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09 期望

来源:互联网 发布:江东陆伯言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35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描述量

描述随机变量最完备的方法是写出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章节看到的,概率分布的表达往往都比较复杂,信息量很大。这如同我们购置汽车的时候,一辆汽车的全面数据可以说是海量的,比如汽车尺寸,油箱大小等等。我们选择一辆汽车时,往往只使用有限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量来代表汽车的主要特征,比如排气量,最大马力。我们信赖这几个量,因为它们可以“粗糙”的描述汽车的主要性能。这些量是汽车全面数据的一个缩影。

类似的,统计学家也设计了这样的投影系统,将全面的概率分布信息量投射到某几个量上,来代表随机变量的主要特征,从而掌握该随机变量的主要“性能”。这样的一些量称为随机变量的描述量(descriptor)。比如期望用于表示分布的中心位置,方差用于表示分布的分散程度等等。这些描述量可以迅速的传递其概率分布的一些主要信息,允许我们在深入研究之前,先对其特征有一个大概了解。

(买西瓜之前,先听听声音,可以对西瓜的成熟度有个了解。)

 

期望

期望(expectation)是概率分布的一个经典描述量,它有很深的现实根源。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未知事件有一个预期,也就是我们的期望。比如,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来期望高考分数。现实生活中的期望可以是许多因素的混合,比如历史表现和主观因素。

你的期望是什么?

在概率论中,我们更加定量的对未知结果进行预估。根据概率分布,我们以概率值为权重,加权平均所有可能的取值,来获得了该随机变量的期望(expectation):

 

E(x)=ixip(xi)E(x)=∑ixip(xi)

 

如果某个取值概率较大,那么它就在最终结果中占据较大的分量。期望是一个非常简单而直观的概念。期望常用字母μμ表示 (μμ同样是高斯分布的一个参数,我们将马上看到,为什么同一个字母用在两个地方)。

期望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特别在估计收益的时候。比如,买一张彩票的收益为一个随机变量X。该彩票售价为2元,有三位数,每位数可以从0到9中任意选择。每期有一个随机选择的号获奖,奖金1000元。那么,X的分布为:

 

p(2)=999/1000p(−2)=999/1000

 

 

p(998)=1/1000p(998)=1/1000

 

因此,

 

E(X)=2×p(2)+998×p(998)=1.0E(X)=−2×p(−2)+998×p(998)=−1.0

 

也就是说,如果买一张彩票,收益的期望为损失1元。

期望是在事件还没确定时,根据概率,对平均结果的估计。如果事件发生,结果并不是期望值。但是,如果重复进行大量实验,其结果的平均值会趋近期望值。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将期望写成E(X),这表示的是一个数值,而不是一个随机变量的函数。

 

基于相似的道理,可以用下面的积分公式,计算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

 

E(X)=+xf(x)dxE(X)=∫−∞+∞xf(x)dx

 

 

正态分布的期望

 

E(X)=1σ2π−−√+xe(xμ)2/2σ2dx=μE(X)=1σ2π∫−∞+∞xe−(x−μ)2/2σ2dx=μ

 

即,分布的参数μμ就是正态分布的期望!这也是μμ常用于表示期望的原因。

回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曲线,x=μx=μ是分布曲线的对称轴。如果将密度函数曲线下的面积看做一个“物品”,那么x=μx=μ是该“物品”的重心所在。比如μ=0,σ=1μ=0,σ=1时,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 By Vameifrom scipy.stats import norm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rv = norm(loc=0, scale = 1)x = np.linspace(-5, 5, 200)plt.fill_between(x, rv.pdf(x), y2=0.0 color="coral", label="N(0,1)")plt.axvline(x = rv.mean(), label="E(X)", linewidth=1.5, color="blue")plt.legend()plt.grid(True)plt.xlim([-5, 5])plt.ylim([-0.0, 0.5])plt.title("normal distribution")plt.xlabel("RV")plt.ylabel("f(x)")plt.show()
复制代码

上面的代码中,rv是一个随机变量对象,调用mean()方法,可以计算该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指数分布的期望

根据指数分布的表达式,

 

f(x)={λeλx0ififx0x<0f(x)={λe−λxifx≥00ifx<0

 

它的期望为:

 

E(x)=1/λE(x)=1/λ

 

对于λ=0.2λ=0.2的指数分布,它的期望值为5。

可以通过编程,来计算指数分布的期望。如下图所示:

 

复制代码
# By Vameifrom scipy.stats import expon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rv = expon(scale = 5)x = np.linspace(0.0, 30, 100)print rv.pdf(x)plt.fill_between(x, rv.pdf(x), y2=0, color="coral", label="0.2")plt.axvline(x = rv.mean(), label="E(X)", linewidth=1.5, color="blue")plt.grid(True)plt.legend()plt.xlim([0, 25])plt.ylim([0, 0.2])plt.title("exponential distribution")plt.xlabel("RV")plt.ylabel("f(x)")plt.show()
复制代码

 

期望的性质

期望有一些很有用的性质:

性质1.

如果Y=g(X)Y=g(X),那么当X为离散随即变量,且|g(x)|p(x)<∑|g(x)|p(x)<∞ (该条件保证下面的累加为有限值)

 

E(Y)=xg(x)p(x)E(Y)=∑xg(x)p(x)

 

当X为连续随机变量,且|g(x)|f(x)dx<∫|g(x)|f(x)dx<∞ (该条件保证下面的积分为有限值)

 

E(Y)=g(x)f(x)dxE(Y)=∫−∞∞g(x)f(x)dx

 

 

回忆随机变量的函数。X和Y之间存在对应关系。Y的概率分布,等于对应X的概率分布。因此,Y=g(X)Y=g(X)根据X概率的加权平均,就是Y的期望。

 

性质2.

Y=g(X1,X2,...,Xn)Y=g(X1,X2,...,Xn)。如果XiXi是离散的,且有分布p(x1,...,xn)p(x1,...,xn),那么当x1,...,xn|g(x1,...,xn)|p(x1,...,xn)<∑x1,...,xn|g(x1,...,xn)|p(x1,...,xn)<∞时,有

 

E(Y)=x1,...,xng(x1,...,xn)p(x1,...,xn)E(Y)=∑x1,...,xng(x1,...,xn)p(x1,...,xn)

 

如果XiXi是连续的,且有分布f(x1,...,xn)f(x1,...,xn),那么当...|g(x1,...,xn)|f(x1,...,xn)dx<∫∫...∫|g(x1,...,xn)|f(x1,...,xn)dx<∞时,有

 

E(Y)=...g(x1,...,xn)f(x1,...,xn)dxE(Y)=∫∫...∫g(x1,...,xn)f(x1,...,xn)dx

 

 

这一性质与上面一个性质类似,只不过换成多变量联合分布的情况。

利用性质1和性质2,我们可以根据原随机变量的分布,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值。

 

性质3.

如果X和Y是独立随机变量,而g和h是两个函数,如果E[g(X)],E[h(Y)]E[g(X)],E[h(Y)]存在,那么有

 

E[g(X)h(Y)]=E[g(X)]E[h(Y)]E[g(X)h(Y)]=E[g(X)]E[h(Y)]

 

 

根据独立随机变量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联合分布写成f(x)和f(y)的乘积。结合性质2,即可得出上面的结论。

一个特别的情况是,如果X和Y独立,那么E(XY)=E(X)E(Y)E(XY)=E(X)E(Y)。

(即g(X)=X,h(Y)=Yg(X)=X,h(Y)=Y的情况)

 

性质4.

如果Y=a+ni=1biXiY=a+∑i=1nbiXi,而XiXi的期望为E(Xi)E(Xi),那么

 

E(Y)=a+i=1nbiE(Xi)E(Y)=a+∑i=1nbiE(Xi)

 

 

这说明,期望是一个线性运算。随机变量线性组合的期望,等于期望的线性组合。

我们可以假设f(x_i, ..., x_n)的联合分布,并根据性质2来证明性质4。对联合分布的积分,可以得到单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从而获得单随机变量的期望。

 

上面四个性质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利用已知的期望值,来计算未知的期望值。有些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比较难以通过定义计算。利用上面的性质,进行合理的变化,更容易计算其期望。

比如,计算二项分布的期望。二项分布是进行n次实验,其中成功的次数Y。每次成功的概率为p。根据定义计算

 

E(Y)=k=0n(nk)kpk(1p)nkE(Y)=∑k=0n(nk)kpk(1−p)n−k

 

上面的计算并不容易。另一方面,观察可知,每次试验成功的次数X是伯努利分布,即

 

p(1)=p,p(0)=1pp(1)=p,p(0)=1−p

 

 

E(X)=pE(X)=p

 

二项分布Y可以表示为n个伯努利分布的和,即

 

Y=k=inXiY=∑k=inXi

 

所以

 

E(Y)=k=inE(Xi)=npE(Y)=∑k=inE(Xi)=np

 

 

条件期望

条件期望将期望用于条件概率。我们已经知道,条件概率是事件B条件下, A的概率,即P(A|B)P(A|B)。条件概率只不过是在一个缩小了的样本空间B上,重新计算A的概率。条件概率的A与B可以是随机变量,比如P(X|Y=y)P(X|Y=y),即“随机变量Y等于y”是条件,在该条件下,随机变量X的随机分布。

(在连续随机变量的情况下,我们使用条件密度函数f(x|Y=y)f(x|Y=y)来描述条件分布)

对于一个已知的分布,我们可以求得条件分布的期望。对于离散随机变量:

E(X|Y=y)=ixip(xi|Y=y)E(X|Y=y)=∑ixip(xi|Y=y)

其中,xixi为该离散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也就是,在一个新的样本空间(Y = y)上,随机变量X的期望值。

对于连续随机变量,其条件期望为:
E(X|Y=y)=+xf(x|Y=y)dxE(X|Y=y)=∫−∞+∞xf(x|Y=y)dx


一个随机变量的期望为一个数值。但一个条件分布的期望,比如E(X|Y=y)E(X|Y=y),会随着随机变量Y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条件期望是随机变量Y的函数。根据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念,E(X|Y=y)E(X|Y=y)可以看作一个新的随机变量。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这一新的随机变量的期望E(E(X|Y))E(E(X|Y))。

 

 

总结

期望是随机变量分布的一个描述量,用“概率加权平均”来计算,表达随机变量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