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用户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labview编程样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41

实验目的:

            1、掌握用户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原理;
            2、理解与用户管理有关的工具与命令的具体作用以及关键部分的内容;
            3、从用户管理的角度初步理解系统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

实验要求: 

        1、使用vi进行文档编辑,如何控制光标的移动、两种模式的切换、字符串的查找与替换、行号的设置、如何存盘退出。
        2、熟悉Linux用户管理各种功能,如何增加用户与用户组,并将两个用户设为同组用户

实验步骤:

         1、如何进行模式切换(哪两种模式)
              答:Su /sudo模式

          2、  a A I i o O这些命令的功能是什么?

             答:

                   i:在光标所在字符前开始插入
                  a:在光标所在字符后开始插入
                  o: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另起一新行插入
                  I: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开始插入 如果行首有空格则在空格之后插入
                 A:在光标所在你行的行尾开始插入
                 O:在光标所在行的上面另起一行开始插入

      3、/etc/passwd与/etc/group中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4、你新添加的用户与用户组的名称是什么?UID与GID分别是多少?


5、添加完用户和组以后/etc/passwd的内容是什么?

 

6、如何将两个用户高为同组用户?实现后/etc/passwd的内容有何改变?



7、查看你所在Linux系统的相关文件,回答以下问题: l 用户root的用户ID和组ID为多少?

 

8、他的主目录在那里?  


9、如图所示,他的家目录在bin
    用户root所属的组名称以及组ID为多少?


10、请举出一个普通用户,指出他的主目录及其所使用的shell是什么?


主目录bin,所使用的shell 为bash  
  11、新建用户abc1(abc代表你的姓名全拼,下同),为其添加密码“123456”。查看该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密文。  

     

12、修改上题中用户abc1的密码为“abcdef”。 


13、新建用户abc2,并从root用户的身份切换到该用户身份。然后再从该用户身份切换为root用户。  

    

 

14、新建用户abc3,将其设置为口令为空,通过用户身份切换验证设置是否成功。

    

15、以root用户身份新建用户abc4,然后对其进行锁定,最后以root用户身份删除该用户。


16、新建组群abc5,将本次实验中新建的所有用户添加到该组群中。

实验总结:

    一般来说,每个应用系统都拥有独立的用户信息管理功能,用户信息的格式、命名与存储方式也多种多样。当用户需要使用多个应用系统时就会带来用户信息同步问题。用户信息同步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管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