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三章笔记(下)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 server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00:18
文档的规范和管理
说到文档,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文档的规范和管理。
文档的规范就是文档内容的框架,文档的格式。
书中,作者关于每个产品阶段的文档都有分类列举:

文档很多,为了便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与同事间的工作的沟通,我们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文档标准,并且不断地进行更新。
文档管理,在前面提到了文档的命名方法,后续就应是存放的问题了。产品的文档不是给产品经理一个人看的,而是给整个团队看,不同的职能范围的人可能会对自己负责的文档进行修改和更正。所以为了更方便的共享文档,我们要适时地使用版本管理工具。
各种工具的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把事情完成,做完美,工具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这是我根据网上的一些内容整理出来的,不是很全,有很多工具都没有列举出来,数据分析工具,用户调研工具······很多自己都没有接触过,还需要了解的有太多了。
敏捷方法
敏捷是我一直不是很懂得的概念,这次也顺便总结总结。
-敏捷一词来源于开发当中的敏捷开发。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
-敏捷以“复杂系统”为背景,以人为核心驱动,具有适应能力的经验性过程控制。
-敏捷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见性”。
上面都是我在网上的一些摘抄,通过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认为敏捷就是一种直接的,在变化中寻找平衡点,进行适应、不断改变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在产品的过程中,就拿沟通来讲,每日站立会议,任务看板,计划纸牌这些都是敏捷的使用。时时了解产品的进度,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需求的变化,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真正地做到淡定自若,不怕变化。
这些都是手段
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很多的方法,很多的工具,很多的文档,这些都是我们为了得到最终的产出物而使用的手段。这里的手段可不是常意理解中的贬义词哦。产品,我们在乎的就是最终的产出物,有没有解决用户的需求和有没有达到公司的目标。
所以,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文档不是目的,别为了文档而写文档;工具不是目的,找到合适顺手的就用了吧;方法也不是目的,找到合适团队的方法就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