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五章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 卖家不发货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7:50
第五章,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哲学很重要。整个第五章其实就是在探讨一个产品导向性的问题——产品战略。
战略在我读用户体验要素设计的时候,感觉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产品初学者不是很能明确且准确地给出,并且感觉很空洞。
产品战略=企业价值观+产品使命+产品愿景
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可以说是产品战略的主要包含内容。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产品战略,取决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表现为团队的文化与价值观,受公司高层的影响,反过来又体现在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身上
在这里,我认为这句话就是想告诉我们,产品战略是一个从公司价值观出发,紧抓公司的愿景和使命的产品策略。但是又会受公司高层人员的影响,毕竟怎么做最终的决策者还是公司高层;同时又和团队成员互相影响,因为团队成员根据产品战略进行工作,但是又在初期进行战略的设定。

作者在书中分了三部分进行可行性分析解释:我们在哪儿,我们去哪儿和我们怎么去。这整个框架很像哲学中经常提到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思考。
我们在哪儿
其实就是一个所在市场、行业的问题。产品,不是盲目,天马行空,想做就做的。我们要经过调查分析才能决定我们能不能做。
要知道我们在哪儿,我们就要知道这个行业怎么样——市场扫描;竞争对手怎么样——竞品分析;自己的情况又怎么样——自我分析。
1、市场扫描,常用PEST分析,分析当前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人口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这四个方面的机会和威胁。
2、竞争对手分析,就是做竞品分析。从市场扫描确定了要进入的市场,就该进行竞品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公司,产品,功能等多方面的状况。要知道,这里多多益善。
3、自我分析就是要知道自己现在状况如何。要从公司、团队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想清楚什么对我们有利,为什么是我们来做。这里很重要的就是SWOT分析了。

我们去哪儿
在这一块,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从市场,目标用户,用户需求,产品战略和定位等入手,分析我们要把产品做成什么样的产品。
我们怎么去
在这里,书中用一个词概括了所有的问题——“策略”。定价策略、推广策略、渠道策略、技术策略······反正就是各种各样的正确的策略,用以保证在起点到终点的路上,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
我们怎么做
书中所说的产品规划和产品会议这些,在这里概括为一个我们怎么做的问题。明确了我们要怎么去目的地,只是给出了一个可达路径,但是重要的还是过程之间怎么做的。
孕育一个产品,从设计、开发、发布这些过程当中,都有人、财、物和时间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做好计划,给自己一个时间进度条,告诉团队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让一切都在掌握当中。
在产品的过程当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我们要时时知道现在我们前进到哪里了,需要大大小小的会议。

KPI和大局观
作者将KPI单独作为一小节拿出来分享,由此可知其重要性。
KPI即关键业绩指标,它在本质上,还是为产品战略服务的,最终的目的也还是为了实现公司的商业目标。
我在这里把KPI和大局观一起做笔记,是因为我认为KPI是被分解以后进行细化的一个个小战略目标。公司的KPI任务是分布在团队的各个成员身上,所以,这就需要进行团队之间的协同。那么进行分解和分布的时候,就需要人的大局意识了。大局者,将KPI当做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会刻意的追求当下数字和利益,而是会考虑得更加长远。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