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中的集合类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07:00
                            2017年回顾

走在公司的楼下,录着给同学的祝福视频,蓦然想起2017已进尾声,不禁回想这一年究竟干了啥。回到住处,思绪依然涌现,遂胡乱写下一些思考和总结,不至于让2017过的十分懒惰,而什么都没留下。
一.印象深刻的事
一年很长也很短,如今想起,印象深刻的事情好像也寥寥无几。工作的事情除外,有两个事情让我觉得时间还是留下了痕迹。一个是用OD破解了一款软件,以达到期望的目标;二是智能语音助手的开发(记录用户输入的语音,而后支持使用语音来查找已经输入过的语音记录)。第一件事印象深刻在于那段时间真的是很认真的在学习与破解,以至于最后达到目标时的兴奋之情依然历历在目。智能语音则是公司内部的一个创新比赛,语音查找的想法并不是我提出的,难忘的地方在于,当认同这个想法后,一直努力的推动项目的前进,并最终完成Demo的开发,虽然限于应用场景,没有获得很好的成绩(甚至低于去年图像比较项目),但获得的收获很多,除了技术上的成长外,可能最大的收获是,想做一件事,就真的做了一件事,并做好了,所带来心理上满足吧。
仍记得忽悠松哥参加项目时,松哥说的一句话,一件事并不是有意义就得做,而需要考虑付出的时间是否能够获得与之匹配的最大的收获。而我当时想法很简单,一件事有意义,为什么不做呢,时间挤挤总是有的。现在想起来这真的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在这个眼界优于能力,选择高于勤奋的时代,很难说一腔热血有多么自豪或者是多么幼稚,但谁又没有过一腔热血的时候呢。
二.工作中的加班
犹记得,毕业季找工作那会,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反感一切加班严重的工作,而工作的第一年及至今年的10月,觉得对于刚毕业的人,加班是一个自然的事情,甚至觉得加班反而更好,因为反正下班回家也没什么事,这个想法导致的事实是我的平均工时已经超过了11个小时。也因这个想法,一度让目前的自己有了嘲讽毕业时自己的资本。
而现在想法确又有了改变,没必要的情况的下,下班之后有空还是读些书籍为好,毕竟人丑多读书嘛。这个想法的由来,其实是突然觉得,很多时候加班已经成了思想上懒惰的借口,当忙、忙、忙成为常态的时候,都会忘记自己到底在忙什么。另外,过渡依赖加班,反而无形中降低了白天有效时间里的工作效率。
至于以后,希望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时间,微末的却珍惜的生活。
三.思维的退化
“哎,松哥,输入法里有没有这个接口的代码啊,我参考一下或用一下”过去的时间里,我好像经常问松哥这样的问题,当项目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少有需要自己在开发的一些基本接口,而当使用习惯之后,往往也就产生了惰性,遇到不熟悉的内容时,会先问熟悉该块内容的人,而后直接拿来使用,至于内容本身是如何工作的,写的是否完善,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却。更不用说自己先实现一遍,然后比较一下优劣如何。
刚来公司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想弄懂,接手账号系统,硬是用周末的时间将账号系统的设计框架,底层结构,使用场景都梳理了一遍,及至写了一个解析账号文件的工具。想想现在的情况,真是越工作越回去了。
希望以后尽量明白自己写的每一行代码吧。
四.职业的选择
犹如高中毕业后不知选何专业一样,研究生毕业后也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在校时,做过硬件,弄过算法,写过程序,毕业后凭借着奇怪的理由来到了北京,做了千千万万程序猿中普普通通中的一个。原来很少想过自己是否适合做开发,抑或是是否愿意一直把开发当作我的职业。而现在则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我在想,如果不做开发的话,会去做什么,能做什么。重新去做图像处理吗?对于有时间断档的我,是否有公司愿意接受,而我是否又有重新选择开始的勇气。
每每这个时候,免不了给自己灌鸡汤,让自己鼓起勇气,但这确实是一个选择成本很高时代,而非科班专业出来的我,在这个行业里确实有些心里上的失落与不自信,说到底,我是一个容易自卑的人。
五.奔三的感悟
在这个物质丰盛的世纪,衡量一个人过的好不好,很多时候就是看收入了。存攀比之心,则爱计得失,对与我而言,不奢求他人说我过的好,也不反感他人说我过的不好,往往更加希望能够自我满足,自我满足也意味这对自身追求的满足感。而奇怪的是,我讨厌自己贬低自己,却又时不时的贬低自己,真是一个矛盾体质。
说到物质,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家境算不上好,但也不至于差,而重要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让我在物质上有过自卑。从初中开始就是自己管自己的钱,虽然不多,但确是对我额外的信任。
至于之后的愿望,当自己还在这个行业的时候,自然是希望好好的锻炼基础,减少自卑,当选择到来的时候,有抉择的余地,或者没有可抉择之时,有直面挑战和重新开始的勇气。
新的一年,未必就是快乐、幸运的。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丑恶,但这并不妨碍我依旧平凡的、微末的生活。

原创粉丝点击