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类实例化时jvm执行顺序

来源:互联网 发布:nginx 访问日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8:40

前言

关于jvm类加载器我们面试的时候会经常问到,如果相关概念不清楚的话可以参阅我的深入理解虚拟机之类加载器 。这一篇文章旨在实战演示jvm执行的顺序。

示例代码

package com.jdk.learn;/** * Created by ricky on 2017/8/25. * * 类加载器加载顺序考究 * * */public class ClassLoad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n sons=new son();    }}class parent{    private static  int a=1;    private static  int b;    private   int c=initc();    static {        b=1;        System.out.println("1.父类静态代码块:赋值b成功");        System.out.println("1.父类静态代码块:a的值"+a);    }    int initc(){        System.out.println("3.父类成员变量赋值:---> c的值"+c);        this.c=12;        System.out.println("3.父类成员变量赋值:---> c的值"+c);        return c;    }    public parent(){        System.out.println("4.父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a:"+a+",b:"+b);        System.out.println("4.父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c:"+c);    }}class son extends parent{    private static  int sa=1;    private static  int sb;    private   int sc=initc2();    static {        sb=1;        System.out.println("2.子类静态代码块:赋值sb成功");        System.out.println("2.子类静态代码块:sa的值"+sa);    }    int initc2(){        System.out.println("5.子类成员变量赋值--->:sc的值"+sc);        this.sc=12;        return sc;    }    public son(){        System.out.println("6.子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sa:"+sa+",sb:"+sb);        System.out.println("6.子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sc:"+sc);    }}

执行结果

 1.父类静态代码块:赋值b成功 1.父类静态代码块:a的值1 2.子类静态代码块:赋值sb成功 2.子类静态代码块:sa的值1 3.父类成员变量赋值:---> c的值0 3.父类成员变量赋值:---> c的值12 4.父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a:1,b:1 4.父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c:12 5.子类成员变量赋值--->:sc的值0 6.子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sa:1,sb:1 6.子类构造方式开始执行---> sc:12

分析

当我们进行new实例化进行操作的时候,JVM都进行了什么操作呢?
如果你看过深入理解jvm的话,应该会比较清楚,当我们使用new关键字进行实例化的时候,会进行如下几步处理:

  • 加载
    此阶段加载类的字节码信息到内存
  • 连接
    此阶段进行验证,分配默认值,符号引用转直接引用
  • 初始化
    为成员进行赋值等

  • 使用
    对实例进行操作比如sons.toString()

对于我们的实例而言,我们只关注连接和初始化阶段即可。
连接阶段我们按照类结构(成员变量(先),方法(后)等)的顺序(不是书写顺序),先对变量进行赋默认值0,对象的话为null。

初始化的时候,就是对对象进行赋值,比如c执行initc()进行赋值。

最后

作者:ricky

交流群: 24493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