人,但总感觉权力不够用,很想把事情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好,觉得全天下唯我独尊,没有考虑到旁人,后来发现其实一切并不是皆由心生。越急就越乱,如果出现问题,没有人扶持一把的话,结果就是Game Over。
 
  “傲慢”则是一种偏见。大多数发展到后期都会产生,这是必然的历史产物,对利益是特别的敏锐,表面是“天下为公”,内心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染缸”。
 
    种种原因表明,这是责、权、利不对等所引起了现象,但这世界这三样东西也永远不会是对等了。“懒惰”需要的是咨询,“急躁”需要的是参与,“傲慢”则需要的是一种诚心。体现出一切管理皆服务的理念。
 
    突然间,脑子里闪出了一个新观点:管理并不井井是有条理的管好人、有计划的理好事。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有别于机器就是:机器几乎不出错,但人会常常犯错误。因为人有情感,恰使管理的最高境界提升到要让员工感知道他们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同时自己又能把握错误,以及能把员工的错误缩小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可谓是一切错误尽在掌握之中。而管理并不是说做到对了起自己就够,那是自私的一种表现,将“将”之道是需要一种心胸宽广的人格魅力,对了起跟自己打拼的兄弟,哪一天他们离开了,大部份人会说:“在这个组织里共事很高兴,知道很多错误的东西,学到很多正确的东西,没被当作机器使用。” 也许这就是一种另类文化,但在这个自我世界里的今天,试问有多少不是靠哄骗的伎俩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