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面试题二

来源:互联网 发布:revit mep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8:45

1.Fragment 如何实现类似 Activity 栈的压栈和出栈效果的?

Fragment 的事物管理器内部维持了一个双向链表结构,该结构可以记录我们每次 add 的

Fragment 和 replace 的 Fragment,然后当我们点击 back 按钮的时候会自动帮我们实现退栈操作。


2.Activity和Fragment生命周期有哪些?

Activity——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

Fragment——onAttach->onCreate->onCreateView->onActivityCreated->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View->onDestroy->onDetach


3.广播的两种注册方式及有什么区别

注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态注册,一种是动态注册。

动态注册优点:在 Android 的广播机制中,动态注册的优先级是要高于静态注册优先级的,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是需要动态注册广播接收器的。

静态注册优点:动态注册广播接收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用来注册的 Activity 关掉后,广播也就失效了。同时反映了静态注册的一个优势,就是无需担忧广播接收器是否被关闭,只要设备是开启状态,广播接收器就是打开着的。


4.内存不足时,怎么保持Activity的一些状态,在哪个方法里面做具体操作?

Activity的 onSaveInstanceState() 和 onRestoreInstanceState()并不是生命周期方法,它们不同于 onCreate()、onPause()等生命周期方法,它们并不一定会被触发。当应用遇到意外情况(如:内存不足、用户直接按Home键)由系统销毁一个Activity,onSaveInstanceState() 会被调用。但是当用户主动去销毁一个Activity时,例如在应用中按返回键,onSaveInstanceState()就不会被调用。除非该activity是被用户主动销毁的,通常onSaveInstanceState()只适合用于保存一些临时性的状态,而onPause()适合用于数据的持久化保存。


5.启动service的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一种是startService(),另一种是bindService()。这两者的区别是第一种方式调用者开启了服务,即会与服务失去联系,两者没有关联。即使访问者退出了,服务仍在运行。如需解除服务必须显式的调用stopService方法。主要用于调用者与服务没有交互的情况下,也就是调用者不需要获取服务里的业务方法。比如电话录音。而后者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一起的。当调用者退出的时候,服务也随之退出。用于需要与服务交互。


6.Android中的Context, Activity,Appliction有什么区别?

相同:Activity和Application都是Context的子类。

Context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上下文的意思,在实际应用中它也确实是起到了管理上下文环境中各个参数和变量的总用,方便我们可以简单的访问到各种资源。

不同:维护的生命周期不同。 Context维护的是当前的Activity的生命周期,Application维护的是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

使用context的时候,小心内存泄露,防止内存泄露,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 不要让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引用activity context,即保证引用activity的对象要与activity本身生命周期是一样的。

2. 对于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可以使用application,context。

3. 避免非静态的内部类,尽量使用静态类,避免生命周期问题,注意内部类对外部对象引用导致的生命周期变化。


7.Context是什么?

它描述的是一个应用程序环境的信息,即上下文。

该类是一个抽象(abstract class)类,Android提供了该抽象类的具体实现类(ContextIml)。

通过它我们可以获取应用程序的资源和类,也包括一些应用级别操作,例如:启动一个Activity,发送广播,接受Intent,信息,等。


8.Service 是否在 main thread 中执行, service 里面是否能执行耗时的操作?

默认情况,如果没有显示的指 servic 所运行的进程, Service 和 activity 是运行在当前 app 所在进程的 main thread(UI 主线程)里面。

service 里面不能执行耗时的操作(网络请求,拷贝数据库,大文件 )

特殊情况 ,可以在清单文件配置 service 执行所在的进程 ,让 service 在另外的进程中执行

android:process=":remote"


9.Activity 怎么和 Service 绑定,怎么在 Activity 中启动自己对应的Service?

Activity 通过 bindService(Intent service, ServiceConnection conn, int flags)跟 Service 进行绑定,当绑定成功的时候 Service 会将代理对象通过回调的形式传给 conn,这样我们就拿到了Service 提供的服务代理对象。在 Activity 中可以通过 startService 和 bindService 方法启动 Service。一般情况下如果想获取Service 的服务对象那么肯定需要通过 bindService()方法,比如音乐播放器,第三方支付等。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开启一个后台任务那么可以使用 startService()方法。


10.说说 Activity、Intent、Service 是什么关系

他们都是 Android 开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其中 Activity 和 Service 都是 Android 四大组件之一。他俩都是 Context 类的子类 ContextWrapper 的子类,因此他俩可以算是兄弟关系吧。不过兄弟俩各有各自的本领,Activity 负责用户界面的显示和交互,Service 负责后台任务的处理。Activity和 Service 之间可以通过 Intent 传递数据,因此可以把 Intent 看作是通信使者。


11.请描述一下 BroadcastReceiver

BroadCastReceiver 是 Android 四大组件之一,主要用于接收系统或者 app 发送的广播事件。

广播分两种:有序广播和无序广播。

内部通信实现机制:通过 Android 系统的 Binder 机制实现通信。

1. 无序广播:完全异步,逻辑上可以被任何广播接收者接收到。优点是效率较高。缺点是一个接收者不能将处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接收者,并无法终止广播 intent 的传播。

2. 有序广播:按照被接收者的优先级顺序,在被接收者中依次传播。比如有三个广播接收者 A,B,C,优先级是 A > B > C。那这个消息先传给 A,再传给 B,最后传给 C。每个接收者有权终止广播,比如 B 终止广播,C 就无法接收到。此外 A 接收到广播后可以对结果对象进行操作,当广播传给 B 时,B 可以从结果对象中取得 A 存入的数据。

在通过 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intent, receiverPermission, resultReceiver, scheduler,initialCode, initialData, initialExtras)时我们可以指定 resultReceiver 广播接收者,这个接收者我们可以认为是最终接收者,通常情况下如果比他优先级更高的接收者如果没有终止广播,那么他的onReceive 会被执行两次,第一次是正常的按照优先级顺序执行,第二次是作为最终接收者接收。如果比他优先级高的接收者终止了广播,那么他依然能接收到广播


12.为什么要用 ContentProvider?它和 sql 的实现上有什么差别?

ContentProvider 屏蔽了数据存储的细节,内部实现对用户完全透明,用户只需要关心操作数据的uri 就可以了,ContentProvider 可以实现不同 app 之间共享。Sql 也有增删改查的方法,但是 sql 只能查询本应用下的数据库。而 ContentProvider 还可以去增删改查本地文件. xml 文件的读取等。


13.说说 ContentProvider、ContentResolver、ContentObserver 之间的关系

a. ContentProvider 内容提供者,用于对外提供数据

b. ContentResolver.notifyChange(uri)发出消息

c. ContentResolver 内容解析者,用于获取内容提供者提供的数据

d. ContentObserver 内容监听器,可以监听数据的改变状态

e. ContentResolver.registerContentObserver()监听消息。


14.onInterceptTouchEvent()和onTouchEvent()的区别

onInterceptTouchEvent()用于拦截触摸事件

onTouchEvent()用于处理触摸事件


15.RemoteView在哪些功能中使用

APPwidget和Notification中


16. SurfaceView和View的区别是什么?

SurfaceView中采用了双缓存技术,在单独的线程中更新界面

View在UI线程中更新界面


17.View中onTouch,onTouchEvent,onClick的执行顺序

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onTouchEvent—–>onClick。在所有ACTION_UP事件之后才触发onClick点击事件。


18.ListView卡顿的原因与性能优化,越多越好

重用converView: 通过复用converview来减少不必要的view的创建,另外Infalte操作会把xml文件实例化成相应的View实例,属于IO操作,是耗时操作。

减少findViewById()操作: 将xml文件中的元素封装成viewholder静态类,通过converview的setTag和getTag方法将view与相应的holder对象绑定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findviewbyid操作

避免在 getView 方法中做耗时的操作: 例如加载本地 Image 需要载入内存以及解析 Bitmap ,都是比较耗时的操作,如果用户快速滑动listview,会因为getview逻辑过于复杂耗时而造成滑动卡顿现象。用户滑动时候不要加载图片,待滑动完成再加载,可以使用这个第三方库glide

Item的布局层次结构尽量简单,避免布局太深或者不必要的重绘

尽量能保证 Adapter 的 hasStableIds() 返回 true 这样在 notifyDataSetChanged() 的时候,如果item内容并没有变化,ListView 将不会重新绘制这个 View,达到优化的目的

在一些场景中,ScollView内会包含多个ListView,可以把listview的高度写死固定下来。 由于ScollView在快速滑动过程中需要大量计算每一个listview的高度,阻塞了UI线程导致卡顿现象出现,如果我们每一个item的高度都是均匀的,可以通过计算把listview的高度确定下来,避免卡顿现象出现

使用 RecycleView 代替listview: 每个item内容的变动,listview都需要去调用notifyDataSetChanged来更新全部的item,太浪费性能了。RecycleView可以实现当个item的局部刷新,并且引入了增加和删除的动态效果,在性能上和定制上都有很大的改善

ListView 中元素避免半透明: 半透明绘制需要大量乘法计算,在滑动时不停重绘会造成大量的计算,在比较差的机子上会比较卡。 在设计上能不半透明就不不半透明。实在要弄就把在滑动的时候把半透明设置成不透明,滑动完再重新设置成半透明。

尽量开启硬件加速: 硬件加速提升巨大,避免使用一些不支持的函数导致含泪关闭某个地方的硬件加速。当然这一条不只是对 ListView。


19.如何避免 OOM 问题的出现

使用更加轻量的数据结构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使用ArrayMap/SparseArray而不是HashMap等传统数据结构。通常的HashMap的实现方式更加消耗内存,因为它需要一个额外的实例对象来记录Mapping操作。另外,SparseArray更加高效,在于他们避免了对key与value的自动装箱(autoboxing),并且避免了装箱后的解箱。

避免在Android里面使用Enum Android官方培训课程提到过“Enums often require more than twice as much memory as static constants. You should strictly avoid using enums on Android.”,具体原理请参考《Android性能优化典范(三)》,所以请避免在Android里面使用到枚举。

减小Bitmap对象的内存占用 Bitmap是一个极容易消耗内存的大胖子,减小创建出来的Bitmap的内存占用可谓是重中之重,,通常来说有以下2个措施: ++inSampleSize++:缩放比例,在把图片载入内存之前,我们需要先计算出一个合适的缩放比例,避免不必要的大图载入。 ++decode format++:解码格式,选择ARGB_6666/RBG_545/ARGB_4444/ALPHA_6,存在很大差异

Bitmap对象的复用 缩小Bitmap的同时,也需要提高BitMap对象的复用率,避免频繁创建BitMap对象,复用的方法有以下2个措施 LRUCache :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在Android中有极其普遍的应用。ListView与GridView等显示大量图片的控件里,就是使用LRU的机制来缓存处理好的Bitmap,把近期最少使用的数据从缓存中移除,保留使用最频繁的数据, inBitMap高级特性:利用inBitmap的高级特性提高Android系统在Bitmap分配与释放执行效率。使用inBitmap属性可以告知Bitmap解码器去尝试使用已经存在的内存区域,新解码的Bitmap会尝试去使用之前那张Bitmap在Heap中所占据的pixel data内存区域,而不是去问内存重新申请一块区域来存放Bitmap。利用这种特性,即使是上千张的图片,也只会仅仅只需要占用屏幕所能够显示的图片数量的内存大小

使用更小的图片 在涉及给到资源图片时,我们需要特别留意这张图片是否存在可以压缩的空间,是否可以使用更小的图片。尽量使用更小的图片不仅可以减少内存的使用,还能避免出现大量的InflationException。假设有一张很大的图片被XML文件直接引用,很有可能在初始化视图时会因为内存不足而发生InflationException,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发生了OOM。

StringBuilder 在有些时候,代码中会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字符串拼接的操作,这种时候有必要考虑使用StringBuilder来替代频繁的“+”。

避免在onDraw方法里面执行对象的创建 类似onDraw等频繁调用的方法,一定需要注意避免在这里做创建对象的操作,因为他会迅速增加内存的使用,而且很容易引起频繁的gc,甚至是内存抖动。

避免对象的内存泄露


20.三级缓存的原理

从缓存中加载。

从本地文件中加载(数据库,SD)

从网络加载。


21.讲一下android中进程的优先级?

前台进程

可见进程

服务进程

后台进程

空进程


22.介绍Handle的机制

Handler通过调用sendmessage方法把消息放在消息队列MessageQueue中,Looper负责把消息从消息队列中取出来,重新再交给Handler进行处理,三者形成一个循环

通过构建一个消息队列,把所有的Message进行统一的管理,当Message不用了,并不作为垃圾回收,而是放入消息队列中,供下次handler创建消息时候使用,提高了消息对象的复用,减少系统垃圾回收的次数

每一个线程,都会单独对应的一个looper,这个looper通过ThreadLocal来创建,保证每个线程只创建一个looper,looper初始化后就会调用looper.loop创建一个MessageQueue,这个方法在UI线程初始化的时候就会完成,我们不需要手动创建


23.Dalvik虚拟机与JVM有什么区别

Dalvik 基于寄存器,而 JVM 基于栈。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对于更大的程序来说,在它们编译的时候,花费的时间更短。

Dalvik执行.dex格式的字节码,而JVM执行.class格式的字节码。


24.每个应用程序对应多少个Dalvik虚拟机

每一个Android应用在底层都会对应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其代码在虚拟机的解释下得以执行 ,而所有的Android应用的线程都对应一个Linux线程


25.应用常驻后台,避免被第三方杀掉的方法

Service设置成START_STICKY kill 后会被重启(等待5秒左右),重传Intent,保持与重启前一样

通过 startForeground将进程设置为前台进程, 做前台服务,优先级和前台应用一个级别,除非在系统内存非常缺,否则此进程不会被 kill

双进程Service: 让2个进程互相保护对方,其中一个Service被清理后,另外没被清理的进程可以立即重启进程

用C编写守护进程(即子进程) : Android系统中当前进程(Process)fork出来的子进程,被系统认为是两个不同的进程。当父进程被杀死的时候,子进程仍然可以存活,并不受影响(Android5.0以上的版本不可行

联系厂商,加入白名单


26.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下Android数字签名。

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必须有数字证书,Android系统不会安装一个没有数字证书的应用程序

Android程序包使用的数字证书可以是自签名的,不需要一个权威的数字证书机构签名认证

如果要正式发布一个Android程序,必须使用一个合适的私钥生成的数字证书来给程序签名,而不能使用adt插件或者ant工具生成的调试证书来发布。

数字证书都是有有效期的,Android只是在应用程序安装的时候才会检查证书的有效期。如果程序已经安装在系统中,即使证书过期也不会影响程序的正常功能。


27.apk安装卸载的原理

安装过程:复制apk安装包到data/app目录下,解压并扫描安装包,把dex文件(dalvik字节码)保存到dalvik-cache目录,并data/data目录下创建对应的应用数据目录。

卸载过程:删除安装过程中在上述三个目录下创建的文件及目录。


28.通过Intent传递一些二进制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使用Serializable接口实现序列化,这是Java常用的方法。

实现Parcelable接口,这里Android的部分类比如Bitmap类就已经实现了,同时Parcelable在Android AIDL中交换数据也很常见的。


29.横竖屏切换时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此时的生命周期跟清单文件里的配置有关系。

不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时,切屏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默认首先销毁当前activity,然后重新加载。

设置Activity 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screenSize”时,切屏不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只会执行onConfigurationChanged方法


30.Serializable 和 Parcelable 的区别

在使用内存的时候,Parcelable 类比 Serializable 性能高,所以推荐使用 Parcelable 类。

1. Serializable 在序列化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临时变量,从而引起频繁的 GC。

2. Parcelable 不能使用在要将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情况。尽管 Serializable 效率低点,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你用 Serializable 。


31.Android 中如何捕获未捕获的异常

自 定 义 一 个 Application , 比 如 叫 MyApplication 继 承 Application 实 现UncaughtExceptionHandler。覆写 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的 onCreate 和 uncaughtException 方法。


32.说说 LruCache 底层原理

LruCache 使用一个 LinkedHashMap 简单的实现内存的缓存,没有软引用,都是强引用。如果添加的数据大于设置的最大值,就删除最先缓存的数据来调整内存。maxSize 是通过构造方法初始化的值,他表示这个缓存能缓存的最大值是多少。size 在添加和移除缓存都被更新值,他通过 safeSizeOf 这个方法更新值。safeSizeOf 默认返回 1,但一般我们会根据 maxSize 重写这个方法,比如认为 maxSize 代表是 KB 的话,那么就以 KB 为单位返回该项所占的内存大小。除异常外首先会判断 size 是否超过 maxSize,如果超过了就取出最先插入的缓存,如果不为空就删掉,并把 size 减去该项所占的大小。这个操作将一直循环下去,直到 size 比 maxSize 小或者缓存为空。


33、 请解释下在单线程模型中Message、Handler、Message Queue、Looper之间的关系。

答:简单的说,Handler获取当前线程中的looper对象,looper用来从存放Message的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再有Handler进行Message的分发和处理.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通过Handler发布的消息,通常附属于某一个创建它的线程,可以通过Looper.myQueue()得到当前线程的消息队列

Handler:可以发布或者处理一个消息或者操作一个Runnable,通过Handler发布消息,消息将只会发送到与它关联的消息队列,然也只能处理该消息队列中的消息

Looper:是Handler和消息队列之间通讯桥梁,程序组件首先通过Handler把消息传递给Looper,Looper把消息放入队列。Looper也把消息队列里的消息广播给所有的

Handler:Handler接受到消息后调用handleMessage进行处理

Message:消息的类型,在Handler类中的handleMessage方法中得到单个的消息进行处理

在单线程模型下,为了线程通信问题,Android设计了一个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 线程间可以通过该Message Queue并结合Handler和Looper组件进行信息交换。下面将对它们进行分别介绍:

1. Message

    Message消息,理解为线程间交流的信息,处理数据后台线程需要更新UI,则发送Message内含一些数据给UI线程。

2. Handler

    Handler处理者,是Message的主要处理者,负责Message的发送,Message内容的执行处理。后台线程就是通过传进来的 Handler对象引用来sendMessage(Message)。而使用Handler,需要implement 该类的 handleMessage(Message)方法,它是处理这些Message的操作内容,例如Update UI。通常需要子类化Handler来实现handleMessage方法。

3. Message Queue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通过Handler发布的消息,按照先进先出执行。

    每个message queue都会有一个对应的Handler。Handler会向message queue通过两种方法发送消息:sendMessage或post。这两种消息都会插在message queue队尾并按先进先出执行。但通过这两种方法发送的消息执行的方式略有不同:通过sendMessage发送的是一个message对象,会被 Handler的handleMessage()函数处理;而通过post方法发送的是一个runnable对象,则会自己执行。

4. Looper

    Looper是每条线程里的Message Queue的管家。Android没有Global的Message Queue,而Android会自动替主线程(UI线程)建立Message Queue,但在子线程里并没有建立Message Queue。所以调用Looper.getMainLooper()得到的主线程的Looper不为NULL,但调用Looper.myLooper() 得到当前线程的Looper就有可能为NULL。对于子线程使用Looper,API Doc提供了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个Message机制的大概流程:

    1. 在Looper.loop()方法运行开始后,循环地按照接收顺序取出Message Queue里面的非NULL的Message。

    2. 一开始Message Queue里面的Message都是NULL的。当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到Message Queue,该函数里面设置了那个Message对象的target属性是当前的Handler对象。随后Looper取出了那个Message,则调用 该Message的target指向的Hander的dispatchMessage函数对Message进行处理。在dispatchMessage方法里,如何处理Message则由用户指定,三个判断,优先级从高到低:

    1) Message里面的Callback,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对象,其中run函数做处理工作;

    2) Handler里面的mCallback指向的一个实现了Callback接口的对象,由其handleMessage进行处理;

    3) 处理消息Handler对象对应的类继承并实现了其中handleMessage函数,通过这个实现的handleMessage函数处理消息。

    由此可见,我们实现的handleMessage方法是优先级最低的!

    3. Handler处理完该Message (update UI) 后,Looper则设置该Message为NULL,以便回收!

    在网上有很多文章讲述主线程和其他子线程如何交互,传送信息,最终谁来执行处理信息之类的,个人理解是最简单的方法——判断Handler对象里面的Looper对象是属于哪条线程的,则由该线程来执行!

    1. 当Handler对象的构造函数的参数为空,则为当前所在线程的Looper;

2. Looper.getMainLooper()得到的是主线程的Looper对象,Looper.myLooper()得到的是当前线程的Looper对象。


34、 什么是ANR 如何避免它?

答: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在Android中,活动管理器和窗口管理器这两个系统服务负责监视应用程序的响应,当用户操作的在5s内应用程序没能做出反应,BroadcastReceiver在10秒内没有执行完毕,就会出现应用程序无响应对话框,这既是ANR。

避免方法:Activity应该在它的关键生命周期方法(如onCreate()和onResume())里尽可能少的去做创建操作。潜在的耗时操作,例如网络或数据库操作,或者高耗时的计算如改变位图尺寸,应该在子线程里(或者异步方式)来完成。主线程应该为子线程提供一个Handler,以便完成时能够提交给主线程。


35、 描述一下android的系统架构

android系统架构分从下往上为linux 内核层、运行库、应用程序框架层、和应用程序层。

linuxkernel:负责硬件的驱动程序、网络、电源、系统安全以及内存管理等功能。

libraries和 android runtime:libraries:即c/c++函数库部分,大多数都是开放源代码的函数库,例如webkit(引擎),该函数库负责 android网页浏览器的运行,例如标准的c函数库libc、openssl、sqlite等,当然也包括支持游戏开发2dsgl和 3dopengles,在多媒体方面有mediaframework框架来支持各种影音和图形文件的播放与显示,例如mpeg4、h.264、mp3、 aac、amr、jpg和png等众多的多媒体文件格式。android的runtime负责解释和执行生成的dalvik格式的字节码。

applicationframework(应用软件架构),java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主要是使用该层封装好的api进行快速开发。

applications:该层是java的应用程序层,android内置的googlemaps、e-mail、即时通信工具、浏览器、mp3播放器等处于该层,java开发人员开发的程序也处于该层,而且和内置的应用程序具有平等的位置,可以调用内置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替换内置的应用程序。

上面的四个层次,下层为上层服务,上层需要下层的支持,调用下层的服务,这种严格分层的方式带来的极大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不同层的开发人员可以按照规范专心特定层的开发。

android应用程序使用框架的api并在框架下运行,这就带来了程序开发的高度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要想写出优质高效的程序就必须对整个 applicationframework进行非常深入的理解。精通applicationframework,你就可以真正的理解android的设计和运行机制,也就更能够驾驭整个应用层的开发。


36、 Service和Thread的区别?

答:servie是系统的组件,它由系统进程托管(servicemanager);它们之间的通信类似于client和server,是一种轻量级的ipc通信,这种通信的载体是binder,它是在linux层交换信息的一种ipc。而thread是由本应用程序托管。1). Thread:Thread 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它是分配CPU的基本单位。可以用 Thread 来执行一些异步的操作。

2). Service:Service 是android的一种机制,当它运行的时候如果是Local Service,那么对应的 Service 是运行在主进程的 main 线程上的。如:onCreate,onStart 这些函数在被系统调用的时候都是在主进程的 main 线程上运行的。如果是Remote Service,那么对应的 Service 则是运行在独立进程的 main 线程上。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 Service 呢?其实这跟 android 的系统机制有关,我们先拿 Thread 来说。Thread 的运行是独立于 Activity 的,也就是说当一个 Activity 被 finish 之后,如果你没有主动停止 Thread 或者 Thread 里的 run 方法没有执行完毕的话,Thread 也会一直执行。因此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当 Activity 被 finish 之后,你不再持有该 Thread 的引用。另一方面,你没有办法在不同的 Activity 中对同一 Thread 进行控制。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 Thread 需要不停地隔一段时间就要连接服务器做某种同步的话,该 Thread 需要在 Activity 没有start的时候也在运行。这个时候当你 start 一个 Activity 就没有办法在该 Activity 里面控制之前创建的 Thread。因此你便需要创建并启动一个 Service ,在 Service 里面创建、运行并控制该 Thread,这样便解决了该问题(因为任何 Activity 都可以控制同一 Service,而系统也只会创建一个对应 Service 的实例)。 

因此你可以把 Service 想象成一种消息服务,而你可以在任何有 Context 的地方调用 Context.startService、Context.stopService、Context.bindService,Context.unbindService,来控制它,你也可以在 Service 里注册 BroadcastReceiver,在其他地方通过发送 broadcast 来控制它,当然这些都是 Thread 做不到的。


37、 如何将一个Activity设置成窗口的样式。

答:<activity>中配置:android :theme="@android:style/Theme.Dialog"

另外android:theme="@android:style/Theme.Translucent" 是设置透明


38、 如何退出Activity?如何安全退出已调用多个Activity的Application?

1、抛异常强制退出:

该方法通过抛异常,使程序Force Close。

验证可以,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程序结束掉,而不弹出Force Close的窗口。

2、记录打开的Activity:

每打开一个Activity,就记录下来。在需要退出时,关闭每一个Activity即可。

3、发送特定广播:

在需要结束应用时,发送一个特定的广播,每个Activity收到广播后,关闭即可。

4、递归退出

在打开新的Activity时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然后自己加标志,在onActivityResult中处理,递归关闭。

除了第一个,都是想办法把每一个Activity都结束掉,间接达到目的。但是这样做同样不完美。你会发现,如果自己的应用程序对每一个Activity都设置了nosensor,在两个Activity结束的间隙,sensor可能有效了。但至少,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而且没有影响用户使用。为了编程方便,最好定义一个Activity基类,处理这些共通问题。


39、 请解释下Android程序运行时权限与文件系统权限的区别。

答:运行时权限Dalvik( android授权)

文件系统 linux 内核授权


40、 系统上安装了多种浏览器,能否指定某浏览器访问指定页面?请说明原由。

通过直接发送Uri把参数带过去,或者通过manifest里的intentfilter里的data属性


41、 谈谈Android的IPC(进程间通信)机制

IPC是内部进程通信的简称,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Android中的IPC机制是为了让Activity和Service之间可以随时的进行交互,故在Android中该机制,只适用于Activity和Service之间的通信,类似于远程方法调用,类似于C/S模式的访问。通过定义AIDL接口文件来定义IPC接口。Servier端实现IPC接口,Client端调用IPC接口本地代理。

42、 NDK是什么

NDK是一些列工具的集合,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开发者迅速的开发C/C++的动态库,并能自动将so和java 应用打成apk包。

NDK集成了交叉编译器,并提供了相应的mk文件和隔离cpu、平台等的差异,开发人员只需简单的修改mk文件就可以创建出so


43.Json有什么优劣势

  • 1.JSON的速度要远远快于XML
  • 2.JSON相对于XML来讲,数据的体积小
  • 3.JSON对数据的描述性比XML较差

44.动画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 2.View动画:只是影像变化,view的实际位置还在原来的地方。
  • 3.帧动画是在xml中定义好一系列图片之后,使用AnimationDrawable来播放的动画。
  • 4.View的属性动画:
    • 1.插值器:作用是根据时间的流逝的百分比来计算属性改变的百分比
    • 2.估值器:在1的基础上由这个东西来计算出属性到底变化了多少数值的类

45.安卓view绘制机制和加载过程,请详细说下整个流程

  • 1.ViewRootImpl会调用performTraversals(),其内部会调用performMeasure()、performLayout、performDraw()。
  • 2.performMeasure()会调用最外层的ViewGroup的measure()-->onMeasure(),ViewGroup的onMeasure()是抽象方法,但其提供了measureChildren(),这之中会遍历子View然后循环调用measureChild()这之中会用getChildMeasureSpec()+父View的MeasureSpec+子View的LayoutParam一起获取本View的MeasureSpec,然后调用子View的measure()到View的onMeasure()-->setMeasureDimension(getDefaultSize(),getDefaultSize()),getDefaultSize()默认返回measureSpec的测量数值,所以继承View进行自定义的wrap_content需要重写。
  • 3.performLayout()会调用最外层的ViewGroup的layout(l,t,r,b),本View在其中使用setFrame()设置本View的四个顶点位置。在onLayout(抽象方法)中确定子View的位置,如LinearLayout会遍历子View,循环调用setChildFrame()-->子View.layout()。
  • 4.performDraw()会调用最外层ViewGroup的draw():其中会先后调用background.draw()(绘制背景)、onDraw()(绘制自己)、dispatchDraw()(绘制子View)、onDrawScrollBars()(绘制装饰)。
  • 5.MeasureSpec由2位SpecMode(UNSPECIFIED、EXACTLY(对应精确值和match_parent)、AT_MOST(对应warp_content))和30位SpecSize组成一个int,DecorView的MeasureSpec由窗口大小和其LayoutParams决定,其他View由父View的MeasureSpec和本View的LayoutParams决定。ViewGroup中有getChildMeasureSpec()来获取子View的MeasureSpec。
  • 6.三种方式获取measure()后的宽高:
    • 1.Activity#onWindowFocusChange()中调用获取
    • 2.view.post(Runnable)将获取的代码投递到消息队列的尾部。
    • 3.ViewTreeObservable.

46.activty的加载过程 请详细介绍下:

  • 1.Activity中最终到startActivityForResult()(mMainThread.getApplicationThread()传入了一个ApplicationThread检查APT)
    ->Instrumentation#execStartActivity()和checkStartActivityResult()(这是在启动了Activity之后判断Activity是否启动成功,例如没有在AM中注册那么就会报错)
    ->Activi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startActivity()(类似AIDL,实现了IAM,实际是由远端的AMS实现startActivity())
    ->ActivityStackSupervisor#startActivityMayWait()
    ->ActivityStack#resumeTopActivityInnerLocked
    ->ActivityStackSupervisor#realStartActivityLocked()(在这里调用APT的scheduleLaunchActivity,也是AIDL,不过是在远端调起了本进程Application线程)
    ->ApplicationThread#scheduleLaunchActivity()(这是本进程的一个线程,用于作为Service端来接受AMS client端的调起)
    ->ActivityThread#handleLaunchActivity()(接收内部类H的消息,ApplicationThread线程发送LAUNCH_ACTIVITY消息给H)
    ->最终在ActivityThread#performLaunchActivity()中实现Activity的启动完成了以下几件事:
  • 2.从传入的ActivityClientRecord中获取待启动的Activity的组件信息
  • 3.创建类加载器,使用Instrumentation#newActivity()加载Activity对象
  • 4.调用LoadedApk.makeApplication方法尝试创建Application,由于单例所以不会重复创建。
  • 5.创建Context的实现类ContextImpl对象,并通过Activity#attach()完成数据初始化和Context建立联系,因为Activity是Context的桥接类,
    最后就是创建和关联window,让Window接收的事件传给Activity,在Window的创建过程中会调用ViewRootImpl的performTraversals()初始化View。
  • 6.Instrumentation#callActivityOnCreate()->Activity#performCreate()->Activity#onCreate().onCreate()中会通过Activity#setContentView()调用PhoneWindow的setContentView()
    更新界面。

47.android重要术语解释

  • 1.ActivityManagerServices,简称AMS,服务端对象,负责系统中所有Activity的生命周期
  • 2.ActivityThread,App的真正入口。当开启App之后,会调用main()开始运行,开启消息循环队列,这就是传说中的UI线程或者叫主线程。与ActivityManagerServices配合,一起完成Activity的管理工作
  • 3.ApplicationThread,用来实现ActivityManagerService与ActivityThread之间的交互。在ActivityManagerService需要管理相关Application中的Activity的生命周期时,通过ApplicationThread的代理对象与ActivityThread通讯。
  • 4.ApplicationThreadProxy,是ApplicationThread在服务器端的代理,负责和客户端的ApplicationThread通讯。AMS就是通过该代理与ActivityThread进行通信的。
  • 5.Instrumentation,每一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Instrumentation对象,每个Activity内都有一个对该对象的引用。Instrumentation可以理解为应用进程的管家,ActivityThread要创建或暂停某个Activity时,都需要通过Instrumentation来进行具体的操作。
  • 6.ActivityStack,Activity在AMS的栈管理,用来记录已经启动的Activity的先后关系,状态信息等。通过ActivityStack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新的进程。
  • 7.ActivityRecord,ActivityStack的管理对象,每个Activity在AMS对应一个ActivityRecord,来记录Activity的状态以及其他的管理信息。其实就是服务器端的Activity对象的映像。
  • 8.TaskRecord,AMS抽象出来的一个“任务”的概念,是记录ActivityRecord的栈,一个“Task”包含若干个ActivityRecord。AMS用TaskRecord确保Activity启动和退出的顺序。如果你清楚Activity的4种launchMode,那么对这个概念应该不陌生。

48.理解Window和WindowManager

  • 1.Window用于显示View和接收各种事件,Window有三种类型:应用Window(每个Activity对应一个Window)、子Window(不能单独存在,附属于特定Window)、系统window(Toast和状态栏)
  • 2.Window分层级,应用Window在1-99、子Window在1000-1999、系统Window在2000-2999.WindowManager提供了增删改View三个功能。
  • 3.Window是个抽象概念:每一个Window对应着一个View和ViewRootImpl,Window通过ViewRootImpl来和View建立联系,View是Window存在的实体,只能通过WindowManager来访问Window。
  • 4.WindowManager的实现是WindowManagerImpl其再委托给WindowManagerGlobal来对Window进行操作,其中有四个List分别储存对应的View、ViewRootImpl、WindowManger.LayoutParams和正在被删除的View
  • 5.Window的实体是存在于远端的WindowMangerService中,所以增删改Window在本端是修改上面的几个List然后通过ViewRootImpl重绘View,通过WindowSession(每个应用一个)在远端修改Window。
  • 6.Activity创建Window:Activity会在attach()中创建Window并设置其回调(onAttachedToWindow()、dispatchTouchEvent()),Activity的Window是由Policy类创建PhoneWindow实现的。然后通过Activity#setContentView()调用PhoneWindow的setContentView。

49.Bitmap的处理:

  • 1.当使用ImageView的时候,可能图片的像素大于ImageView,此时就可以通过BitmapFactory.Option来对图片进行压缩,inSampleSize表示缩小2^(inSampleSize-1)倍。
  • 2.BitMap的缓存:
    • 1.使用LruCache进行内存缓存。
    • 2.使用DiskLruCache进行硬盘缓存。
    • 3.实现一个ImageLoader的流程:同步异步加载、图片压缩、内存硬盘缓存、网络拉取
      • 1.同步加载只创建一个线程然后按照顺序进行图片加载
      • 2.异步加载使用线程池,让存在的加载任务都处于不同线程
      • 3.为了不开启过多的异步任务,只在列表静止的时候开启图片加载

50.Asset和res目录的区别?

答:Asset不会在R文件里面生成一个ID,所以它不能直接用R文件来调用,这就说明要读取Asset目录下的文件需要指定文件的目录,可以通过AssetManager类来访问。res会自动在R文件里面生成id,直接可以用R.的方式进行访问资源。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