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精英特速读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1:07

定义: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每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

这里写图片描述

被观察者:从类图中可以看到,类中有一个用来存放观察者对象的Vector容器(之所以使用Vector而不使用List,是因为多线程操作时,Vector在是安全的,而List则是不安全的),这个Vector容器是被观察者类的核心,另外还有三个方法:attach方法是向这个容器中添加观察者对象;detach方法是从容器中移除观察者对象;notify方法是依次调用观察者对象的对应方法。这个角色可以是接口,也可以是抽象类或者具体的类,因为很多情况下会与其他的模式混用,所以使用抽象类的情况比较多。
观察者:观察者角色一般是一个接口,它只有一个update方法,在被观察者状态发生变化时,这个方法就会被触发调用。
具体的被观察者:使用这个角色是为了便于扩展,可以在此角色中定义具体的业务逻辑。
具体的观察者:观察者接口的具体实现,在这个角色中,将定义被观察者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所要处理的逻辑。

观察者模式也叫发布/订阅模型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private Vector<Observer> obs = new Vector<Observer>();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        this.obs.add(obs);    }    public void delObserver(Observer obs){        this.obs.remove(obs);    }    protected void notifyObserver(){        for(Observer o: obs){            o.update();        }    }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被观察者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被观察者事件反生");        super.notifyObserver();    }}//观察者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class ConcreteObserver1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1收到信息,并进行处理。");    }}class ConcreteObserver2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2收到信息,并进行处理。");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ubject sub = new ConcreteSubject();        sub.addObserver(new ConcreteObserver1()); //添加观察者1        sub.addObserver(new ConcreteObserver2()); //添加观察者2        sub.doSomething();    }}

优点: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抽象耦合。使得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容易扩展
建立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需要考虑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以及后期的调试
多级触发时,观察者卡壳,效率问题更甚

应用

关联行为场景。关联行为需要可拆分
事件多级触发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的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