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和apply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晷怎么看时间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0:11

相信很多前端小伙伴们在写代码的时候应该都用过 call()apply() 这两个方法,应该也对这两个方法有个基本的了解。但肯定也有些小伙伴对它们不是很熟悉,那这次就来探究一下这两个方法

【基本作用】

想要深入了解 call()apply() 这两个方法,那么必须要先知道他们的基本作用:

改变对象的执行上下文

什么是执行上下文?

我们在写一个方法的时候,总是会用到一个关键字this,而this的指向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执行上下文(执行环境)

首先我们要知道,this指向的永远是调用该方法的对象,如何证明this的指向就是当前对象呢?看下面这段代码:

function func () {    this.a = 1;    console.log(this.a);}func();  // 1

代码中方法执行后控制台输出1,由于func是全局对象window下的一个方法,那么调用该方法的对象就应该是全局对象window,所以this理论上指向的对象就应该是window

如果理论成立,而this.a==1,也就是说变量a是一个全局变量。在控制台上直接输入awindow.a后回车,会发现输出了1,所以在func这个方法中,this的指向就是window

换个方式来验证下:

var person = {    name: 'xiao ming',    age: 18,    who: function () {        console.log( 'my name is ' + this.name + ' , ' + this.age + ' years old' );        console.log( person === this);    }}person.who();// my name is xiao ming , 18 years old// true

上面这段代码中who方法是person对象的一个属性,被person对象调用,所以this的指向也就是person

那么在知道什么是执行上下文以后,就可以比较好的理解改变执行上下文的含义了,举个不恰当的栗子:

我有一张银行卡,只有我知道密码,所以只有我取钱,此时银行卡的“执行上下文”是我;而之后我把密码告诉了老婆大人,那么老婆大人知道密码以后也就可以从这张卡取钱,老婆大人取钱的时候,“执行上下文”就变成了老婆大人

小伙伴们可能就会问了,银行卡自己用挺好的还能存点私房钱,又为什么要给老婆大人用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因为我妻管严啊 :)你管我呢

为什么需要改变执行上下文?

简单来说,方便啊!复杂点说,原因可以有很多,得看具体的业务场景。下面还是举个��栗子 :)但不代表所有场景

小明有一个炒菜的铲子,小明的室友小刚今天突然想自己做菜吃,但是小刚没有铲子。小刚又不想为了做个菜单独买把铲子,于是就借用了小明的铲子,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节省了开支,一举两得

改变执行上下文也是一样,A对象有一个方法,而B对象因为某种不可言说的情况也需要用到一样的方法,那么这时候我们是单独为B扩展个方法呢,还是借用一下A的方法呢?当然是借用A的啦,既完成了需求,又减少了内存的占用

call()apply()异同】

在了解异同之前,先来搞清楚这两个方法都是怎么用的

基本使用

call()

function.call(obj[,arg1[, arg2[, [,.argN]]]]])
  • 调用call的对象必须是个函数function
  • call的第一个参数将会是function改变上下文后指向的对象,也就是上面例子里的小刚,也就是上上面例子里的老婆大人,如果不传,将会默认是全局对象window
  • 第二个参数开始可以接收任意个参数,这些参数将会作为function的参数传入function
  • 调用call的方法会立即执行

apply()

function.apply(obj[,argArray])

call方法的使用基本一致,但是只接收两个参数,其中第二个参数必须是一个数组或者类数组,这也是这两个方法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数组与类数组小科普

数组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它的特征都有哪些呢?

  1. 可以通过角标调用,如 array[0]
  2. 具有长度属性length
  3. 可以通过 for 循环和forEach方法进行遍历

类数组顾名思义,具备的特征应该与数组基本相同,那么可以知道,一个形如下面这个对象的对象就是一个类数组

var arrayLike = {    0: 'item1',    1: 'item2',    2: 'item3',    length: 3}

类数组arrayLike可以通过角标进行调用,具有length属性,同时也可以通过 for 循环进行遍历

我们经常使用的获取dom节点的方法返回的就是一个类数组,在一个方法中使用 arguments关键字获取到的该方法的所有参数也是一个类数组

但是类数组却不能通过forEach进行遍历,因为forEach是数组原型链上的方法,类数组毕竟不是数组,所以无法使用

那么如何才能让类数组能够使用forEach呢?小伙伴们可以在看完本篇后自己思考一下哦

异同

相同点

都能够改变方法的执行上下文(执行环境),将一个对象的方法交给另一个对象来执行,并且是立即执行

不同点

call方法从第二个参数开始可以接收任意个参数,每个参数会映射到相应位置的func的参数上,可以通过参数名调用,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参数作为数组传入,它们会作为一个整体映射到func对应的第一个参数上,之后参数都为空

function func (a,b,c) {}func.call(obj, 1,2,3)// function接收到的参数实际上是 1,2,3func.call(obj, [1,2,3])// function接收到的参数实际上是 [1,2,3],undefined,undefined

apply方法最多只有两个参数,第二个参数接收数组或者类数组,但是都会被转换成类数组传入func中,并且会被映射到func对应的参数上

func.apply(obj, [1,2,3])// function接收到的参数实际上是 1,2,3func.apply(obj, {    0: 1,    1: 2,    2: 3,    length: 3})// function接收到的参数实际上是 1,2,3

两个方法该如何选择?

跟简单,根据你要传入的参数来做选择,不需要传参或者只有1个参数的时候,用call,当要传入多个对象时,用apply

或者,如果需要传入的参数已经是一个数组或者类数组了,就用apply,如果还是单独的需要逐个传入的,可以考虑使用call(如果你不嫌麻烦的话 )

【其他用途——对象继承】

由于可以改变this的指向,所以也就可以实现对象的继承

function superClass () {    this.a = 1;    this.print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a);    }}function subClass () {    superClass.call(this);    this.print();}subClass();// 1

subClass通过call方法,继承了superClassprint方法和a变量,同时subClass还可以扩展自己的其他方法



作者:君未来我已老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131ce0390cf8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