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tar命令

来源:互联网 发布:贴片电容标称值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05:40

#tar [-j|z] [cv] [-f 新建的文件名] filename ...   <==  打包与压缩

# tar [-j|z] [tv] [-f 新建的文件名]     <==查看文件名

#tar [-j|z][xv][-f 新建的文件名] [-C 目录]    <== 解压缩

参数:

-c  :新建打包文件,可搭配-v来查看过程中被打包的文件名(filename)

-t :查看打包文件的内容含有哪些文件名,重点在查看文件名

-x :解打包或解压缩的功能,可以搭配-C(大写)在特定目录解开。特别留意的是,-c,-t,-x不可同时出现在一串命令行中

-j :通过bzip2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文件名最好为 *.tar.bz2

-z: 通过gzip的支持进行压缩/解压缩,此时文件名最好为 *.tar.gz

-v :在压缩/解压缩的过程中,将正在处理的文件名显示出来

-f filename : -f后面要接被处理的文件名。建议 -f 单独写一个参数

-C 目录: 这个参数用在解压缩时,若要在特定目录解压缩,可以使用这个参数

-p :保留备份数据的基本权限与属性。常用于备份(-c)重要的配置文件。

--exclude=FILE: 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FILE打包


其实最简单的使用tar 只要记忆一下方法即可:

压缩: tar -jcv -f  filename.tar.bz2 要被压缩的文件或目录名称

查询: tar -jtv -f filename.tar.bz2

解压缩:tar -jxv -f filename.tar.bz2 -C 欲解压缩的目录


filename.tar.bz2是自己取的文件名,tar不会主动产生创建的文件名。我们要自定义。如果不加[-j|-z]的话,文件名最好取为*.tar即可。如果是-j参数,代表有bzip2的支持,

因此文件名最好取为*.tar.bz2,因为bzip2会产生.bz2的扩展名。至于如果是加上了-z的gzip的支持,那文件名最好取为*.tar.gz


例1:使用tar加入-j或-z的参数备份/etc 目录

tar -zpcv -f /root/etc.tar.gz  /etc  

例2:查看tar 文件的数据内容(可查看文件名),与备份文件名有否根目录的意义

查看文件名非常简单,可以这样做:

tar  -jtv -f /root/etc.tar.bz2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