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重叠 51Nod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全角半角转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7:02
X轴上有N条线段,每条线段包括1个起点和终点。线段的重叠是这样来算的,1020102012251225的重叠部分为12201220
给出N条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从中选出2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重叠部分是最长的。输出这个最长的距离。如果没有重叠,输出0。
Input
第1行:线段的数量N(2 <= N <= 50000)。 
第2 - N + 1行:每行2个数,线段的起点和终点。(0 <= s , e <= 10^9)
Output
输出最长重复区间的长度。
Sample Input
51 52 42 83 77 9
Sample Output

4

思路:以前也做过贪心题,但是很少接触与区间相关的贪心题,这题还是看网上大牛的思路才写出来的。

首先: 先将输入的区间起点按升序排序,若起点相同则按终点降序排序

比如5组区间:(1 5)(2 4)(2 8)(3 7)(7 9)

按上面所述排序: (1 5) (2 8)  (2 4) (3 7) (7 9)

这样很直观,为什么要起点升序,起点相同则按终点降序排序

起点升序很容易理解,我们要找区间覆盖最大长度。

起点相同则按终点降序排序    明显(1 5) (2 8) 区间覆盖长度大于 (1 5) (2 4)  (别忘了这可是一道贪心算法题,从最接近最优解出发)

接下来考录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区间覆盖  (2)区间包含跟不包含(一起处理)

(应该选定一个参考区间)

1 区间覆盖: 直接是小区间的距离(2 8)(2 4) 直接是4-2=2;

2 区间包含跟不包含: 区间包含,就是第一个区间终点跟第二个区间起点的差值,eg: (1 5) (2 8)  即5-2=3

  假如(1 5)是参考区间,那么比较完(1 5) (2 8)。参考区间应该为下一个区间,即(2 8).

因为后面的区间起始点都不比(2 8)小(起点升序)。又因为区间包含,就是第一个区间终点跟第二个区间起点的差值。

那么后面的区间跟(1 5)区间覆盖长度都没有比(2 8)区间覆盖长度大。。显然的,说起来很绕。所以这时再以(1 5)作为参考区间没有意义了。

为方便起见,就选取下一个区间作为参考区间,即(2 8).

总结一下:

          1.先将输入的区间起点按升序排序,若起点相同则按终点降序排序

          2.分两部分处理:区间覆盖    区间包含跟不包含

代码: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MAXN 50000+10#define INF 0x3f3f3f3fstruct note{    int a;    int b;} Q[MAXN];bool cmp(note t1,note t2){    if(t1.a==t2.a)        return t1.b>t2.b;    else return t1.a<t2.a;}int main(){    int n;    while(~scanf("%d",&n))    {        int max1=-INF;        for(int i=0; i<n; i++)            scanf("%d %d",&Q[i].a,&Q[i].b);        sort(Q,Q+n,cmp);        note p=Q[0];        for(int i=1; i<n; i++)        {            if(Q[i].b<p.b)                max1=max(max1,Q[i].b-Q[i].a);            else if(Q[i].b>=p.b&&Q[i].a<=p.b)            {                max1=max(max1,p.b-Q[i].a);                p=Q[i];            }        }        printf("%d\n",max1);    }    return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